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者的屁股
已有 741 次阅读2007-6-17 18:29
执法者的屁股
突然想起了,昨天,新闻播出的有关城区新出现了一个行业,也就是餐具集中消毒、集中包装,然后统一返还餐饮企业的这么一个新式的餐具消毒厂。
在新闻播出这么一个新式的餐具消毒厂,无非是两个目的,一个对这样的新生事物进行宣传,另一个就是广而告之,让市民们和餐饮企业门接受。
电视画面中,该餐具消毒企业,环境还不错,最后用消毒薄膜密封,返还消费者。消费者看来也满意,虽然要增加一点点费用,但基本上还是乐于接受的。
不过,我不太赞成新闻解说词,片面的说不集中消毒,好像达城餐饮企业就把碗洗不干净,就一定达不到卫生标准。
甚至还搬出了卫生执法部门的一个科长。该科长说,这个企业餐具消毒100%达标,希望达城所有餐饮企业都来集中消毒。
而恰恰就是这位科长的不遗余力地宣传让人感到疑惑:卫生执法部门的科长凭什么要站出来代表行政执法部门宣传一个企业产品,而且还要借助行政执法的权威,号召企业们都到该企业集中消毒呢?恐怕,这执法部门的屁股是不是坐歪了呢?
首先,不能一棍子打死达城所有餐饮企业,说传统的消毒和洗碗的方式不妥,如果一定要号召所有餐饮企业集中消毒,那么是否还要政府出面,号召全体市民和家庭,都把自家的餐具拿到该工厂集中消毒呢?
其次,对于新生事物,究竟是好是坏,我们应该好好观察一段时间再下结论。虽然该消毒工厂的确很卫生,但是人为为每一套餐具增加了一套消毒薄膜的消耗,我看就不太符合节约型社会要求。要是每一位消费者每次吃饭都增加消耗一套塑料薄膜,虽然可降解,可循环使用,但还是浪费了,应该算是过度包装行为,不够节约。况且,我们看国外的餐饮企业,并不都是把餐具拿出去集中消毒,对吧?至少说明,世界人民包括先进国家并没有完全推广和采纳。
第三,传统餐饮企业通过管理和强化执法部门检查,餐饮企业自身通过努力应该完全能够达到餐具消毒的卫生标准。集中消毒,运输环节众多,难免保证不会发生二次污染。
最后,还是要再批评一下我们的行政执法部门,也许,你们的确是好心,的确是为了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和食品安全,但是,餐具是否集中消毒,是否需要集中到某一家特定的企业消毒,不是你们行政执法部门应该介入的范畴。这完全属于市场行为,作为行政执法部门,一个市场的裁判者和管理者,片面地宣传某一个企业,片面地强制消毒,肯定是不妥的和错误的,超越了自身权限,而且还要上电视在媒体上作为企业的代言人和帮忙者,实在是太不应该,至少也是缺乏政治敏锐性,群众反感,餐饮企业反感,丧失行政执法机构执法权威,也就在清理之中。
其实,我们总是喜欢把一些不合理甚至错误的现象,归结为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也对,体制的问题的确是根本问题。但是,我以为,行政执法者的素质问题,也是大问题:再好的法律也需要优秀的执法者来执行,同时对执法者的行政、法律、廉政监督这方面的体制机制也许完善。就昨天的这起广告新闻事件而言,行政执法者摆正自己的位置非常重要,通俗的讲:你们的屁股可不能坐歪了,放歪了。屁股,也是导向;屁股,也事关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