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了小孙女,自然就比较关心小孩子的养护。说来也是,我们年轻的时候,带自己的儿子,什么婴幼儿的养护也就谈不上。由于要上班,就交给我们的父母带小孩了,我们根本就没有在小孩身边啊。那个年代物资也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全靠当时西南农业大学(我岳父母在带我们的孩子)农场里的奶牛好啊,牛奶的质量很好。除此之外好象就没有什么好东西给小孩子吃的了。买个养孩子的米粉,都只有个“泸州肥儿米粉”!还要找人去带。这个也就谈不上什么养护了哦。不过,我们的儿子还是长的很健康的。
现在,条件变了,我们的孩子有了孩子,他们也因为要上班没有法带,也要我们老一辈来带他们的小孩。真是什么“隔代亲”啊!现在的物质条件比儿子小的时候好好多倍哦。人们也对小孩子的养护就讲究多了。
为了能够自己心里有数,就转些小孩子养护方面的文章在这里,自己温习起来也方便。也可以给有同样问题的朋友参考哈。
先说这么一通,算是个“说明”,以后就不再罗嗦了。------------------------------------------
一、幼儿饮食指导原则
就零至一岁的宝宝而言,其基本营养,有赖于母奶或婴儿配方奶粉(或从6个月起转换成较大婴儿奶粉)的供应。除此之外,从宝宝4个月起至6个月,建议父母开始添加五谷根茎类(例如米粉、麦粉、稀饭等)以及果汁蔬菜汁等。7至9个月则可开始添加肉类(例如蛋黄、猪肉泥、肝泥、鱼肉泥等),其份量与次数随着月数而增加,至宝宝满一岁时,可以吃到每日一碗稀饭、一两肉、1/4碗青菜,以及一份水果,而奶量也随副食品的添加而减少到每日保持480cc至500cc即可。
在一岁以前,小孩对外界的敌意较小,对各类食物亦较不会排斥,各类食物可在此期给予尝试,往后较不会造成有偏食的现象。在零岁之前的婴幼儿,父母较少会给予垃圾食物,但在一至三岁期间,由于幼儿的活动力增加,所需的营养相对提高,碍于幼儿胃容量小且用餐无法久的坐情况之下,父母必须在三餐之外,另添加一至三次的点心。点心的安排,以不影响正餐为原则,内容必须是营养卫生的食物,最好由父母自己制备,千万不要贪图方便,而采用市面上一些高热量、低营养的饼干、汽水等零食,以免养成宝宝吃零食的习惯。
二、观察宝宝的饮食取向
幼儿对食物的喜好,常常与大人的预测不同,父母在供应餐点时,要记得一项重要工作--观察幼儿的摄食情形和对食物的反应,如果有拒绝食物的情形发生,应该在了解原因后,适当地调整食谱,以符合幼儿的口味。
以下为食物调配原则:
1.选择新鲜食物。
2.注意食物颜色的搭配,幼儿对色彩十分敏感,食物的色泽会影响食欲。
3.食物的形状要经常加以变化,可利用 市售之食物模型,提高幼儿进食的兴趣。
4.口味不要太浓,切忌以大人的口味来衡量食物的味道,免得养成小孩太重的口味。
5.食谱多变化。
6.绝对不要强迫幼儿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