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革命老区建设需要省上多支持[原创]
已有 682 次阅读2007-3-13 13:45
达州革命老区建设需要省上多支持
达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是好了,而是差了。当然,达州的财政也不是宽裕了,而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不断增长,仍旧十分困难。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属于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范畴,需要政府大量的财力投入。遗憾的是,我们达州仍属于欠发达的农业大市、革命老区,人均GDP和财力都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去年,我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5亿元,而我们的财政支出却达到了50亿元,要是没有中央、省上的各类补贴和转移支付,我们达州人保吃饭都不可能,更不用说,拿出更多的钱来搞建设、抓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
不过,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国家财政投入之外,谋求相应的贷款,谋求国债,谋求调动社会力量投入,谋求各方面赞助,也是重要的渠道之一。
当初,我们达州人不都为达渝高速公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河市机场奉献过自己的爱心吗?当然,国家的投入还是大头。
现在,我们要修建城市跨河大桥,修建城市道路。基本上,就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了。去年,我们达州借省十运会在达州举办的契机,举全市之力,彻底改变了达城西外新区的面貌。现在,西外新区除了拥有全省一流的体育设施,而且还有着达州一流的道路和桥梁。可以说,西外新区的发展模式,不但吹响了达州建设秦巴地区大城市的号角,而且为达州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模式。
借助大型活动,调动全市力量干大事,就是建设城市最重要的方法。现在,我们达州要加快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就是需要调合集中全市力量干的大事业。
尽快在西外新区和南外化工园区之间修一座大桥不但是达城人的愿望,更是带动全市人民加快致富的小康桥。这座桥应该比野茅溪大桥更具价值和开发的潜力。至少两边的土地还没有全部卖完,存在土地增值和回报收益弥补财政支出的空间。早修比晚修有益,快修比缓修有利。实在没钱,作为达州人,我们还是愿意捐款的,那怕是不足挂齿的微薄之力。当然,最好还是让直接受益的企业,比如说达钢、中石油、中石化在园区的企业以及桥梁周边的房地产开发商适当赞助和借支以下最好。
只可惜,我们达州缺少类似李嘉诚、霍英东等乡友,不然别说一座桥梁,就是在州河加上盖盖,说不定都搞成了。
修桥只是一方面,达州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投入,包括现在提的非常响亮的惠民工程,据说各项各方面的花费,有十几亿元之巨。这些资金,都用在了老百姓的头上,用在了最困难的老百姓身上,也是需要用去政府大量的财政资金。
各方面都要用钱,但是,最值得投资的还是有利于达州长远发展和收益的建设项目,也就是有益于达州财政蛋糕做大作强的项目。修路修桥,就是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事关市民利益的大事,特别是达州,有了更多的桥梁才能实现城市扩展,而且对于缓解主城区的压力,搞活作大作强达州经济极为有益。因此,桥梁和道路应该而且必须加快推进,任何手段都可以采纳,只要不是偷、抢、骗就行。
而对于人民公园等专项,也可以搞,但应该量力而行,最好是能够吸引社会投资,用利益和人气、商气、土地来作为交换条件,应该而且也可能有人会来投资。向市民做好解释工作,我们经济不发达,我们要吃苦搞建设在前,享受和安逸在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