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是好心办坏事

热度 10已有 438 次阅读2011-3-10 08:28 |

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是好心办坏事

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7日,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联组的分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语出惊人。(38 《信息时报》)

这位委员真的是想的出来,的确是语出惊人!看样子,她特定不是农村人,不然哪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是不是还应该建议学生在填写志愿书时,加个“是否”农村人的备注栏呢,免得把错把农村孩子录取了。

笔者就是她眼中不该上大学的农村孩子之一。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村人,都是靠力气吃饭的,记得小时候,当我干农活很累的时候,爸妈常教育我,要想不这么累就努力读书吧!事实证明爸妈的话是对的,我现在确实不用在顶着烈日割稻谷了,为此,我很感谢他们!但是,王委员的一句话让我很疑惑,不知道在她眼中家乡的定义是什么?我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我们县城里的另外一个乡镇当了一名人民教师,算不算为家乡做贡献呢?真的不懂,难道非要我跟着爸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才算是报效家乡。

其实,我能理解王委员的用意,或许确实有很多人学成后没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做贡献,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要是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对家乡的发展就真的有用?我看,到时候就只是多增加了很多没有文化的只会下苦力的可怜人!更可况,难道农村孩子就只配留在农村,城里的孩子就该生活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

其实,鼓励大学生回原籍就业还有很多的办法,比如提供免费就业服务,优先录用本地大学生等等。干嘛非要选不读书这个最笨的办法呢,谁都该明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个道理的!王委员的提议确实是好心办了坏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匆匆忙忙 2011-3-14 20:50
对于上大学后,不愿回家乡(农村),其实这跟中国社会现在对于农村养老保险体系还未建立起来有关。一旦农村开始建立起了和城里一样的养老保障机制,我相信农村不会再是人们讨厌的地方。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