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柏林掠影 4

已有 1638 次阅读2007-8-12 08:35

我仍然按照拍摄时间顺序贴我在柏林拍摄的照片。这里主要是游览的记录,摄影的技术因为出行的条件而限制,请各位看官谅解。

我们乘坐100路公共汽车来到蒂尔加藤公园中心的大角星广场

胜利纪念柱。
胜利纪念柱由海因里希•施特拉克设计、建于1865年至1873年间。它原位于Raczynsk宫和Kroll戏院之间的广场上(今国会大厦前的共和国广场),用于纪念1864年、1866年及1870/1871年战争的胜利。柱顶饰有高八米的镀金胜利女神铜像。1938年,纪念柱被移至它现在所在的蒂尔加藤公园中心的大角星广场(Großer Stern)上。











我们决定登上去看看柏林城。
老外也喜欢书写“老子到此一游”之类的“记录”。一直到楼上墙壁上都是写满了的哦。我们挨者看了,中文的“到此一游”很少。



在胜利纪念柱的顶上看柏林效果还可以,我就在楼顶上转着圈的拍啊。





















远的拍的不少了。这个就是纪念柱下的公园。





我们第二次来到国会大厦。 国会大厦(也称“帝国大厦”)现在不仅是联邦议会的所在地,其屋顶的穹形圆顶也是最受欢迎的游览圣地。它不断更新的历史映射着自十九世纪以来德国历史的各个侧面。 

    国会大厦建于1884至1894年,是保罗•瓦洛特在德意志帝国成立之后为帝国议会建造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由于当时威廉二世的反对,建筑上的铭文“为了德意志人民”是在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才被镶上的。 

    1918年11月9日,议员菲利普•沙伊德曼通过国会大厦的窗口宣告共和国的成立。1933年2月27日大厦失火,部分建筑被毁,失火原因不明。“国会纵火案”成为纳粹统治者迫害政界反对派人士的借口。 

    二次大战中,大厦遭到严重毁坏。1961至1971年间,大厦按保罗•鲍姆加藤的设计方案重建。重建的国会大厦对建筑进行了简化,省去了1945年被炸掉的大厦圆顶部分。这座曾位于柏林墙边界上的大厦内曾办有“德国历史问答”展览。目前,该展览迁至德国大教堂中。东西德合并之后,德国联邦议会决定重新迁入国会大厦。1994年至1999年,诺曼•弗斯特爵士以大厦最初的规模为蓝本设计,对国会大厦进行了重新修建,建成为一座现代化的议会办公大楼,新建的穹形圆顶供人游览。1994年修复工程开始之前,国会大厦曾成为全欧洲最引人注目的艺术品:Christo 和Jeanne Claude 包裹国会大厦。现在,曾让人争议一时的穹形圆顶已成为柏林城的新标志。 



很多游人等着进去参观。进去要进行如同登飞机样的逐一安全检查。



登上楼顶远近都有不少拍摄的。远处就是我们刚才去过的“胜利纪念柱”。


这些远处的景色就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了哦。





楼上也有出售饮料的摊子。天气热喝水倒方便,就是东西太贵了哦。


老外也怪,跑上楼以后就喜欢坐在这里谈情说爱,也许是别个爬累了在休息?

的确,很多人跑上来后就休息了。






楼上也有警察在巡逻。不是看见他衣服上的字,还以为他们也是游客呢。


曾让人争议一时的穹形圆顶




国会大厦的副楼








在楼上偷拍的游客。

这个头发长,可是胡子也不短哈。我当时就看错了人哈。



这些才是美女哦,怕国际纠纷,只有偷拍,效果不是很好哈。







下的国会大厦楼来,在大厦路道上突然发现这样一家人,赶忙抓拍,还来不及调整相机的参数哦。




呵呵,这是德国的“黄包车”!


国会大厦的外墙正在清洗。但是,我看外墙本来就不脏啊。不过这个设备道比我们的腰杆上栓根索索安全哦!


我们下楼来接着就是到“柏林墙遗址”去参观。当然那是“德国柏林掠影 5”部分来介绍的了。待续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气枪弹 2007-8-12 08:35
哦,忘记交代:国会大厦的那张全景照片是我找的资料片。
其余全是自己拍摄。
回复 气枪弹 2007-8-12 23:40
呵呵,你说的极是,“一路上漂亮地MM。。但是摸不着啊。。”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