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东大道”考察后记
近日,作为2006年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分会场之一的龙泉洛带古镇,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区,己通过国家旅游局评定小组验收。为让更多的人走进古镇,宣传龙泉,我们更应该让更多的世人知道龙泉山中有三条历史悠久,连接成渝两地交通要道的古驿道------“东大道”。
1999年5月22日和2000年5月13日,龙泉驿区曾有一批民间人士,自费徒步考察了龙泉山古驿道----东大道,一为官道,一为商道,另一条为文道,在当时引起了当地政府和新闻媒体以及龙泉人的关注。他们用摄影、录像、绘画、赋诗、散文、纪事报道等艺术表现形式的相关资料展示给大家,同时为人们提供一点思考或启示。
由龙泉驿区十余民间人士自发组织的“东大道之行”,仅是发思古之幽情?非也!考证、发掘文物古迹,宣传报道经古道经过之处今胜昔的变迁,启迪所在乡镇村充分利用今日交通之便发展经济,倡导深入调查研究之风,参与者皆谓不虚此行,也是此次活动受到山泉乡、茶店镇党政重视的重要原因。
此次活动的开展,也为当地的旅游规划和发展带来了便利。
东大路简介:这是一条起于汉兴于唐、连接渝蓉、绵亘至今的“汉唐巴蜀古驿道”主道,全长1071华里,因在成都以东,又称古东大路。东大路成简段全长140华里,由中路(含桃花支路、香客支路)、北支路、南支路五条支道构成,后经过岁月的浸濡,至清代中期,这五条古驿道根据其经由的主要文化节点情况,就完全形成了名扬四海的龙泉驿站官道、洛带古镇商道、柏合长松文道、山泉桃花情道、茶店石经香道的格局。五道由西至东,翻过龙泉山后,均与东大路融汇归为一道。
东大路主道是指成都至重庆的古道,全长1087华里,古为驿道。据资州獠井坝出土文物《陈君德政碑》载:“汉安长,蜀郡青衣陈君,省去根阁,令就土著邮亭。”汉代即为蜀郡(成都)通往巴郡的道路,并已立为驿道。唐、宋称此路为南道。明代,为成渝之间的交通干线,自成都锦官驿始,经牛市口、沙河铺、大面铺、龙泉驿、山泉铺、柳沟铺、茶店子、石盘铺、赤水铺、阳安驿(简州),长140华里。龙泉驿为第二个驿站(今龙泉驿名即由此而来)。民国期间,称为东大路,因其出自成都东门而名。1933年,成渝公路通车后,东大路货运、行人渐少,日渐末落,现仅龙泉山一线有遗迹可寻。 考察人员在山泉合影
考察队旗帜
在茶店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