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并不完美[原创]
已有 587 次阅读2007-3-6 10:09
于丹并不完美
于丹在无声无息之中,就莫名的火起来了。我没有看过,于丹评说《论语》。就在周围人都在谈论于丹的时候,我有幸在春节期间,看了于丹评说《老子》的电视节目。
总的感觉是,于丹的观点并不新颖,有一些认识和看法,甚至显得肤浅。延续数千年的经典,竟然就被于丹如此简单的给诠释了。
我们看任何事物,总是局限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用自己有限的认知,来看待经典的文章和事物,肯定是有不足的。
为什么我们在欣赏经典的时候,总是首先倡导要读原著。就是因为,通过别人的眼睛,看到的东西,肯定是要受别人的局限的;通过别人消化过的东西,品尝起来肯定都是同样的味道的。
读《论语》和《老子》等经典,我的观点,还是要自己去感受和体味原著的经典味道。不能因为现代社会我们忙于生计,而像是吃快餐那样,品尝别人对经典的诠释和体味。快餐肯定是没有多少营养的,吃多了肯定是要乏味的。
日本有一位著名企业家,他随身携带的就是《论语》,据说有空闲的时候,就拿出来研读一两句。并声称,这样的做法,对于他经营企业和事业有极大的帮助。要是这位企业家,为了所谓消化便捷,直接拿出了于丹品论语,那看法和认知肯定不会有他自己消化体验的那样深刻和有益。
于丹本身就不是什么圣人,她就是一位老师,一位中年学者,她通过多年的研究,能够把自己研究的观点理论自圆其说,就是她的本领和研究成果。于丹火起来了,应该说,就是她现在对《论语》、《老子》的诠释符合这些年社会的需求和价值观。设想,要是放上个二三十年,于丹的所研究出来的观点和结论,还会继续火爆下去吗?还会有很大的价值吗?还会受到后来人的追捧吗?
我的观点就是:《论语》、《老子》等经典,能够代代相传。于丹的东西,还肤浅了一些,还迎合了世俗一些,绝不是经典,其生命和价值也是有限的,可以预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