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1)

收藏( 0 )

分享

点赞(0)

举报

0 1 5680 来自 北京市 2019-6-22 12:41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小学,是在本村村小读的。小学毕业时,“四人帮”已被粉碎,村小竟然满怀豪情和梦想,办起了一个初中班。没多久,这个初中班办不下去就垮了。于是,我就托关系找门路到了邻乡的完小观乐小学。

       观乐小学在小场镇观音桥附近的一个大山坡上,观音桥离我家有七八里路。学校那个地方很有名,解放前是一座香火很盛的寺庙,叫“高殿”。校门口的操场边,有一棵高大枝叶茂密的黄桷树。

       学校的大门,正对着观乐到福善的公路,但离公路还有一小段距离。学校门口有一座小山,一条泥结碎石小公路从山脚边的大公路翻过山通到学校门口的操场。按理说,这条小公路,是进学校的“正道”,然而,走的人却并不是很多,它只是四面八方到学校的“学生路”的一条。人流量也不如有的道密集。

      当年作为寺庙,学校所在的地方高殿如何香火旺盛,香客络绎于途,我不知道。那时我们学校,还残存着极少部分寺庙的房屋,部分老师就住在南边教室旁的老平房里,十分清静。寺庙与学校,除了一前一后的时间关系外,都同样使人感到旺盛。学校更是生机勃发,不是因为香火,也不是因为周围的庄稼,而是我们学生对学校、对学习的那种态度、心理和情感,那种信任和依恋,如一滴滴水汇集成涓涓细流,虽历经曲折,百转千回,总要按时进入学校,进入教室,不忘学习的任务。

       那时的我们学校,真的就是吸引和容纳我们这些小水滴的大池塘。我们学生,则是从各条路、各个方向流进这池塘的细流。学校从山顶一直到山脚,现在看来,作为一所完小也不小。它在山坡上,让人视野开阔,可看见门口的公路、庄稼和更远的大山,心胸也开阔不少。学校的门也多,除正的校门、大门外,还有五道门可供进出。大门两侧各有一门,半山腰的东边有一门,山顶的教师宿舍,有左右两个小院,也各有一道门。

       观乐乡早已撤掉,现在属于福善镇。但观乐乡也不小。它有我就读的一小,还有个“二小”,但初中只有一小才有。因此,各村读初中的孩子都到一小。比较远的村有象鼻、彭湾和均平,离学校有十好几里甚至二十里路远。彭湾和均平是一个方向,象鼻和彭湾、均平这两个方向都有一条公路,这些地方的同学早晨到学校,一大早就从家里出发走公路,虽远点,但路却要好走些。象鼻有三个同学,何平同学的母亲是村里的医生,家庭条件好,他当时在夏天穿着一双泡沫凉鞋,脚洗得干干净净、白白净净的,一尘不染。而我和吴世鹏同学则天晴下雨都穿一双雨靴,还引起了老师的注意。

      我们这些“外水”也流进了观乐小学这口大大的池塘。观乐小学当时的名声很好,因此,我们村几个两乡交界处的村的学习成绩好的“外乡人”,也找关系门路到观乐小学读初中。那时,早晨去上学,下午放学回家,全靠走路。冬天的寒冷早已淡忘,但不能忘记的是,路的泥泞难行;不能忘记的是,夏天涨水时,涉水过小溪河的危险与幸运;也不能忘记,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静静相伴的镇溪河。

      学校的这五道门,就像五道缺口,我们这些水滴汇成的细流,就是从那里流进去的。最大的一股“水”,当属我们从观音桥场口走田坎路爬坡上坎进大门东侧这股。虽然田坎路窄,下雨天就更难走,但谁也不愿意在早晨时间紧的情况下走公路从山坡上到操场去绕一大圈。路难走,但注意一下就行。我以及很多同学,都从未在这段田坎路上摔过,这也可引以为荣吧?在早高峰的时候,这段路上的场面十分壮观,同学们就像是赶场一样,跟附近的大场镇板桥坝赶场天的早晨,场口的人络绎不绝的景象没多大的区别。人流量大的,除了这个门以外,就要数大门及山顶的两个后门了。

       那个时候,学习空气十分浓厚,老师同学都充满热情、干劲和梦想。我们学校,当时考出去了一个女同学,名叫“熊杰秀”,她于是就成了大家的榜样。有一天,我们上体育课,走过一间小学的教室面前,正好听见女老师在大声地鼓励大家:“要像熊杰秀学习!”

