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工的责任问题
已有 596 次阅读2007-8-16 21:28
临时工的责任问题
临时工,顾名思义,肯定就没有收入保障,甚至没有低保,没有养老,没有医疗。
既然没有保障,临时人员自然就会有抓紧时间多捞一把的冲动,或者希望能够以出色的表现,转变身份,从临时变为长期,进而向正式人员奋斗。
北京电视台那位临时聘用人员,为了尽快展现自己的能力,赢得所谓稳固的位置。于是,他编造了震惊全国,乃至世界的纸馅包子虚假新闻。人当然是出名了,可是身败名裂的出名,而我们国家因此在世界上遭受的声誉损失却难以很快挽回。
显然,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问题的严重性。媒体可是党的喉舌、人民的喉舌,喉舌让临时人员来操纵掌控,出了问题,谁也不好交待。
今天看到,中央电视大裁员的消息,当然,裁的都是临时聘用人员。据说,仅清退人数就有1800多人、3000多人、4000多人等不同版本。反正,横竖都是要把临时人员给遣散了。
这里又牵扯到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中央台这样处理,肯定有他的道理。大概分析了一下,这个道理应该是这样的:临时人员,属于外部人员,靠不住,容易出问题;正式人员,属于内部自己人,珍惜岗位,肯定不会出问题。
正式人员和临时人员干着同样的工作,为什么会在理念上有这样大的差别呢?正式人员,工资、奖金以及各类福利,包括晋升待遇,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等等,均不用愁,只要干好工作,甚至干不好工作,但只要不出问题不惹祸,面包蛋糕乃至牛奶,都会有的。临时人员,什么都没有落靠,不但要为工资奖金发愁,养老、医疗、失业保险都无保障,不但如此生疮害病,还要担心被辞退,至于个人晋升空间,也鲜有,干得再好,第一个被辞退和驱逐的,往往就是临时人员。
临时人员也不是傻子。白白为一个临时工作耗费青春岁月,除非是圣贤,任何凡人都会认为不值得。于是,利用现有资源,能多捞一点点就多捞点点,尽量赚取最大利益利润,俨然成为了一些临时人员的自然而然的想法和选择。既然在媒体工作,那么就尽量凭借国有媒体坚硬的牌子,多搞点软性广告、多拉点点赞助从而多赚点点个人利益,显得自然而又合理。当然,也有更加文明的选择,尽量比其他临时人员做的更好,干得更加出色一点,防止成为倒数,不沦裁员简政的靶子,挖空心思找新闻、编新闻,也不失为另一种生存选择。
仔细想想,其实也蛮同情那些临时人员的。为了生存,为了那一口稳定的饭碗,他们也的确很不容易。错误和急功近利,多多少少也有被逼无奈的感觉。
现在不是提倡改革吗?既然事业在不断发展,的确需要不断有更多的人手来干事业。那么,这样多的临时人员在事实上的确是有很多事情和岗位需要他们来做的。干脆为了不出问题,也为了一劳永逸,取消身份的划分,不论什么正式工、临时工,大家都一视同仁,凭劳动论能力,来奖赏,论去留,说不定就不会再有这样多的问题。一个单位非要划分体制内外,非要搞身份区分,一不利于团结,二不利于调动积极性。利小弊多,无益于发展进步。
今天,同样还有一条新闻,深圳市马上就要取消事业单位的身份划分,大家都是聘用的职员,大家都是同等待遇,没有身份歧视,没有不劳而获和不公。这样的办法,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有益的探索和所有人、所有单位、所有事业未来必然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