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6)

收藏( 0 )

分享

点赞(0)

举报

0 6 9525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19-4-2 09:53 | 只看该作者


文丨西部君
前几天,西部君针对重庆科学城的最新传闻,分析了打造科学城、提升科研实力,对于重庆转型发展的重要性。
同样在近期,重庆在这方面还有几个大动作。
3月21日,重庆签订新一轮部市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
根据议定书,双方将在推动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科技服务民生保障与改善、加强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深化国内外科技合作、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布局建设等方面开展重点合作。
3月28日,重庆签订共同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双一流”高校建设、共建西南政法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推进市属大学高水平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推动共建高校在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这些动作,都是重庆在提升科研实力、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方面的直接补课。
联系这两年的一系列布局,可以发现,重庆“补短板”的发展脉络已越来越清晰。
01
做强高等教育,重庆两条腿走路
去年11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
到2020年,我市将建设3至5所高水平新工科高等院校;到2025年,全市高等教育分类发展体系初步形成。
今年初,重庆又印发高等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5年累计总投入不低于60亿元建设高等教育强市,提高全市高校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事实上,去年以来,重庆在做大做强高等教育上的动作频频。这里仅举其中几例:
比如,去年4月,中国科学院与重庆市宣布将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并计划于2019年开始招生。
去年10月,两江新区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正式签署共建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的战略框架协议。这是继苏州研究院之后,新加坡国立大学在中国设立的第二所研究院。
同一个月,重庆还与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保、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合作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联合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来源:网络
结合此次与教育部共建西南政法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可以看出,重庆发力高等教育,其实是两条腿走路。
一是借助外力,引进外地大学或加强与外埠高校合作;二是通过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与投入,加强本埠高校建设。
此一路径,就重庆高等教育资源的现状和相关发展的迫切性而言,是务实的。
02
重庆科研经费投入为何不足
其实,单从高校数量、在校生数量乃至研究生数量来看,重庆在全国主要二线城市中,高等教育资源的排位并不算太靠后。
但是,与直辖市的身份,与发展的需要,还是存在不小落差。
对这一点,前述《通知》里说得很直接:
优质学科偏少、高层次人才不足、源头创新能力偏弱、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够。
以优质学科为例。重庆大学虽然入选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但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重庆大学仅获评3个A-学科,不仅没有A+学科,连A类学科也“颗粒无收”。


双一流建设学科 来源:网络
再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够的问题。重庆相对顶尖的高校和学科,除重庆大学的建筑、电气工程等学科,其它像重庆医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的医学、政法、教育等学科,与本地的产业对接,都不是很紧密。
所以,这两年在引进相关资源上,重庆的针对性很明显。
如去年,包括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在内的多所重庆高校都纷纷设立了多个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的二级学院。
另外,前述《意见》也明确,到2020年,重庆市将建设3至5所高水平新工科高等院校。如此明确提出新建工科高校,放眼全国,可能也不多。
无论是新设具体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学院,还是新建工科大学,其实都是对当前重庆重点发展的相关产业,以及转型方向的直接支持和顺应。
比如,重庆这几年的招商引资,就重点突出了人工智能的方向。从智博会落地到科大讯飞西南总部落户等等,都是具体证明。
另外,西部君此前也谈到,重庆在科研创新方面的短板,也是当前产业转型必须要跨越的一个坎儿。像国家重点实验室、央企研发机构数量的不足,都会影响到对相关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撑。


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 来源:南京大学
所以,重庆的科研经费投入相对不足,未必是没有能力投入,而是缺乏足够强的平台。而做大做强高校,实际上也就是要搭建更多的平台。
对任何一个城市而言,强化高等教育资源投入,致力于人才培养,是服务于当前的转型,更是投资明天。
新的产业浪潮之下,一个城市产业布局的前瞻性和主动性,与一个城市的智力底蕴密不可分。如果说过去的传统产业发展,更侧重于廉价劳动力优势,那么未来则会越来越倚重一个地方的人才、智力厚度。
重庆要跳出传统产业困境,并在新型产业布局方面打下坚固基础,人才和科研上的短板,必须得恶补。
03
优质高校是"抢人"利器
如果说建科学城是为产学研搭台,为高等教育补课,则是夯实产学研的基础。
不过,提质高等教育资源,还不仅仅只是服务于产业发展。
在眼下各城市“抢人大战”白热化的同时,城市之间高校抢夺战的竞争激烈程度,同样不输。
过去,像深圳、苏州这样高等教育资源不强的城市,同样可以创造经济奇迹。但是,随着人才政策和经济待遇的落差逐步缩小,以及产业升级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自身没有足够的高等教育资源,要再创造过去的苏州、深圳式奇迹,恐怕会越来越难。
事实上,这几年苏州、深圳在高校抢夺战中的主动性就很突出。
前者,在人大分校、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的基础上,又将设立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等;而深圳近几年引进的大学,更是涉及17所985+1所211+6所香港高校。
另外,前几天在深圳高调招商的青岛,这几年也共签约引进高校32所,其中16所已落地运行,还有16所正在推进。
高等教育资源不足,是每一个经济规模壮大后的城市,所不得不面临的一个成长中的烦恼。而抛开经济方面的影响,它也与“抢人”有很大关系。
一定程度上说,高校就是对人力资源的二次分配,且尤其是人才资源。像河南、海南人才流失严重,缺乏优质大学无疑是重要原因。



来源:网络
再如武汉,虽然过去所培养的人才流失也较严重,但是,通过适当的政策引导和产业布局,在吸引人才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优势。这几年,武汉的“校友战略”,无论在“抢人”还是在招商引资上,成效都很明显。
重庆被指在这一轮的“抢人大战”中表现低调。但是,重庆并没有闲着。引进外部高校,做大本地高校,同样是抢人特别抢人才的重要一着。或者可以说,重庆未来要把培育人才的主动性更多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深圳、苏州、青岛都已经在抢夺高校的赛道上跑起来了,重庆当跑得更快。

相关推荐

    • 1
    • 2
    • 3
    全部评论
    西部城事 lv. 2

    主题

    333

    交子

    1368

    粉丝

    8

    发消息

    生日:

    暂未填写

    所在地:

    暂未填写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