      考出去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但也是一条很窄小,充满坎坷,布满荆棘,无比艰辛的路。有成绩好的,考出去希望大,学习倍加刻苦用功。也有更多的成绩平平,甚至成绩差的。学习犹如挑担子,有人相对轻松,而挑不起的人则显得无比的沉重,无比痛苦,压力山大。

      对这样的同学,我也有所了解。有一个男同学,姓江,当时他个子瘦高,皮肤很黑,家离学校不远。他在学校知名度很高,存在感很强,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老油条”。学习成绩不好,可能是以前不把学习当回事,后来自己也心灰意冷了,决计不走好好学习,提高成绩来开创未来这条路了。因此,他就在课间、中午、放学后,在校园里晃悠,但却绝不做偷鸡摸狗和欺负别的同学的事。因此,他成了校园里的无人不知的名人。

       还有的没他张扬,但学习“搞不走”这块石头压在心里,一直会有一种沉重的感觉,甚至让人失去自信,产生自卑。有一个个子矮小且瘦的同学,沉默寡言,毫不起眼,我应该叫他一声“舅舅”。他中途辍学,离开教室时,他默默地把几个未用过的作业本递到我手上。我心里沉沉的,手上的本子也感到有些沉重。

       其实,这样的同学也是可爱的!他们虽然学习困难,成绩差,老师也不大喜欢他们,但他们却同样按时到校,像水一样流进学校这口池塘。而且,他们除了成绩差点以外,身上也有不少的优点、闪光点,比如头脑灵活,动手能力强,或者特别能吃苦耐劳。不知我的这些同学现在怎么样?

       我们这些当年的“小水滴”,汇集成一股股细流,流进学校这口大池塘,学到了知识,打好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找到了人生前进的方向,建立了“学习”这种模式,将“向上”、“努力”、“奋进”这样的词儿深深地嵌进脑海里。在初二的时候,象鼻“三人组”的江宇仁同学,就离开了同学、老师和学校,顶替父亲成了一名铁路工人。他这一颗小水滴,虽然离开了学校这口池塘,却一直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工作之余坚持学习,不断有文章见诸报端。听一位同学说,他如今已是自贡火车站的党委书记。

      已经好多年没去观乐小学了。在它旁边,对面山坡的大小公路边,为“普九”又新修了乡中,它反映的是乡村学校的大变化。因为生源的缩减,一些村小进行了撤并,我们村小也撤销了。我当年读高中的家乡的中学,当年撤区并乡,随后,学校也进行了调整,母校的高中部取消了,变成了一所只有初中的初级中学。这所学校,原来是为老家几个乡镇服务,培养人才的。没了高中,偏远的这几个乡镇的学生,就只得到邻近的乡镇,或者去县城上高中了。当年,连学校都不愿意去,成天躲在小学校附近院子背后的弟弟,他的两个孩子也先后进城读了职高。大侄女很争气,还读了大专。二侄儿现在也很懂事,努力学习。

       虽然,再也见不到当年我们这些“小水滴”汇集成一股股水流流进校园这口池塘的那番景象,那种壮观的场面,但今天的人们,还是一如当年的我们一样向往、渴求知识,做一点水,汇集成涓涓细流,流进池塘、江河湖泊、大海般的校园,而不管这校园是远还是近,是有形还是无形。

                                                                                 王良炬   2019年6月22日   北京

相关推荐

    • 1
    • 2
    • 3
    全部评论
    • 文吉富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19-6-24 23:34

      顶 (0)
      我的小学、中学很穷困,但有好多快乐,今天想来很幸福。谢谢良兄!

      评论图片

    wlj1967 lv. 2

    主题

    48

    交子

    867

    粉丝

    2

    发消息

    生日:

    1967年12月18日

    所在地:

    暂未填写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