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3||
距离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约一百里的某个山顶,有一个神秘的“船型”古镇,被人民称为“山顶一只船”。难道,她就是传说中的“诺亚方舟”?下面,走进四川乐山市犍为县的罗城古镇,一探究竟。
船型示意图
古镇位于四川省犍为县东北部,距乐山市60公里。是川南四大名镇之一。
古镇主街凉厅街俗称“船形街”,始建于明代崇桢元年( 1628年)。成形于清代,又为清代驿站。罗城如一只搁在椭圆形山丘上的船,被誉为东方建筑史上最为浪漫佳构、中国的“诺亚方舟”。时至今日,这条幸存下来的老街仍保留着部分明清时代老四川文化的人文风貌。
罗城古镇
镇东西长、南北短,像一把织布的梭子,所以人们称它为“云中一把梭”。从远处十几公里的铁山上向下看,梭形的街面是船底,镇西的“清真西寺”如船头,东端的“灵官庙”似船尾篷,两边的建筑是船舷,街中戏楼高耸像船帆,西端的天灯石柱是篙杆,“灵官庙”右侧22米的过街楼是船舵。因而罗城又被人们叫作“山顶一只船”。
主街的船形布局,是对山丘地形的巧妙利用,属于川南民居传统的穿逗木构架建筑风格。船形古镇全长2000多米,宽约650米。主街——凉厅街东西长约200米,宽约10米,仿佛船蓬一般,又称“船厅街”。
慵懒的生活
“船厅街”两侧是木结构的长排旧瓦屋,竹编夹泥白灰粉墙,前店后宅,雕梁画栋,飞檐飘瓦,是明清时期四川集镇典型的民居建筑。临街的屋面出檐很长,深达五六米,形成罕见的“凉厅子”长廊。
几百年的幸福时光仍在延续
廊内空间更具商业气氛,被人们称为“晴雨市场”。在这里,穿行赶街不怕日晒雨淋,几百年来,人们在凉厅内喝酒、吃肉、品茶看戏、观灯下棋、抽叶子烟,怡然自得地享尽人间红尘清福。
“船厅街”的中央有一座典雅的古戏楼(万年台)高14米、宽9.5米,是罗城镇上一座主要的标志性建筑。
罗城古镇有四大寨门、四小巷口、三宫五庙、九条街。当时这“四门九洞”有门有锁。打更人敲一更是催出城者快点,二更时即上锁;五更天再打开城门。可惜这些门今仅存残迹。
再说“水坝子”。古罗城有一不成文规定:猪、狗、牛、马、羊、鸡之类牲畜一律不准进城;每个城门处均设有一水坝子,专供人洗脚进城。
古戏楼
罗城据说最初只有大榕树下的两间茅草房,主人是一欧姓地主,出于为附近农民出售或交换耕牛提供方便的目的,他修建了当时叫做“调市”的简陋场所,后来“调市”不断扩大,发展成了罗城镇的雏形。
因地势好,易交易,先是耕牛,继而土特农产品,罗而聚之,市渐繁荣而为城。《民国犍为县志》载:罗城镇主要交易是“铁炭”。到清代,驿道开通,在此设铺,称“罗城铺”。
被暴君纣王挖心而死的“比干”后人,至今仍住在罗城古街,其族谱保存完好。“比干”因被挖心而死,其后人至今仍沿习不吃“空心菜”。
据传,修建“船形街”是明崇祯年间一张秀才的高见:“罗城旱码头,客商难久留,要得不缺水,罗城修成舟”。小镇居民由此认定,改造建筑是解决缺水的好办法。于是纷纷捐资,对小镇来了个大改造,数百名能工巧匠精心构置修建了船形街,给后人留下了这座举世罕见的古镇。
牌坊
1983年在广州国际贸易交流会上,四川省西南建筑设计院展出了空中俯拍到的罗城“船形街”图形,结果该图形在投标中被澳大利亚参会方选中,双方于当年四月草签了协议。不久,由日本、泰国、香港等 8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者组成的澳大利亚“中国城股份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 24公里处的洛克斯市,开始投资建设以罗城“船形街”为母本的“中国城”,该城占地 9公顷,建筑面积约 3万平方米。今年 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对罗城进行了考察。成都南郊的石羊场客运站,每天有数班发往罗城的客车。
