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4)

收藏( 0 )

分享

点赞(0)

举报

0 4 76337 来自 四川省绵阳市 2021-5-3 17:02 | 只看该作者

圣泉院,又名圣泉禅院,位于魏城镇圣泉山顶峰之南,坐北向南,由天王殿、大雄殿、观音殿、文昌殿、罗汉堂等组成,占地面积约1.4公顷。
院内现存乾隆二十八年《圣泉院碑记》等清碑6通。另有同治《直隶绵州志》载其历史:“圣泉院,在治东七十里魏城五里桥东山之阳,明万历中任从尧建,毁于献贼,乾隆三十二年重修,半岩有泉,涓涓不竭,因以名院。”
(一)山有圣泉,盛唐肇基
圣泉山,是古魏城驿的东山。出魏城驿东门外五里到五里桥,有大山攒青簇黛,拔地而立于驿道之东侧。仰目而望,山色苍润,积翠如锦。山路曲折而回环,登临回首,淡烟乔木尽收眼底,境界辽阔。绝顶海拔649米,高出山下近200米,与云间、高观、天池、飞龙、双峰诸山拱揖于云气之间。
南面山腰有泉眼,日夜淙淙汩汩,溜玉流清,凉沁入骨,为山之极胜处。山以泉而倍增灵气,泉因山而愈加清湛。“山无泉不灵,泉非山不清”,古人之言,甚是贴切。
俯视圣泉,乃三面福山,形若胞宫,幽邃非常。林泉之胜处,旧有水观音庙。魏城文史专家郭光寿先生曾作《圣泉禅院传略》,提出观音庙开基于武则天“大周圣历元年(698年)”,[ 见《魏城遗韵》,郭光寿编著,2014.6,第57页]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相传近侧信善饮泉求子,竟获灵验,后屡有见证,故得观音圣泉嘉名,与石堂山高凉泉、蕨山甘泉俱为魏城县名泉。
考察游仙区的观音信仰,现存最早的观音龛造像是平阳府君阙上,南朝梁武帝大通三年(529)观音大士立像。圣泉院乾隆二十八年(1763)《圣泉院碑记》载:“梁武帝一笠盖如来而成帝位,自禅位以来,心存好善,惟善以为……开建五里一庵,十里一寺……”可见,在梁朝时,佛教信仰、观音信仰已经通过金牛道经魏城传到了潼州(今绵阳)。
隋大业十年(614),魏城县治地迁今魏城镇。魏城一带的经济、文化逐渐兴盛起来,观音信仰愈加盛行,几乎到了“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的程度。县域内保留至今的,有魏城圣水寺、北山院、石堂观、太平佛祖岩、柏林佛爷岩等佛教龛窟。在这些龛窟中,观音多以胁侍菩萨形象出现在佛的身边。魏城圣水寺有男像水月观音一尊,雕凿于中和五年(885)。信义镇羊雀寺有唐代男像观音一尊,弥足珍贵。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圣泉山产生水观音庙,是可能存在的事情,郭老先生的唐代圣历元年建观音庙之说,或许是可以相信的。
(二)僖宗幸蜀,东山建院
唐广明二年正月(881),唐僖宗车驾及魏城,有车骑数千,旌旗步武,异常严整,戈甲之盛,首尾十余里不绝。相传魏城县令接受僖宗召见,进献铁炉面饼,僖宗赐饼予随行文臣武将。僖宗好佛,听闻乾符以来,魏城北山院、石堂院乃至绵州千佛岩,都兴造了许多佛龛,心稍慰藉。
光启元年(885)正月,僖宗幸蜀回銮,经魏城时,魏城县令向僖宗进献魏城扇子和绢子。又献魏城三泉:北山甘泉、西南山高凉泉、东山圣泉。再供铁炉面饼。僖宗赏赐若干。相传,魏城东山的水观音庙由此扩建成圣泉院。
僖宗北上,銮驾还没到长安,王宗建便在蕨山造水月观音一窟,这尊观音是国内现存最早有明确纪年的水月观音。
按,圣泉院唐代历史由故老传说整理,尚缺文物、文献佐证。
(三)明代建寺,毁于兵灾
元至元二十年(1283)魏城县撤销,并入绵州,魏城设魏城巡司。
到明初,历经战乱的四川人口折损,经济凋敝。统治者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发展生产,整顿吏治,让百姓“各安其生”。屯田民户、军户的大量涌入,给绵州,给魏城输入了足量的新鲜血液。大量的外来移民,成了地方经济、人口和文化发展的主力军。魏城周边新产生了白、胡、李、汪等著姓世家,留下白翱、胡汝霖、汪东洋、李文芳等在绵州历史上闪耀着光辉的名字。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东乡腹地催生了大量寺观,如鱼泉寺、高虚庵建于正统年间,八龙庙、观音庙、香积寺建于天顺年间,白鹤庙建于正德年间,羊雀寺重建于嘉靖年间,月台庵、南岳庙、高观寺、灵应庵建于万历年间……
圣泉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产生:“明万历中任从尧建。”万历(1567-1619),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是明朝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前十年,实行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张居正去世后,明朝的改革戛然而止,明朝走入衰败时期。
圣泉院建成于明朝由中兴到衰败的时期。几十年后,明末清初的战乱纷至沓来,圣泉院“毁于献贼”。

