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19)

收藏( 0 )

分享

点赞(4)

举报

4 19 34847 2021-11-22 2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收藏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 在蓉戎城人士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21-11-30 10:45

    顶 (0)
    在蓉戎城人士 发表于 2021-11-23 18:42
    CCTV10 最新纪录片: 《探索·发现》 20211121 李约瑟和中国古代科技 第2集 先生之风

    长江边的古镇新貌——




    评论图片

  • 在蓉戎城人士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21-11-30 11:18

    顶 (0)

      【东汉.陶倒立俑
        ---出土于四川宜宾东汉汉墓,现收藏于宜宾市博物院。
        俑宽13厘米,厚9厘米,高38厘米。俑呈倒立状,头戴花冠,着紧身短衣,大管裤,赤足,脚趾清晰可见。抬头,吞吐,作嬉笑状,神态生动逼真,动感强,姿势优雅,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古代杂技的表演形貌。


       
       
       

      【宜宾市博物院位置示意图】


       




       

    评论图片

  • 在蓉戎城人士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21-11-30 15:43

    顶 (0)
        东汉.抚琴俑】
          ---出土于四川宜宾,现收藏于宜宾市博物院。
          俑宽39厘米,厚15厘米,高37厘米。头戴帽,作咧嘴嬉笑状,圆领内衣,广袍,跪坐,腿上置琴,作抚琴状。这件抚琴俑仪态端庄、自然、造型优美,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刻画传神,表现出了制作艺人们高超的技艺。
           抚琴俑也叫弹琴俑,汉代,人们崇尚“事死如事生”,即把生前享用的一切物质生活带入墓中陪葬,死后灵魂继续享用,各式各类陶俑即是其重要表现载体。陶俑在题材上涉及面很广,既有表现军队、劳作、仆役、嬉戏、乐舞、杂技的陶俑,也有表现人们日常生活的牲畜、家禽的动物俑及建筑模型等等,用以表现墓主人生前的富足生活。当然,购置这些陶俑需要一定的财力。所以,抚琴俑至少是富裕阶层的墓葬里才会有。在汉代先民眼中,琴不单纯是演奏的乐器,而且还是修身养性的工具,有着教化天下、和合天地、通神明之德的功能。





    评论图片

  • 在蓉戎城人士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21-12-2 09:14

    顶 (0)
            东汉.斑竹林画像石棺   

            ---斑竹林画像石棺出土于四川宜宾屏山县斑竹林遗址,现收藏于宜宾市博物院。
           石棺由棺盖和棺身组成,棺盖和棺身的四面均刻有画像。棺盖为仿两面坡屋顶形。顶部有一正脊,两侧各三垂脊兽,两端上翘。瓦脊脊头雕刻“品”字形瓦当,瓦垄、瓦当、筒瓦清晰可见,垂脊两侧刻有凤鸟图案。头档雕刻单檐子母双阙。左侧面两端饰方胜纹,刻有边框,其上饰波浪纹 。


             
            
          
          




       


    评论图片

  • 在蓉戎城人士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21-12-2 09:36

    顶 (0)
    在蓉戎城人士 发表于 2021-12-2 09:14
    【东汉.斑竹林画像石棺】   

            ---斑竹林画像石棺出土于四川宜宾屏山县斑竹林遗址,现收 ...

             图案分为三格。         左上格共5人。右边两人身体前倾 手臂前伸,作势角力。中间两人一人前倾,作攻势状;另一人侧身,作防御状。左边单独一人,作攻势状。左下格左边一蟾蜍,作伏状。
             中间一凤鸟背负栌斗和斗棋。右边刻一回首凤鸟。左右格间雕刻一人,躬身作迎谒状。右格左部一人单膝下跪,作祈祷状。中间两人跽坐,抬手作势,指向中间一盒状物,应是在博弈。
             下方一人作跪状,右手持杖,左手持葫芦状器物,应是祈求仙药的方士。其下刻鸟和鱼。右部门顶呈山学形,一仙人右手启门。
             石侧面两端饰方胜纹,刻有边框,其上饰波浪纹,图案内容可分为五组。一组:骑马狩猎图。二组:秘戏图。三组:猿戏图。四组:车骑出行图。五组:仙人戏雀图。

          
          
          
          

    评论图片

  • 在蓉戎城人士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21-12-3 18:08

    顶 (0)
      【东汉.百戏画像石】
        ---出土于四川宜宾叙州区公子山崖墓,现收藏于宜宾市博物院。
        画面上层有一人单膝跪地击鼓、一人表演下腰式口含串珠,最右端有一只猴子挂在帷幔一角;
        画面下层有五人,左边有三人,其中一人身体后倾,抬膝跨步,双手向上展开,抛接三个飞剑,一人倒立,双手持盘,似在表演叠盘,还有一人用手接抛三个跳丸;
        右边二人,一人手持圆环,一人双手合拢,弯腰往圆环冲去,在表演“冲狭”。


