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趣(五)·拆字诗(14)

已有 382 次阅读2010-8-4 08:54 |个人分类:古今诗趣|

    桂岭三首拆字诗推倒一县丞的传说


 清光绪年间,桂岭有个县丞名叫“施履瀛”。传说这个人心狠手辣、毒如蛇蝎,常常勾结本地劣绅地痞,肆意横行霸道,贪赃枉法,鱼肉乡民。桂岭境内许多百姓屡受其害、深受其苦,敢怒不敢言。好一些颇有正义感的读书人,也怕犯上不敢轻易告状。

    却说金山村有位参加府试得了第一名的秀才名叫张干模,此人秉性猛烈、刚直不阿、重义勇为。他的诗文也如其人蓄劲露锋。因此也颇使得当地乡民、族老、前辈们刮目相看,不敢轻易怠慢、奚落。县丞施履瀛如此作恶多端,张秀才也看在眼里,怒在心上,决意施展才华,给予其重重一击。


    这重重一击,如何之重,如何击法,真是大出常人意料了。秀才既不写呈状,也没联名上书,仅以三首拆字诗送呈平乐知府。诗列如下:


方今仕路不分明,人不成人作县丞;

也是吾方遭晦运,施恩纵贼害良民。


尸模大样逞官威,彳亍公庭事事为;

复结一班蛇蝎吏,履冠倒着是为非。


水流花谢两无情,亡字街头四轿行;

月夕几多冤屈事,瀛洲烟瘴几时清。


    幸而知府尚未泯灭良知,为官也较清正,还是士子出身,善于识文断字。故此,知府一读此诗,就明白施县丞案情严重,积怨大多,非革职查办以平民愤不可了,那还敢官官相护。如若罩着护着,下面滋生事体对我堂堂知府政声不利啊。于是,知府立即命令书吏修发文书,派属僚深究详办去了。没多久,施县丞就被革职下狱,饱尝铁窗之苦了。桂岭县百姓知道无不拍手称快,纷纷赞扬张秀才有胆有识,为民除了一大害。

评论 (0 个评论)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