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缘·随缘·惜缘
《增文贤文》曰: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咫尺不相逢。词典对“缘分”一词解释为:迷信的人认为人与人之间由命中注定的遇合机会;泛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缘分”包括:人缘、友缘、情缘、姻缘等。
世间的一些人和事,总有许多巧合之处,这也就印证了“无巧不成书”这一谚语的精当。对于“缘分”、“巧合”之说,过去我曾半信半疑,抱着姑妄信之的态度,但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难以解释的事,却彻头彻尾地改变了我的看法,让我不得不信缘,不可不信缘,不能不惜缘。
和她相遇、相识在“论坛”,最终成为网友,乃至以兄妹相称,不能不让我感叹:极其巧合而概率很低的事,在我们之间发生了。
初入网络,考虑到已近“知天命”之年,取名为“一叶知秋”,寓意人生饱经沧桑,生活阅历丰富,能够洞察幽微,从发现一点预兆就能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想法不错,却无法注册,有人捷足先登了。虽如此,仍对此名情有独钟,初衷不改。于是,换汤不换药地变为“落叶知秋”,还是不被接受。周折一二,终成现在网名。
对文学的爱好和执著,闲暇之时,总爱溜进“论坛”看帖、发帖。在我毫不知晓和不经意间,已被她悄然关注了。这一切,缘于我和她有一个十分近似、几乎全等于的ID。
男性与女性相比,要粗心大意得多。网络中,因文字相识,因文字结缘,跟帖、顶帖是极为寻常之事。起初对她中肯、独到的评论,并未引起特别的重视,只是例行程序、礼节般地复帖感谢。直到她亮出那个ID,我才有了几分惊奇。
拥有十分相同的ID,使我们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缩短,互加为好友,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随着网上接触的深入,她把她的姓,坦率地告诉了我。不听不知道,一听喜眉梢,我再次感到了惊奇。世间竟有这么巧的事,她的姓居然和我……!为了以后给她一份惊喜,暂时没把我的姓告诉她(当时她也未要求)。后来,我还知道,她的名字的字数也和我一样多,而且更巧的是,还和我同一系统!上苍的安排竟然如此神奇,让我们以这种喜剧的方式,在网络中不期而遇!
我张开想象的翅膀,任遐想尽情地翱翔。我坚信:既然老天让我和她在网海中相遇、相识,就必然会有相见、相逢的日子。没想到的是,这天会很快地来临。
单位派我到外地培训学习近一个月。巧的是,学习的地点距她的工作单位很近,最多也就是3——4Km的路程,搭乘公交车也十分方便。由于时间不合,机缘不巧,同时也耽心给她带来不便和麻烦,虽渴望一见,但一直未敢轻易前往造访。
教室——宿舍——餐厅,每天三点一线;上课——下课——休息,生活单调一如既往。一天,晚饭后漫步,突然接到她的短信,问我在干啥。须臾,她发来信息告诉我,车已到我学习地的门口等候。第六感官告诉我,此去“凶多吉少”,但也义无反顾了。
职业的缘故、应酬的需要,她结识的朋友不算少。饭桌上,领略了她的风采:热情、好客、豪爽、侠义。虽对酒精过敏,但在朋友的面前仍豪饮不止。轻易不沾酒的我,也深受感染,与其朋友推杯换盏,来者不拒(幸亏是啤酒!),这也算是酒逢知己饮吧!
……
这是难得一遇的缘分,也是一份真挚的情感,不容有半点的亵渎和玷污。由此而联想到,“五·一”外出期间,在茫茫人海中,与那位素昧平生的外省朋友,初次相识在嘉峪关风雨中,再次重逢于莫高窟晴空下,不由得使我百感交集:有缘相聚,造化使然。俗话说得好:十年修来同船渡,百年修来共枕眠。千真万确啊!
人不得不信缘。“缘”这东西,很难说清,仿佛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天长日久,让你不得不信。
人不可不随缘。缘既早定,命中注定,就当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莫要辜负上天的馈赠和厚爱。
人不能不惜缘。既已信缘,既知随缘,就不能不惜缘,惜缘也就顺理成章。尘海茫茫,知音难觅;人生须臾,缘来珍惜。
缘来挡不住,缘去莫强留。朋友,请珍惜你的拥有,信缘、随缘、惜缘吧!
二零零七年七月二日——七月三日 稿 改
附:诗朗诵《认识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