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重庆市长寿区 2021-12-16 16:41
托马森 发表于 2021-12-16 12:57 成都投降时守城兵力2.7万,之前已经派了3万援军到剑门关。东路守军是据点式,最多是夔州,不过1.2万人,重庆(渝州)能分到多少人? 评论图片 |
五宝老腊肉 发表于 2021-12-16 16:41 成都北路只有那么两三个城市,没有那么多据点可守,而东路线路长沿途据点肯定都要分兵据守,前面我给你说的重庆方向7万兵力算是保守估计了。 但是不管怎么算,成都城里只有2万多兵力这是有据可查的,想把后蜀14万兵力全扣成都头上属于无赖的行为 评论图片 |
托马森 发表于 2021-12-16 20:52 当时重庆还只是叫做渝州的一个小县城而已,撑死了能有几千兵力。战争主要爆发在北路,当时北路宋军不过3万人,据记载,北路蜀军是多于宋军的,这还不包括成都的5.7万。后蜀大概14万兵力,防守的重点是汉中到剑门关一线,你是多看得起重庆这个小县城,要分配7万兵力?按照你的计算,重庆7万加成都5.7万已经12.7万了,还剩1.3万,如何防守后蜀其他地盘?那时候,在汉中、阆中、广元、奉节等等重要城市面前,重庆啥也不是。 评论图片 |
托马森 发表于 2021-12-16 20:52 评论图片 |
托马森 发表于 2021-12-16 20:52 为了把屎盆子往重庆头上扣,你也是扭曲到了极致了。 评论图片 |
托马森 发表于 2021-12-16 20:52 成都投降时2.7万兵力,投降后全部被杀,之前已经派往北路增援3+1万人。。。。。自己看看后蜀的兵力分配。 964年十一月,赵匡胤发兵5万(一说6万),分两路攻蜀。令王全斌、崔彦进为西川行营凤州路正副都部署,王仁赡为都监,率北路步骑3万,自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北)沿嘉陵江南下;令刘光义为西川行营归州路副都部署,曹彬为都监,率东路步骑2万自归州(今湖北秭归)溯江而上。两路分进合击,直指成都。 孟昶为抵御宋军,命王昭远为北面行营都统,赵崇韬为都监,率兵3万自成都北上,扼守利州(今四川广元)、剑门(今剑阁东北)等要地;另以韩保正、李进为正副招讨使,率兵数万趋兴元(今陕西汉中),加强北面防御;东面仍由昭武节度使高彦俦等扼守夔州(今四川奉节)。 是月下旬,刘光义率东路军,入三峡,连破三会(今四川巫山东北)、巫山等寨,杀蜀将南光海等,擒战棹都指挥使袁德弘,歼水、步军1.2万余人,夺战舰 200余艘,乘胜向夔州急进。 夔州节度使高彦俦认为宋军涉险远来,利在速战,当坚壁固守。监军武守谦不从,率所部千余人贸然出战,大败而归。宋马军都指挥使张廷翰率军追击,突入城内。高彦俦力战失败自焚。 三年正月初,孟昶闻王昭远等败,惊惧之余,遂命素不习武的太子孟玄喆为元帅,率甲兵万余,增援后蜀的重要屏障剑门。时宋北路军已占剑州(今剑阁)以北的益光(今广元西南昭化镇)。 宋军乘胜占领剑州。孟玄喆至绵州(今绵阳东北),闻剑门已失,弃军仓皇逃回成都。宋军两路先后进抵成都。十九日,孟昶见大势已去,举城降,后蜀亡。 评论图片 |
蜀之地,沃野千里 发表于 2021-12-16 22:45 宋徽宗认为渝有变之意,因而改名恭州,从来没有任何文献记载是重庆人经常背叛,更没有经常背叛宋朝的史实。你个老杂皮是在捏造罪名、栽赃诬陷,搞地域攻击,人格极其恶劣。 评论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