三大炮
“暮宿罗城邸,灯花荒郊迷”引出《犍为县志》民国版,可见是罗城佳肴名吃起了一定的作用,饮食文化也很发达。美食:酸辣豆花、钵钵鸡、羊杂汤、豆泡夹萝卜丝、灯影牛肉、叶儿粑、狼牙棒、卤鸭子、担担面、串串香、蒸笼羊肉夹馍、卤兔头、犍为薄饼。
三大炮是著名的四川小吃,主要由糯米制成,由于在抛扔糯米团时,三大炮如“弹丸”一样,发出“当、当、当”的响声,故名“三大炮”。吃时配以“老鹰茶”,别有风味。
金丝牛肉
干牛肉
在罗城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制作方法将牛肉每块约一斤用盐均匀腌制后,挂通风处,让其自干后,用柏丫与米糖一起点火熏烤,食时水洗放锅内煮熟,用刀切成薄片即可。也可切成花瓣染色,加入麻辣干粉或佐料,放入口中很有滋味,若下酒时慢慢咀嚼回味无穷。
精加工熟食牛肉,用煮熟的牛肉加食盐砂糖、植物油、花椒粉、辣椒粉、芝麻等佐料制作。其品种有金丝牛肉、灯影牛肉、麻辣牛肉、小味佩、五香牛肉、醪牛肉等,2-5两一袋,下酒拌饭香麻辣可口,是走亲访友的一份好礼。
焦巴牛肉
将一大块牛腿肉置于案桌上,用特制的薄刀,牛肉一层层启开,每层都连接在一起,成扇面状或乙状,每层厚薄均匀,平启开后,就象一朵大荷花瓣,犹如 一张张牛肉做的纸。然后在每张牛肉放适量的盐,抹得特别均匀,再上层层叠起来,存放少许时间,使盐味透入牛肉中。火炉上置放平锅,抹上食油,将牛肉放入锅内平铺烘烤,翻面,再烘烤,直至将牛肉烤熟。起锅后,用刀划切为各种形状,再加上三粉,即花椒粉、胡椒粉、辣椒粉等佐料,便可食用。
此种焦巴牛肉,色黄透亮,薄如纸,其味咸、辣、麻,香气扑鼻,柔韧相间,软中带脆,最宜下酒。具有色、香、味俱全的特点。此品做工精细,刀法火候均难掌握,罗城只有朱伯康一家生产。
叶儿粑
叶儿粑又叫艾馍,原是川西农家清明节的传统食品。制作叶儿粑选料考究,工艺精细,具有色绿形美、细软爽口的特点,为四川名小吃之一。
熨斗粑
用发酵后的米浆,加入抹了香油的形如古漏斗的铁筒内。熨斗铁筒每个高约一寸五,底面直径约一寸。用火烙烧熨斗,筒内米浆发泡成金黄色即熟。因形如熨斗,故名熨斗粑。
此种小吃,小巧可爱,表面金黄,里面洁白,呈网状,食之细软,淡甜可口,最宜老人和小孩食用。若再用瘦猪肉、葱、蒜拌和,甜、咸、麻、辣各种佐料作馅,就称为五香熨斗粑,人们更为喜爱。
石雕
酒米饭
又称八宝酒米饭,在酒米(即糯米)中加入苡仁、百合、莲米、芝麻、桔红、白糖等中药补品,蒸熟后即是食品,又是补品,有提中气、滋阴润肺之功能,长期食有,有乌发悦顔,益寿延年之功,因而倍受群众喜爱。
盐酥饼
咸甜中带椒麻叶,又香又酥,群众特别喜欢,属清真食品,回民更爱食。
白中白的泡粑
用米浆制作是白色,米浆发酵后在其中加入白糖,因而泡粑店的招牌为白中白。蒸时用瓢将米浆放入蒸笼内小窝蒸熟,点上一点红色素,即为名小食,罗城“白中白”的泡粑甜而不酸,入口柔软,老少皆爱食。
羊肉炖汤
罗城过街楼和兴街头是清真馆集中的地方,尤以吃羊内炖汤的人较多,这种炖汤是将羊骨、羊肉、羊肉脏炖后切碎而成。每碗放入葱、芫荽等,寒冷的冬天吃喝一碗,周身暖和。
此外,罗城小吃还有牛肉手、滚心汤元、洗沙叶儿粑等。
三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