热度 8||
某日突发急性肠胃炎,吃了两天的小米稀饭加馒头,很想家乡的味道。于是望梅止渴,写一写那些属于富顺的味道,随性所至,不拘一格。能否完结,尚无定数。从西湖——小南门一片写起,也算老城的精华所在吧。
余二火锅
余二火锅绝对是西湖边上的一个传奇。其出身如同多数小餐馆一样:不起眼的门面,夜晚占道经营,以及不那么讲究的就餐环境。不知道余二老板当年是否抱有鸿鹄之志,但这家火锅店的规模硬是一步步扩张起来,先是盘下了相邻的门面,继而转移到老店旁边的小楼,再往后就是今天的位置——读易硐正对面的二楼。在我读初中那几年,余二火锅已经是响彻全城的金字招牌。普通请客,朋友平伙,都会吆喝着往西湖西南角窜。营业高峰期,等位是必须的。精瘦的男服务员会很熟练的抓上几盘瓜子或者干豌豆,提上几壶没有茶味的茶,一股脑儿堆在嗷嗷待哺的食客们面前。其实对于好吃的富顺人来说,只要不虚此行,耗费一点时间来等待根本不是问题,只不过置身于觥筹交错面红耳赤麻辣飘香的周遭环境,还是需要这点小吃来安抚下嘴巴的——看吧,你们吃得再欢,我点都不眼气。
余二火锅打响名气靠的是风行一时的辣子鱼火锅。富顺人吃火锅喜欢在把鱼当头道菜,重庆流传过来的毛肚火锅到了早上也要吃干饭的富顺人这里,不低头还真是不行。先吃上几斤鱼,再烫其他荤荤素素,最后喊上几碟咸菜,打上一盆干饭,这顿火锅才算吃完,吃爽,吃安逸,吃舒服。其实现在想想,辣子鱼火锅真没啥特殊之处,还特别燥热。一顿吃下来不仅带回一身火锅的牛油味,也塞满一肚子一喉咙的虚火。所以清火栀麦片、三黄片是要在吃火锅前用水送服的,多么阿Q的富顺人!
富顺人不仅阿Q,而且对饮食从来不够常情。对于绝大多数餐馆来说,人气顶多半年。半年之后即便你还是如花少女,富顺人也当是半老徐娘了,不再跟在你屁股后面趋之若鹜。余二火锅之所以是传奇便在于此,其风光虽然也是一时,但这“一时”却远远超过半年。至于具体是何时被食客们始乱终弃,似乎已无证可考,而且这个问题根本就不重要——在富顺干餐饮,早晚都成明日黄花,或者准确一点说,被黄花。
春节期间好友说要请吃饭,却把地点作为悬念保留到最后。于是多年之后有机会再次光临余二火锅。此时的西湖——小南门食圈已经不再一枝独秀,余二火锅也不复从前光景。这不,好友请吃的都不是当年的辣子鱼火锅,而是几年前冒出的新宠:干锅兔。据说干锅兔就发源于余二火锅附近的小南门菜市背后的小餐馆。老大哥屈身向小弟弟求教,怎么看都逃离不了英雄迟暮的落寞和不甘。那顿干锅兔并无甚特别,全城都是一个味道,只是在席间我曾纳闷:咋一点火锅味都闻不到。余二还是那个余二,火锅却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