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止于透明公开
新浪、百度、腾讯三家网站负责人近日分别表示,坚决支持和配合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打击查处网络谣言的行动,响应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出的抵制网络谣言倡议,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坚持守法自律,加强网站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抵制网络谣言的传播。(4月10日 新华网)
什么是谣言?百科名片是这样解释的,谣言是利用各种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根据上述定义,谣言没有真假之分,因为是未经证实的信息,所以无法确定谣言的真假。
如今是网络时代,网络有几个显著优势,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而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却利用网络的这些优势肆无忌惮地制造和传播谣言,这就是所谓的网络谣言。
早在1947年,Allport & Postman给出了一个决定谣言的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他们在这个公式中指出了谣言的产生和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性成正比关系,事件越重要而且越模糊,谣言产生的效应也就越大。当重要性与模糊性一方趋向零时,谣言也就不会产生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谣言并不可怕,只要能够及时透明公开事件的真相,谣言便可适可而止。事情越模糊,越容易引人遐想,而当事件完全透明,公诸于众时,谣言便可不攻自破。正如去年的抢购碘盐事件,我们政府辟谣及时值得赞赏。我们坚信,网络谣言这个猛虎将会在公开透明中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