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8||
现在有人称村民,有人喊农民,不管咋喊,今天的“农民”含义丰富扩大了,不但劳动所指的范围扩展了,而“农民”的概念更有新的内容新的含义。特别是随着雅安地区撤销地区建制和县级雅安市以来,望鱼的农民步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今年9月初的一天,我随带着有投资意向的外地谢老板一行四人前去望鱼考察。从雅安驱车出发,顺着周公河往上行驶,进入望鱼境内。沿途,我放下车窗往外遥望周公河两岸,连绵起伏的青山不断地伸展开去,那是竹林;近看,耸立在公路两旁直挺的身子弯着小尖尖在天空生长着,那是茨竹;密密丛丛的深绿色竹叶在太阳下闪着夺目的光彩,那怕是再小的风吹来,它总是向周公河两岸的农民发出笑声,总要放开喉咙给来望鱼的游客们歌唱!
看着想着,不知不觉地到了望鱼村委会所在地,村支书余洪华接待了我们,在和他的交谈中得知:望鱼全村700多村民,从2001年开始至今,已退耕6000多亩,其中栽竹子5000多亩,又从2008年起,政府还对栽竹户每年每栽一窝茨竹补贴2元钱,去年,全村就竹子一项收入人均是3000元以上,在外打工挣钱的村民占全村人口近三分之一。村支书说:“感谢党的富民政策,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民们不再是十年前种地耕田一年又一年,最终只能解决温饱问题,今天不用种地,日子过得越来越甜…”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离开了望鱼村村委会后,顺公路往前200米多米,来到了望鱼的正在建设的新场镇,这里是望鱼乡罗坝村罗坝合作社,看着工地上正在建设的望鱼乡政府、望鱼医院、望鱼中心小学,以及村民们的排排新房,拔地而起…
在新场镇的建设现场,看见许多施工人员都在认真地忙着工作,正在施工的本村村民肖××、刘××、张××、孔××等停下手中的活,与我们交谈起来,他们的谈话告知,刘××退耕栽竹,去年人均也是3000多元的收入,再等几年所载竹子全部成林后收入更可观。张××和孔××、肖××他们退耕栽竹子同样没全部成林,但是竹子的收入也可以。与他们的交流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在望鱼的旅游开发中发挥自家在这方面的许多优势,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
在罗坝村村主任刘民高的邀请下,我们去了他的[高石梯农俗苑],三年前,他将自家住房,通过精心规划设计修成的罗坝合作社第一家农家乐。接着村支书王国东也开起了农家乐,到现在相继有十多家农家乐正在建设中...
我们在高石梯农俗苑边喝茶边聊,村主任给我们说起:“他的农俗苑去年全年先后接待游客10000多人次,主要是外地游客居多,收入30000多元。”由他爱人在经管整个农俗苑,偶而忙时他有时间就帮一下帮,今年到现在的8月经营情况也不错。他还说:“罗坝全村500多村民退耕种竹1800多亩,去年村民人均竹子收入还是可观。但最主要的是要村民们更新观念,把握望鱼的旅游开发大好机遇,每逢节假日和平时的周末,外地和本地游客来我们这里,虽说许多基础设施还没完善甚至还没有...但是,我们也要为游客提供我们真诚的服务。去年全年来望鱼罗坝上海子山高山湿地等地的游客,据不完全统计,也是20万人次以上。”
我们和村主任聊到了望鱼石的来历,望鱼石是雄踞在悬崖上的一块硕大的巨石,该石长一百余米宽数十米的鱼形巨石,卧于周公河岸的半坡,头向上游。相传在明朝崇祯年间,背茶包子的人们来到了这里都要在此处歇歇,站在望鱼石上观望周公河中的雅鱼成群结队浮游水中,时而鱼跃水面,时而鱼翔浅底,粼光闪闪,鱼跃人欢......以后,望鱼石招来了三州五府的人们,站在望鱼石上望鱼,望鱼石上成了人们做买卖的聚集地,后来在康熙年间,当地人就在这条鱼身上修建了望鱼场,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带来这里一直很热闹,过往的人到此,不得不站在这块石头上遥望清澈见底的水中游鱼。望鱼石因此得名。
罗坝村村主任说:“以前这里是茶马古道,今天是即将全线开通的三山旅游大环线,感谢党的富民政策,有乡党委、政府的领导,我们认真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向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证明我们已经不再是十年前望鱼的农民!”
每个观念的更新,都带着时代的声音和时代的色彩,我们虽然很快结束望鱼之行,但从望鱼的农民中看到了:中华民族在复兴,祖国在腾飞,今天,中国的农民是新时代孕育着的一代新农民,正推动着我国农业、农村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