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19-8-2 13:43
抗日战争时期,宜宾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来自华北与下江内迁的工厂、机关、学校、科研和金融、商业机构等,成为继重庆、成都、昆明之后第四大抗战后方文化中心,为战后和新中国造就了大批建设人才,也使得宜宾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国立同济大学、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所、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中国大地测量所和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等知名度很高的高等学府、研究机构等先后从北京、南京、上海等地辗转内迁宜宾李庄,教学秩序很快得到恢复。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各学校和研究机构才陆续回归原地。李庄这座长江边上三千人的小镇,以开阔博大的胸怀和气概接纳了一万余外省籍文化人,李庄同迁来的学者们一起为保卫和发展中华文脉而战。 |
风驰6 发表于 2019-8-2 13:02 不清楚不要随便以为。雪中送碳远比锦上添花或接受任务让人感恩和刻骨铭心得多!这也是为什么事情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同济大学和其他一些机构当初李庄的亲历者很多已不在,但目前的同济仍一直真正视李庄为第二故乡,一直抱着感恩和回报的真挚情感对待李庄对待宜宾的原因,不知你说的那些大学和机构是否也同样对待那时的暂栖地?如果不是,不是他们少了感恩的心,二是经历过程有所不同。 同济等机构当时寻找落脚地时,找了和对接了很多地方,甚至包括南溪县城,但由于当时正值抗战政艰苦的气候,各地都非常艰苦,以致都被婉拒或搪塞,急于安身而不得,但,当时全镇不足2000人的李庄,在自身都非常困苦之际,主动,不是被政府安排,向同济们发出邀请:同济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李庄供给!正是这16个字,让同济刻骨铭心,在他们最困难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李庄人民伸出了援手。 当时2000人的李庄一下接纳1万多人的到来,把好的房子全拿出来都不够住,把私人宗室祠堂,把能想到能腾出的地方全拿出来作住宅和教育科研用,并且忍受几年的物价飞涨而无怨,李庄人民的质朴和付出深深地刻进了同济们的骨子里,所以才会不因人员变动,不因时间而遗忘淡漠。 评论图片 |
宜宾很有文化底蕴。
评论图片 |
特殊时期,其它地方一样欢迎,不用特别拔高宜宾。
武大之于乐山,复旦大学之于北碚,中央大学之于沙坪坝,西南联大之于昆明和泸州叙永等等。西南联大到泸州叙永办学的时候,叙永的公庙基本全部都让出来了,包括后来的国家文保单位“春秋祠” 评论图片 |
作为抗战时的四大文化中心之一,当时从国外给李庄寄信,不用写省名、市名,地址直接写中国李庄就可把信寄到。
评论图片 |
这个我觉得还是少说,宜宾当时帮助了同济,同济也给宜宾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城市底蕴,其实是互不相欠的。
再说现在同济仍然很认可那段历史,对宜宾和李庄也多番帮助,已经是我们欠着情了,就不要再老提老黄历了,没得让其他邻居笑话 评论图片 |
滨城向上 发表于 2019-8-2 14:07 一段实实在在的历史,怎么就让你去笑话了?硬要你欠我我欠你才能说吗?拜托,那叫要债!现在的李庄和同济更多的是合作,而不是谁施舍谁,就跟走亲戚一样,有互动而已,心里不舒服的,那不好意思,我们不想看到你在厕所里哭泣。 评论图片 |
四川清风 发表于 2019-8-2 13:43 抗战特殊时期,沿海高校进入四川在内的西南地区,难道这些地方是锦上添花?难道不是雪中送炭。真的不用刻意拔高宜宾,在当时的的战争形势下,所有大后方的都无私容纳了这些专家学者,包括宜宾,但不仅限于宜宾。 而不是说只有宜宾是无私的,其它楼主没有提及的地方也是,所以清风没必要抬高宜宾 评论图片 |
风驰6 发表于 2019-8-2 13:02 泸州也来宜宾取经,想向宜宾学习打好内迁高校的这张牌,为城市建设做些帮助。宜宾最近一二十年与同济大学的合作也是非常密切的。 评论图片 |
不要脸 明明当时重庆成都昆明宜宾泸州都不要,是我们南溪、南溪、南溪,记住是南溪儿郎、南溪的财主们力邀他们来的,当时南溪已经人满为患,为了更好的保护他们特别是梁林二人,南溪当时的国民政府要员才在李庄的栗峰山庄为他们安置的 ,为他们提供当时最好的条件 ,是南溪南溪南溪,不是宜宾不是宜宾
评论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