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溪声悟法身 鸟语花香透禅机
——峨眉山伏虎寺楹联诠释
文/葱姜园子
伏虎寺,位于峨眉山山麓,与报国寺相邻。创建于晋代,名龙神堂。南宋·绍兴年间行僧心庵再建,常有虎患,所以,士性和尚建“尊胜幢”以镇虎患,故改名伏虎寺。清·顺治年间,贯之和尚重建,为全山最大寺庙之一。
就其风景而言,一是森林密布,花香鸟语。清顺治时,可闻禅师的弟子寂顽上人以《华法经》字数为据,在伏虎寺周围广泛种植桢楠杉柏109000株,佛门誉称“布金林”。古木葱茏,绿荫蔽日。整座寺院掩映在密林之中,因而有"密林藏伏虎"之称。二是山色溪声,流水潺潺。拥有虎浴桥、虎溪桥和虎啸桥三座木桥。真可谓“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清·王日曾游览此处,抓住风景的特点,拟写了一副脍炙人口的楹联。联文:
山色溪声,领略几许禅机,过去未来现在;
花香鸟语,普示无边圆觉,碧莲白象青狮。
王日曾,名省斋,江苏溧阳人,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曾任广西乡试正考,川南道副使,驻节嘉州。他曾数次游览峨眉山,题咏颇多。
上联:山色溪声,领略几许禅机,过去未来现在
山色溪声:系苏东坡《赠东林总长老》诗:“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的缩写。广长舌,释义佛的舌头,后用以喻能言善辩。清净身,形容佛身清净,无诸染垢。即喻指山色的青天、蓝天、白云等,皆是清净的法身。溪流的声音就象诸佛的言语,从中听到万法之声。禅机:禅宗认为悟了道的人教授学徒,往往在一言一行中都含有“机要秘诀”,给人以启示,令其触机生解,故名。金·王若虚《议论辨惑》:“近世之士参之以禅机元(玄)学,而圣贤之实益隐矣。”过去未来现在:佛学上讲三世的过去、现在、未来三者,含有"十方三世"的意思。联中喻指的是三世佛:过去佛的燃灯佛;未来佛的弥勒佛;现在佛的释迦牟尼。上联的含意:人们从“三世佛”的法身、佛语中,能领略几许禅机。
下联:花香鸟语,普示无边圆觉,碧莲白象青狮
花香鸟语: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如宋·吕本中《紫薇·庵居》:“鸟语花香变夕阴,稍闲复恐病相寻。”而联中是指鸟儿在袭袭花香中欢叫透出其佛家之禅趣。正所谓:“鸟语花香透禅机,松风水月似佛性?”又比如《大珠慧海禅师语录·卷下·诸方门人参问语录》载:“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法身无象,应翠竹以成形;般若无知,对黄花而现相,非彼黄花翠竹而有般若、法身。圆觉:指佛家修成圆满正果的灵觉之道。谓如来所证之理性具足万德,圆满周备,灵明朗然。碧莲白象青狮:喻指“华严三圣”。即释迦牟尼、普贤和文殊,因为释迦牟尼坐在莲台上,普贤的坐骑白象、文殊的坐骑青狮。文殊是智的象征,重在阐发理论;智之勇猛精进莫若狮,所以他的坐骑为狮子。普贤是行的象征,重在躬身实践,行之勤审静重莫若象,所以普贤骑象。下联的含意:“华严三圣”启示人们圆满的灵觉之路,应从“花香鸟语”的法身中参透禅机。
此联以“声”、“色”言佛理,借“花”、”鸟”寓禅机 自然而富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