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57)

收藏( 0 )

分享

点赞(1)

举报

1 57 15572 2020-12-17 2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收藏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 neiboy00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20-12-17 23:03

    顶 (0)
    蜀之地,沃野千里 发表于 2020-12-17 22:41
    朝令夕改,对我蜀中未必是好事。。。
    那些话送给浮指导员的。。。

    为什么不是浮局

    评论图片

  • 川渝十字路口2

    来自 广东省 2020-12-17 23:13

    顶 (1)
    浮图关 发表于 2020-12-17 21:36
    凭嘴说?请出示铁路标准化文件。

    NC儿童欢乐多,脸被踩烂了吧。。。叫你别YY,硬是不信。

    评论图片

  • 就是不吃鱼

    来自 广东省惠州市 2020-12-18 00:07

    顶 (0)
    绵遂就算真以兰渝高铁的名义来修,也顶多是250的速度,很明显,经济不发达,人口不密集,只符合建250高铁的标准

    评论图片

  • 在蓉戎城人士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20-12-18 02:17

    顶 (3)
      国家发改委:严禁以新建市域(郊)铁路名义变相建地铁、轻轨




        市域(郊)铁路是连接都市圈中心城市城区和周边城镇组团,为通勤客流提供快速度、大运量、公交化运输服务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
         市域(郊)铁路主要布局在经济发达、人口聚集都市圈内的中心城市,连通城区与郊区及周边卫星城、微中心等城镇组团,重点满足1小时通勤圈快速通达出行需求,平均站间距原则上不小于3公里,线路尽可能串联5万人及以上的城镇组团和重要工业园区、旅游景点等。要加强统筹谋划和方案论证,避免功能错配导致效率低下。
        ——————————————————————————————
       《意见》明确,市域(郊)铁路新建线路单程通行时间宜不超过1小时,设计速度宜为100至160公里/小时,平均站间距原则上不小于3公里,早晚高峰发车间隔不超过10分钟。

    《意见》明确,都市圈所在地城市政府是发展市域(郊)铁路的责任主体

        在充分利用既有资源的基础上,重点支持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财力有支撑、客流有基础、发展有需求的地区规划建设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强化都市圈内中心城市城区与周边城镇组团便捷通勤,其他条件适宜地区有序推进。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意见》强调,新建市域(郊)铁路项目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严格依据国家批准的规划按程序审批(核准),严禁以新建市域(郊)铁路名义变相建设地铁、轻轨项目。

    评论图片

  • 浮图关

    来自 山东省济南市 2020-12-18 03:11

    顶 (0)
    1  各行各业都有行业标准,出示的铁路标准呢?
    2 这许多骂人,就是标准?


    评论图片

  • 浮图关

    来自 山东省济南市 2020-12-18 03:47

    顶 (2)
    全国人民都来看看,四川骂街的不少。



    评论图片

  • 川渝十字路口2

    来自 广东省 2020-12-18 05:55

    顶 (0)
    蜀之地,沃野千里 发表于 2020-12-17 22:26
    你的脸红彤彤的,还有五根影响。。被谁打了。。。

    谁都可以打naocan儿童的脸。

    评论图片

  • 浮图关

    来自 山东省济南市 2020-12-18 07:33

    顶 (0)
    1 出示的铁路标准化文件呢?
    2 抢铁闹剧还未谢幕,骂街表演又开始了。



    评论图片

  • 蜀人一个z

    来自 广东省东莞市 2020-12-18 08:00

    顶 (0)
    所以与其争论不休,还不如好好研究下客专和城际铁路,赶紧修!赶紧动工!应该以这种目标去开展工作!

    评论图片

  • neiboy00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20-12-18 08:21

    顶 (0)
    浮图关 发表于 2020-12-18 07:33
    1 出示的铁路标准化文件呢?
    2 抢铁闹剧还未谢幕,骂街表演又开始了。


    你懂得真多,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评论图片

西蜀绵州 lv. 5

主题

5807

交子

41749

粉丝

33

发消息

生日:

暂未填写

所在地:

暂未填写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