图片评论

    图片评论

      图片评论

        图片评论

          图片评论

            图片评论×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1
              • 2
              • 3
              全部评论
              • 李戴

                来自 四川省绵阳市 2021-5-3 17:03

                顶 (0)
                (四)自修禅师,重振古寺
                清初,满族入主华夏,大力发挥佛教“有补于治化”的作用。早在皇太极南征北战时,就立下“勿毁庙宇,勿取庙中一切器皿,违者死!勿扰害庙内僧人,勿擅取其财务”等军令,采取“一以贯之地尊重、保护僧人”的积极态度。顺治帝认为儒释道三教可以匡正人心:“朕惟治天下必先正人心,正人心必先黜邪术。儒、释、道三教并垂,皆使人为善去恶,反邪归正,遵王法而免祸患。”康熙帝好为古刹书额题匾,还拨款修葺佛寺。雍正帝自号“圆明居士”,大讲佛道,辑成《御选语录》。顺治、雍正两帝都曾有废除度牒之制的举动。乾隆帝继承先世译刻大藏经事业,并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正式废除度牒之制。由于最高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清代佛教“顺治至乾隆最盛”,单就寺院创修规模和数量,其它任何朝代都难望其项背。
                《志》载圣泉院于乾隆三十二年重修”,《圣泉院碑记》载为乾隆二十八年由自修禅师重建。
                自修禅师是鱼泉寺最如禅师弟子,在绵州东乡有很多同门。考其先,先是鱼泉寺创自明正统元年(1436),明末清初战乱后,鱼泉寺仅剩下正殿。康熙四十二年(1703),绵州东乡六里绅紷檀越具帖,请剑州香林寺本学飞锡鱼泉寺。
                一世祖本学,法号思微,剑州元山场李家湾李氏之子,拜剑州香林寺慧宗禅师座下。康熙四十二年(1703)至鱼泉寺开宗立派,成为鼻祖,四十四年(1705)修观音殿,续构两廊,四十七年(1708)建虚阁一座,旁置钟鼓,后揭瓮大殿,改旧换新,妆塑天神等,于五十七年(1718)九月踏鹤西升。
                二世祖来康法号惺如,来源宾如,来昌最如,来佑默如,来清松如。雍正三年(1725年),设方丈,开堂授戒,来源宾如禅师对寺庙略增补修。来佑默如禅师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取经南海归来时,四方释子云从。
                自修之师为来昌和尚法号最如,原为剑州元山场铁佛山下安氏第三子,生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思微飞锡鱼泉堂时,来昌即到寺,拜本学为师。康熙五十七年(1718),本学去世,来昌二十九岁,尚未精进。六十年(1721),来昌到成都文殊堂受戒。雍正三年(1725),成为杖伯和尚座下门徒,时三十五岁。后回鱼泉寺,一生在鱼泉寺修行时间近七十年,除守成整理外,还创修右廊殿阁一座。乾隆二十年(1755),为马鞍寺题写《补修观音殿碑序》。二十七年(1762),年七十三岁,是鱼泉寺最老僧人,在山门前造屋一楹,为自己立墓塔碑一座,自述修行悟道之路。二十八年(1763),为圣泉院作《圣泉院碑记》。四十年(1775),八十六岁,在鱼泉寺涅槃飞升,葬寺前山麓,碑亭坟茔尚存。
                最如禅师之徒有自宽、自晓、自慧、自修。自慧,又作自惠,乾隆四十三年梓潼知县朱帘让僧会司刊立示禁碑时,是鱼泉寺第三代住持。
                自修,号悟传,原是陕西人氏。生于康熙中期,自幼随父母入川籍绵,看破红尘,遁入佛门,拜鱼泉寺最如禅师为徒,成为临济正宗第三十六世弟子,师兄有自晓、自慧、自宽三人。自修在师父面前晨昏侍养,并发誓愿,“愿去开建古迹业林”。
                圣泉院孤峰峻岭,为栖圣之域、蓬莱之所,创自明万历年间,与鱼泉寺同处东乡六里,相隔不过咫尺。最如禅师诱导众施主:“天下的庵观寺院,原系僧家所有,若复古重建,山脉的灵气便会回转,众生将得到佑护。”圣泉山周围杨、王、何、贾等施主都赞同他的说辞,便写下文书,奉请最如徒弟自修住持圣泉院。
                自修到圣泉院,既履行了先年发下的誓愿,又成为圣泉院的开山和尚。到圣泉院几年后,决心重振古迹。他准备好功德簿,募化远近信善,积攒银钱百余两,买下房屋两间,改成殿阁,装塑佛像。又开地务农,经营寺院常住,几年过后,再叩化十方,建房五间。自此,佛像栖身的殿宇、供奉的功果都已完备,计费钱百余两。时乾隆二十八年(1763),自修六十余岁,徒性贵,徒孙圆映。为使创建事迹昭彰不湮,便请剃度师最如老僧作《圣泉院碑记》。
                古人云莫为之前,虽美不彰”,唐代创建观音庙的无名氏和明代开创圣泉院的任从尧属于此类。“莫为之后,虽盛不传”,自修的继承者属于此类。

