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嗦诗:又叫重复诗,是杂体诗的一种。它是故意堆叠同义词,有意重复,造出一种颇有诗味儿的意境。固然,诗歌要求语言凝练,但重复罗嗦以至成诗,也自有其趣。
北宋雍熙年间,有位自称“诗伯”的人,作起诗来语言却不求精炼,同义词叠床架屋,使全诗空洞无物,贻笑千古,人们把他的所作的诗称为“啰嗦诗”。这位“诗伯”曾写过一首题为《宿山房即事》的诗:
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
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啼子规。
此诗乍读,文字流畅,音韵和谐,很是有几分“诗味”。可仔细一读,便发现诗中废话连篇:诗中的“一个”、“孤”、“独自”都是指一个人,“关门”、“闭户”、“掩柴扉”指同一个动作,“半夜”、“三更”、“子时”指同一个时间,“杜鹃”、“谢豹”、“子规”指同一种鸟。全诗四句二十八字所表达的意思其实仅用十二个字就可以表达清楚:“孤僧归,掩柴扉。半夜时,杜鹃啼”。”。但仔细琢磨琢磨,这种重复“啰嗦”有着一种绝妙的表达效果:它把这个和尚内心的孤独感刻画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
与之异曲同工的是,后人也依葫芦画瓢写了一首《晚归》“奇诗”,啰嗦得很可爱:
半夜三更子夜归,关门闭户掩柴扉。
爱人妻子老婆问:你是那个何人谁?
实际上,只用“半夜归,掩柴扉,老婆问:你是谁?”即可说明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