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城山位于四川成都的都江堰风景区,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距成都70公里,周围约120公里。古称丈人山,一名赤城山。据传黄帝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因历史悠久,林茂山幽,历来为蜀中名山,风景胜地。杜甫《丈人山》诗有“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咏赞。
山内古木参天,群峰环抱,四季如春,故名青城山。青城山分青城前山和青城后山。前山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后山自然景物原始而华美,如世桃园,绮丽而又神秘。
山上著名的景点有:上清宫、建福宫、天师洞、天然图画等。
坐落于丈人峰下的建福宫,始建于唐代,后经历代多次修复,现仅存两殿三院。建福宫筑于峭壁之下,气度非凡,其左侧是明庆府王妃遗址,由此西行一千米,即至天然图画。这里岩石耸立,云雾缭绕,游人至此,如入图画之中。
青城主庙——天师洞。相传东汉末年张道陵曾在此讲经传道,其主殿——三皇殿中供有唐朝石刻三皇,殿内现存历代石木碑刻,最著名的有:唐玄宗旨书碑、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等。出天师洞,过访宁桥,便到祖师殿,再向北去,可到朝阳洞,出之则直达高台上的上清宫。上清宫,始建于晋代,现存庙宇为清同治年间所建,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山石刻。
青城天下幽
峨嵋蜀中秀, 青城天下幽。
千峰拥平栏, 九曲抱城楼。
赤城生祥云, 丈人望月钩。
烟霞怀古去, 山月迎客游。
青城山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青城山有阴阳36峰环状排列,峰锐崖陡,林木葱笼,宛如一座绿色的城郭,以形得名,叫做青城山;第二种说法是说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点水偏旁,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微,天帝所居”,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后来,道教创始人东汉的张陵张天师创立天师道以清城山为基地,道教主张“清虚自持”“返朴归真”的教义,与清城仙都的意思相合,山名就无变化。唐初佛教发展很快,清城山上发生了佛道间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里,唐玄宗信道,亲自下诏书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道家胜利了。可是诏书把清城山的清字写成了没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借助于皇帝亲判的威力收回地盘,也就将清城山改称青城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