                评论图片

              • 李戴

                来自 四川省绵阳市 2021-5-3 17:03

                顶 (0)
                (五)观音会久,文昌会盛
                《礼记》云: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意即凡是被百姓树立为榜样的就祭祀,凡是因公殉职的就祭祀,凡是为安邦定国建有功劳的就祭祀,凡是能为大众防止灾害的就祭祀,凡是能救民于水火的就祭祀。
                圣泉院有很多佛教节日:正月初一日弥勒佛圣诞,二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出家,二月十五日释迦牟尼佛涅盘,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二月廿一日普贤菩萨圣诞,四月初四日文殊菩萨圣诞,四月初八,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萨圣诞,九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十月初五日达摩祖师圣诞,冬月十七日阿弥陀佛圣诞,腊月初八日释迦如来成道日……佳节到来时,寺院要主持相关的祭祀活动,信众参与其间。
                寺院住持和地方会首合力,兴办各种传统神会,如观音会、文昌会、牛王会、马王会、药王会、鲁班会等,甚至还有圣谕会。在这些神会中,历史最长的是观音会,规模最大的是文昌会。
                这些神会大多有专门的会田和会资,选举正直之人轮流充当首事,首事将田出佃,收取佃谷或佃钱,将积谷和会资出借,收取利息。所制定会规,或书于会簿,或刻在石碑,以取信于众。若是观音会、文昌会、牛王会这种信众广泛的赛会,届时香客云集,神会首事请戏班演戏,以娱乐神人,各种美术工艺品、农具、小吃辐辏其地,热闹非凡。神会的资金主要用于祭祀、酬神演戏、宴饮等基本开支,如有结余,就做一些修桥补路、济贫恤孤、施人棺木等公益事情。
                圣泉院的水观音可追溯至唐代,观音会期有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这三个日子分别是观世音菩萨出生、成道及出家的日子。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观世音菩萨是西方净土佛祖阿弥陀佛的胁侍,为佛教中慈悲与智慧的象征。她有大慈悲精神,以菩萨之身寻声问苦,普渡众生。观音显化不一,信众在民间分布甚广,信仰甚深,出现了大量单身的圣观音、十一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水月观音、鱼篮观音、送子观音等等。圣泉院便供奉有千手观音、水月观音,从材质上区分,有玉观音、石观音、木观音、泥塑观音等。以圣泉院为中心,周边观音堂、活观音和窦坪山都会在观音会期举行或大或小的神会——东乡六里是观音信仰的热土。
                圣泉院供奉了一尊文昌帝君木像,被奉为镇寺之宝。帝君头戴冕旒,身着龙袍,通体鎏金,面貌与马鞍寺文昌像极为相似:其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慈眉善目,明眸凤眼,美髯及胸,尽显英睿尊贵之相。”住持释宽荣介绍,文昌像由金丝楠木雕刻而成,上有题记,是明代遗物,相传是从梓潼大庙上请回的。破四旧时,文昌木像被铁炉沟王家湾的人偷偷背回家藏在阁楼上,由此幸免。上世纪八十年代,宗教开放,文昌像从铁炉沟被请回山。
                院内所存“文昌会”碑刻四通,均刊刻于光绪年间,另有光绪十五年字库一座,毁于2008年地震。综合碑刻等信息,我们认为魏城河流域是文昌文化的辐射传播区,由梓潼七曲山、石牛镇小七曲山,以至魏城镇、信义镇,文昌文化长盛不衰。建庙宇,修文昌殿、塑文昌像,祭拜文昌、抬文昌扫荡等风俗,自古存在。
                圣泉院在乾隆三十一年兴设牛王会、马王会。文昌会开始设立于道光年间,有张、袁、杜、何、罗、王、杨七姓十人,每人名下各捐底谷乙斗,每年放收利息,积成文昌胜会。