        汉代是乐舞百戏的大融合、大发展时期,四川地区出土较多乐舞百戏图画像石,折射出蜀地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












    评论图片

  • 在蓉戎城人士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21-12-5 04:17

    顶 (0)
      【清 . 描金唐卡】
       ---描金唐卡绘制于清代,现收藏于宜宾市博物院。
        唐卡为绢本,纵64厘米、横47.5厘米,立体部分用金粉描绘,内容为西方极乐世界景象。唐卡以红、黄、绿、兰、白五色光环圈之,光环内部上面正中绘制一尊坐佛,头戴花冠,身披缨络饰物,左手持有一枝宝相花,头部及背部有大小两圈光环。佛顶背衬蓝天,绘有一枝树叶下垂的菩提树。坐佛足部两侧各立有一尊菩萨,菩萨左右及下部有“礼佛”等人物图像,“礼佛”图中有一人头顶戴花翎,为清代人物官员装束,其周围画有神树、仙草等图像。唐卡光环的上部分列有三尊坐佛,皆以红、黄两色光环圈之,并衬以蓝天;三佛间及下侧有四对手执幡盖、法宝的乐女,以及两组佛家八宝图像。唐卡下部份描绘云雾缭绕的仙境,其中除秀山异石外,还绘有仙鸟、宝相花以及佛教八宝图像。唐卡起源于公元7世纪以前,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是其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寺院喇嘛是唐卡的主要绘制者。


      

    评论图片

  • 在蓉戎城人士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21-12-6 01:45

    顶 (0)
          【民国.牙雕酒令牌及筒】
          ---现收藏于宜宾市博物院。牙雕酒令牌筒,由盖、筒、牌三部分组成。盖端与盖身可以分离,由子母扣连接。盖顶面饰变形莲瓣纹、回纹,盖及筒外壁浅刻花卉、人物、山水。筒内49枚酒令牌,均双面刻字,一面多为七言诗,如“一片彩云迎晓日”“二月二日江上行”“十月先闻岭上梅”等,其后均刻有四字行酒令,如“新婚一杯”“出席一杯”“遇寿三杯”等行酒文字。客人怎么喝酒,喝多少,全凭酒令筒里摇出的酒令牌决定。
         
          
         
         
         


       

    评论图片

  • 在蓉戎城人士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21-12-15 12:03

    顶 (0)
       迄今已经81年的中元造纸厂 (下纸厂)
       详情  http://bbs.ybvv.com/thread-1685784-1-1.html

       
       
      
      
      



    1932年,3个名为钱子宁、郭开始、朱尊民的人从德国留学归国,服务于上海天章造纸厂。

    在工作期间,他们目睹我国造纸业的落后,决心独立创办一个科研、教学、生产三结合的造纸试验所,探索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道路。
    1936年,为了发展生产,扩充业务,由钱子宁、郭开始、朱尊民、郭新、贝松荪、朱绶光等11人,合伙创设了“中元造纸试验所股份有限公司”。经当时的杭州市政府批准在杭州市梵村,购买土地16亩作为建厂基地,并拟再购买32亩作为发展之用。
    正值建厂期间,正在建设中的工厂,遭到日机轰炸,毁于战火,仅抢运出部份机器。经国民政府经济部训令在四川宜宾建厂。
    1939年2月,工矿调整处批准借款10万元作搬迁费。钱子宁等将借款在香港购买道奇卡车数辆,从广西隘口出发,辗转迁徙,几经坎坷,于4月,才将造纸设备先后运到宜宾。1939年9月27日正式破土修建厂房,次年6月竣工投产,宜宾中元造纸厂诞生。1941年,中元造纸厂自制马尾松苛性钠法制成碱性化学木浆造牛皮纸在全国首创成功,是当年该厂自行设计、制造的双层9个烘缸长网纸机,是中国人设计、制造的第一台中国式长网造纸机。

    评论图片

  • 在蓉戎城人士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21-12-20 04:35

    顶 (0)

           共舞长江经济带·探源千年文脉”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宜宾

           据悉,本次网络主题活动自12月14日在重庆正式启动,活动以长江文化传承为视角,来自中央、川渝两地省级重点网络媒体深入挖掘报道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湖南等长江沿线省份如何在新时代展示弘扬长江文化蕴涵的历史和现代价值,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对于我个人来说,来之前就非常向往李庄,它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承担了一个文化脊梁的作用,在参观的过程中也看到了古城的焕然新生,也让我们对它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孙时雨表示,通过实地走访,近距离感受到了宜宾的红色教育和大江文化,希望能把这次在宜宾的美好感受传达给身边更多的朋友。

    “我觉得宜宾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城市,特别是参观了李庄古镇和宜宾博物馆,让我领略到了宜宾厚重的文化历史,还‘打卡’了五粮液酒厂、长发升等,宜宾的未来发展前途无量。”国际在线四川频道记者李戬说。



    评论图片

主题

170

交子

9866

粉丝

4

发消息

生日:

暂未填写

所在地:

暂未填写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