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火老死得好
解放前,四川某地有个军阀,依仗手中的枪杆子,在当地横行霸道。他妻妾成群,生活糜烂。他的老子更是禽兽不如,连他儿子的妻妾也大多成了他手中的玩物。父子两人的丑恶行径早已成为笑柄,人们蔑称这样的老头子为“烧火老”。
老头子因为酒色过度,上了西天。这个军阀在置办老子丧事期间,家中冠盖如云,宾客络绎不绝。那些土豪劣绅和阿谀奉承之辈一个个争先恐后竞相献媚讨好。
当地有一个前清翰林,才学满腹秉性刚直,乃一大名流。他对军阀父子的恶行劣迹早已深恶痛绝。听说老头子一命呜呼,老翰林如出一口恶气,不禁自言自语道:“这‘烧火老’死得好!”老翰林正在家中高兴,忽听门人禀报军阀家里专人来访。老翰林心里寻思道:“我与这班恶人素无来往,今日何事访我?”
原来这位军阀是想请老翰林写首挽诗,为其死去的老子涂脂抹粉装璜门面。
老翰林同来人稍事寒暄,即知军阀派人来访的真意,心中暗想:为“烧火老”歌功颂德,这是小人之行,那么--他心里略加沉思之后,便马上爽快地表示应允。来人一见,真是喜出望外,马上展纸磨墨,满脸媚笑道:“难得您老赏光,您老请。”
老翰林饱蘸浓墨,一首五言挽诗一挥而就:
烧酒奠灵前,
火纸化青烟。
老人今何在,
死去不复还。
得失古今有,
好名天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