                因咸丰辛酉之乱,蓝大顺农民军围困绵州,滋扰四乡,文昌会废弛。到同治年间,文昌会发起者的子孙们继承祖先兴会之志,再各捐会底钱弍千文,复兴胜会,每年举行春秋二祭,进行文昌赛会。
                光绪年间,道士张合模长期任圣泉院住持,兼任绵州道正司道正,管理州内道教事务。相传其为陕西汉中府南郑县喜神坝张氏人,二十五岁皈依空门,云游十方古刹,后沿皇柏大道来到魏城,住持于圣泉院。光绪元年(1875),张合模同杨义、鲜枝彩等上元会首二十四人,化钱两百余家,修成乐楼一座,以酬神恩,以娱香客。
                光绪十五年(1889),将圣泉院设立成圣谕宣讲处,将“王章颁行天下,挽回风俗醇美,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弟兄相睦,邻里相敬,以化愚顽”。同年,修建字库一座,教人敬惜字纸。以积阴骘。
                光绪十八年(1892),制定文昌会章程,言圣泉院文昌会,又名桂香会,祭祀隆盛,规矩严明,会员及周边百姓都得到了文昌帝君的福佑。章程规定总会首三人,散会首三人,一年一替报,三年轮换一次,经理会内账目、管理典钱利息和祭祀费用等各项事宜。规定可用会内余资做七件事情:周恤会内丧葬嫁娶对象、帮助束脩菲薄的学馆老师、奖励会内科甲弟子、补葺损败庙宇、栽植树木、施药施棺、修桥补路等。
                光绪十九年,住持张合模立“文昌会碑”,载圣泉院文昌会渊源。
                圣泉院的文昌会民俗活动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文昌香会,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生日,八月十二日是文昌成仙之日。另一部分是文昌扫荡。
                文昌有坐文昌和行文昌。坐文昌在庙宇内接受香火,行文昌可以乘坐銮舆出巡。文昌扫荡,又叫文昌出巡。这个民俗起始于明嘉靖年间。这个活动与文昌帝君“救人之难”“济人之急”的圣德有关,又与道教符箓治病的法术有关。相传文昌帝君生前常常为人治病,若有瘟疫流行,还将草药分发各地,让人用大锅熬煮,把药剂分发给大家饮用,他治好了无数人的病。人们将文昌帝君奉为“瘟祖”,让他发挥管束瘟鬼的震慑作用。于是,民间便在“一元复始,万更新”之时,将文昌帝君从庙中请出,下乡扫荡。
                如圣泉院及观音堂行文昌,届时坐在銮舆内,由八人共抬,轿前绑着八根红带,分别由八人牵引,称“八抬八拖”。銮驾配指天、画地、金瓜、斧钺、戟戈等仪仗。前面大锣和仪仗开道,在手持拂尘的司礼官在轿前,仪仗和随从护驾。前有“肃静”“回避”方牌,后有“代天行化”“收瘟摄毒”“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旗幡,有四人抬瘟船一架。文昌帝君到乡民家扫荡,乡民视自家情况,可以奉献一些米粮铜钱之类。也并非每家必至,更多的是,农家在大路边摆起香案,插上香辣,放点贡品,在地上放一堆柏枝。在文昌銮驾到时,点燃柏枝,接神的人从可以消除晦气的烟上跨过,奉上香案。扫荡队伍中的二郎和土地就开始演唱:
                一扫东方甲乙木,春季瘟疫都扫除。
                二扫南方丙丁火,夏季瘟疫都扫除。
                三扫西方庚辛金,秋季瘟疫都扫除。
                四扫北方壬癸水,冬季瘟疫都扫除。
                五扫中央戊己土,四季瘟疫都扫除。
                天瘟扫到天上去,地瘟扫到地下去。
                三穷八烂一起扫,扫到瘟船里面去。
                唱完后,后面的人担着箩筐,收走香案上的刀头肉、米碗上的钱和米。于是,放炮送神。队伍后面的人发一张符箓,上面注明“天行已过”字样。扫荡完毕。接神收符的人,将符贴在猪牛圈门口,就能确保六畜兴旺,人丁安康。
                旧绵州东乡诸多寺观,大多供奉有行文昌,文昌扫荡的习俗多类似于圣泉院。
                (五)金石无声,院史永存
                圣泉院有碑廊,存古碑6通。
                1.《圣泉院碑记》

