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随笔]茶缘与人生

已有 1652 次阅读2009-5-11 21:28 |个人分类:散文(随笔)

茶缘与人生

      缘者,“缘故”、“因为”、“缘分”、“沿着”、“边”之注解也。哲学上的因果关系,讲的是“缘”;事物的发展变化,凭的是“缘”;成为同学、同事、朋友、战友,也需有“缘”;人与人之间的相逢、相识,说的是“缘”;生活中,亲人、爱人的聚散离合,也离不开“缘”。

         人在年青的时候,往往无所顾忌,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气慨,敢于怀疑一切,但上了一定的年龄,就不得不相信一些事情,包括说不清道不明的“缘”。

插队下乡和参加工作之后的一段时间,我是从不喝茶,与茶无缘的。一来父母没有喝茶的习惯,无法对我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二来当时物资匮乏,茶叶缺少,工资较低,不敢也无法增加这笔奢侈的开支;再加上我孤陋寡闻,对茶的功能、饮茶的益处一无所知,与茶无缘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我与茶结缘,是在参加工作的第五年。那时,我担任了供销社(分社)主任。在频繁的送货下乡、支农工作中,与茶农的接触日渐增多,知道了种茶的艰辛,茶的习性,从而对茶有了初步的了解。尤其是在供销社每年一次收购茶叶的评茶会上,更进一步地加深了我对茶的认识,从中学到了不少关于茶的知识。

评茶、品茶,讲究的是“色、香、味、形”,靠的是“一看、二闻、三品、四辩”,即:观看茶的汤声,嗅闻茶的香气,品尝茶的味道,分辨茶的外形。具体来说,就是在白色的陶瓷杯或透明的玻璃杯里,放入一小撮茶叶,注入比茶叶略高一到二指节的沸水,待茶叶完全膨胀开后,察看杯中茶汤的颜色,是绿色还是黄色,是清汤还是浑汤,有无雾气升腾;随后端杯屏息,嗅闻其味,感觉有无香气入鼻;尔后抿一小口茶水于口中送至舌尖,细品有无异味,苦涩是否过度;最后将杯中茶水倒掉,捞出茶叶摊于掌心,分辨叶片的老嫩,形状是否完整,有无虫眼。

后来,我从报刊杂志上知道,茶具有:止渴利尿,提神明目,促进新陈代谢,防止疾病,延年益寿的药用保健功能。茶叶中含有ABCEK等多种维生素,这些维生素对身体有良好的作用。因而,对茶的喜爱与日俱增,对茶的感情不断地升温,渐渐地爱上了喝茶。而今,每天饮茶,已成我日常生活的习惯。

每当我开始伏案工作,需要思索分析的时候;每当我身体疲惫,精神倦怠之时,每当我突发灵感,有了创作冲动的念头,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泡上一杯绿茶,饮上几口,了我初衷,遂我心愿。

看着一片片茶叶在杯中翻滚旋转,有的迅速沉入杯底,纹丝不动;有的缓缓躺下,静卧水中;有的起伏不定,悬于半空;还有的高高在上,浮在水面。蓦地,我的心中一动:现实社会里,大多数人虽经挣扎,仍只能居于底层;少数的人,几经浮沉后,在中层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那些与底层隔着遥远距离,浮在上面的高层人物,毕竟只是极少数。这不正是现实生活和人生的真实而绝妙的写照吗!

一次次地品茶,对人生真谛的领悟,也就一层层地加深。茶叶的沉浮,犹如人生的起落;茶叶的清香、苦涩,如同生活中的甘苦,这茶和人生是何等地相似!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品茶如品人生”的道理了!

与茶结缘,一生何憾;与茶相伴,无悔无怨

       〇〇九年五月八日 稿         

〇〇九年五月九日 改

 注:

本文获二OO九年六月《天府论坛》“茶艺茶道”版区“碧竹青杯”征文三等奖。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米仓古道 2009-5-11 21:28
欢迎到旺苍品米仓山茶!
回复 高全扬 2009-6-8 08:06
茶叶的沉浮,犹如人生的起落;茶叶的清香、苦涩,如同生活中的甘苦!老师感悟太真切了
回复 四川在线网友 2009-6-19 17:29
茶文化就是人生文化。------我是我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