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204)

收藏( 0 )

分享

点赞(5)

举报

5 204 303593 2019-5-20 12:56 | 只看该作者

相关推荐

    • 1
    • 2
    • 3
    回复 支持 反对 收藏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 250-1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19-7-2 11:22

      顶 (0)

      评论图片

    • 250-1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19-7-2 11:22

      顶 (0)

      评论图片

    • 250-1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19-7-2 11:23

      顶 (0)
      本帖最后由 250-1 于 2019-7-2 11:31 编辑

      评论图片

    • 250-1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19-7-2 11:24

      顶 (0)

      评论图片

    • 250-1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19-7-2 11:24

      顶 (0)

      评论图片

    • 250-1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19-7-2 11:25

      顶 (0)

      评论图片

    • 250-1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19-7-2 11:25

      顶 (0)

      评论图片

    • 250-1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19-7-2 11:26

      顶 (0)

      评论图片

    • 250-1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19-7-3 10:11

      顶 (0)
      本帖最后由 250-1 于 2019-7-3 10:26 编辑


      《我所略知一二的成都街巷》
      人民南路
      全长六千余米的人民南路是分段建成的。1950年年初,成都市人民政府成立,随即对皇城及周边进行整治,拆除了贡院街、三桥正街和三桥南街,由此形成了一个广场,这就是人民南路广场。此后在1953年至1954年,完成了人民南路一段的建设,接着从1958年到1962年,又陆续完成了二至四段的建设,至此,人民南路成为成都市最宽敞、最漂亮的主干道。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逢国庆节(有时还包括5.1节),是人民南路最热闹、最欢乐的时候。此时皇城上搭起了主席台,广场上立起大型标语箱,广场周边装饰一新,一派喜庆气氛。记得有一年,主席台的模样仿照北京天安门,但仅此一次,据说受到了批评,以后再没有了。
      国庆集会的主会场在人民南路,其他如东大街、盐市口、提督街、顺城街等是分会场,分会场沿街设有高音喇叭,实时播放主会场的情况,庆祝集会领导讲话后,接下来是群众游行,游行队伍从人民东路进入,经人民南路广场,然后从人民西路、东城根街退出,省市两级的领导们,此时就在皇城上检阅游行队伍。节庆的当晚,广场上还要放烟火。
      人民南路广场的集会和游行,是节庆活动的高潮,不少人都想身临其境体会那欢乐的盛况。有一年,又到了国庆节,街上几个小伙伴商量着去人民南路看游行,可是根据往年的情况,我们知道,国庆节当天,莫说人民南路,就是其他相关街道也无法进入,各个口子都有人把守,集会不宣布结束,其他人一律免入。咋办呢?有伙伴提议说,头天晚上我们就去人民南路,第二天不就没有关口了吗!大家认为这个主意绝好,于是头天晚上我们就去了人民南路。国庆前夕的人民南路广场灯光明亮,彩旗飘扬,皇城上主席台已经搭好待用,只等那喜庆的时刻。上半夜,我们这里走走,那里看看,自以为得计,好不高兴,下半夜,人渐渐困了,正在哈欠连连之际,不知从哪里冒出来许多执勤人员,有的穿制服,有的穿便衣,“那几个娃娃,做啥的……”两个执勤人员朝我们走来并高声问道。其实,这时广场上还有不少人,都三个一群,五个一堆,估计也是想看游行的,但此时每一群每一堆都有执勤人员前去“理麻”。后来我们知道,这叫“清场”,是重大活动之前的必然程序,但当时我们不知道,还振振有词地说我们是来参加游行的,执勤人员不理会我们,只说“快走快走”,然后“护送”着我们往外走,到了广场南头,执勤人员说,“自己看,往哪边走!”于是我们选择了东御街这边,到了东御街,又有执勤人员接力“护送”,就这样一段一段的把我们“送”出了会场。回到家里,天已经麻麻亮了,困得不行,倒头就睡……
      多年以后,我参加了工作,恰巧所在单位在人民东路有个分部。这一年国庆节,我又萌生了去人民南路看实况的念头,这一次我先与分部沟通,说愿意30号晚上值班,结果在分部,我安安稳稳休息了一夜,第二天顺顺当当进入了人民南路广场,游行开始后,我回到分部,坐在门口悠悠闲闲地观看,一桩心愿总算得以了却。
      在文革以前,人民南路广场的群众集会,总是洋溢着喜庆的气氛。而文革期间,这里的集会可谓密度空前,但喜庆的气氛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乱哄哄、闹嚷嚷甚至剑拔弩张。那时,每逢新华社播发最新最高指示,上面立刻组织群众开会庆祝,又是表忠心,又是献决心。可两派群众都认为自己最革最忠,相互敌视甚至大打出手,要让两派群众坐一起在开会而不发生武斗,于是解放军就成了“隔离墙”,所以在那阵子,凡有大型群众集会在人民南路召开,广场就划分成三部分,左右两边是两派群众,中间是解放军,两边的群众大喊大叫,相互谩骂挑衅,但解放军坐在中间纹丝不动,这样特别的景象,成为我对人民南路特别的记忆。
      文革期间,两派武斗停止以后,有人又决定,要拆除皇城建“万岁展览馆”,于是雷厉风行,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了拆旧和建新,这个速度堪比后来的“深圳速度”。在兴建“万岁展览馆”期间,成都各界都有人参加义务劳动,我也在单位的组织下去参加过两次,两次都是干搬运,一次是搬运外墙瓷砖,一次是搬运花岗岩板材。
      众所周知,皇城的正式名字叫“贡院”,是“清代产品”,其内的明远楼、至公堂等,均是楠木建筑。为修建“万岁展览馆”,拆除了皇城及皇城内的建筑,但拆下来的材料,比如那些楠木构件,后来去了那里呢?我有幸见知了其中一小部分的去向。
      70年代初,我所在的单位要做木模,因为这批木模要求较高,于是向有关部门申请“硬杂木”,结果有关部门批了“旧材”若干方,拉回单位一看,好家伙,全是楠木,全是古建构件,有的上面还有字迹,懂行的老木工看了说,这是皇城里的东西,询问经办人,经办人也说,他去提货时,发货方告诉他是“皇城旧料”。说实在的,这是一批非常优质的楠木,好得无可挑剔,想找点瑕疵都难。于是在那段时间里,木工房的师傅们在楠木芳香环境中,常常一边工作,一边情不自禁地叹息:“可惜了,可惜了,这么难得一见的好料啊……”就这样,这批“皇城旧料”在我们手里变成了板子、条子,变成了刨花、碎块。但当时的我,却并不理解老师傅们的叹息。
      论历史,人民南路不算老街,但是自从建成以后,就当之无愧的成为“天府第一大道”,成为所有成都人无不熟悉的地方。可以说,人民南路的历史,就是现代成都的缩影,我们对它的建设或破坏,一点一滴都写进了这部历史。回顾这些历史,让我们珍惜应该珍惜的,摒弃应该摒弃的,以向前看的心态,去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评论图片

    • 250-1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19-7-3 12:28

      顶 (0)

      评论图片

    250-1 lv. 2

    主题

    408

    交子

    7154

    粉丝

    8

    发消息

    生日:

    暂未填写

    所在地:

    暂未填写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