                评论图片

              • 李戴

                来自 四川省绵阳市 2021-5-3 17:04

                顶 (0)
                小结,相传圣泉院于武则天大周圣历元年(698年)肇基,时名水观音。又于唐僖宗幸蜀之时,建为圣泉院。明万历年间,任从尧建圣泉院,毁于明末战乱。清乾隆年间,鱼泉堂最如老僧之徒自修和尚,号悟传,到圣泉开山,历经艰苦,募化十方,于乾隆二十八年重振佛院。乾隆三十一年,兴设牛王会、马王会。道光年间,有张、袁、杜、何、罗、王、杨七姓十人捐底谷积成文昌胜会。因咸丰辛酉之乱,文昌会停办。同治年间复设,每年举行春秋二祭,届时酬神演戏,并有文昌扫荡习俗。光绪年间,绵州道正司张合模任圣泉院住持,兼理州内道教事务。光绪元年(1875),张合模同杨义、鲜枝彩等上元会首二十四人,化钱修成乐楼一座。十五年(1889),圣泉院设立圣谕宣讲处同年,修建字库一座。十八年(1892),制定文昌会章程。十九年(1893),住持张合模立“文昌会碑”。民国时,圣泉院寺院常业边界,至五里桥、磨刀岩、王家垭等处,各会首事以王、罗、杨姓人居多。上世纪五十年代,圣泉院僧人还俗。六十年代破四旧,古文昌像被铁炉沟王家人运回家保护。七十年代拆毁。1982年杨德隆商议重建。1988年重建竣工。1999年重阳,释宽荣由绵竹来寺任住持。释宽荣募化十方,广结善缘,修成今日规模。2007115,圣泉院被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两证(国土证、房屋产权证)”办理齐全,成为游仙区佛教协会驻地。

                评论图片

              • 鸟瞰红尘110

                来自 四川省绵阳市 2021-5-27 16:06

                顶 (0)

                评论图片

              李戴 lv. 3

              主题

              1380

              交子

              32755

              粉丝

              20

              发消息

              生日:

              暂未填写

              所在地:

              暂未填写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