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2)

收藏( 0 )

分享

点赞(0)

举报

0 2 11602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21-10-21 19:56 | 只看该作者
图片评论

    血染的风采
          ——访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冰雕连”幸存者、一级伤残军人周全弟

           文/余建华       摄影/刘英   安玲子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近段时间,电影《长津湖》在全国各地陆续上映。画面中出现志愿军战士牺牲在零下40℃左右的冰天雪地的阵地上,仿佛一副“冰雕”群像,观影的群众无不眼眶湿润,泪水涟涟。我和万千观众一样,当走进电影院的那一刻起,心灵就再次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洗礼。我从心底里感到:志愿军战士不愧为“最可爱的人”!

          据报道,在这场著名的艰苦卓绝的长津湖战役中,有一位四川籍幸存者周全弟,目前就居住在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的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金秋10月的一天下午,秋风送爽,细雨霏霏。笔者和省毛研会副会长兼书画院院长何杰旺、摄影师刘英、网络作者安玲子一行四人,慕名前往休养院采访周全弟老战士。
    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行驶,我们按照休养院有关部门的约定,提前到达休养院。在休养院博物馆门前,工作人员热情接地接待了我们。“请稍等,周爷爷等会儿就过来。”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静静地等待。“周爷爷来了!”顺着工作人员手指的方向,不远处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缓缓地向我们驶来。“老英雄,您好!”我们向周全弟敬礼,周全弟老战士向我们抬臂还礼。在大家的簇拥下,我们向周全弟老战士赠送了一副由何杰旺书写的书法作品,并与周全弟老战士合影留念。英雄就在眼前,周老即将88周岁,但他依然面色红润,耳聪目明,精神矍铄,面带笑容,一点儿也不显苍老。

             为了谁

    “周老,请您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您所经历的长津湖战役的战斗故事,好吗?”面对我们的采访,周老打开了“话匣子”,简要而又生动的介绍了他所经历的硝烟故事:
           1950年10月25日,是周全弟终生难以忘记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年仅16岁的他,离开家乡四川省南部县,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他所在的部队是原中国人民志愿军26军77师231团1营2连。战争是残酷的,志愿军战士们入朝不仅要与武器装备精良的美军战斗,还要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周全弟和战友们入朝时只穿着单薄的棉衣裤和鞋帽,这一年恰恰朝鲜遇到了几十年不遇的极寒天气。战士们穿戴单薄,又带着武器弹药,冒着零下近40℃的严寒,走过人迹罕至的山间小路,爬过飞禽绝迹的茫茫雪山,艰难地隐蔽前进。饿了,每天有3个土豆充饥,他们还把积雪在铁锅里炒化,然后把辣椒面搅拌在雪水中喝,渴了,就地喝雪水。困了,也不能打盹,因为在极寒的天气里睡着,很容易在睡眠中失去生命。周老回忆说,当时有两个班长把他夹在中间,只要他眼睛一闭,班长就会把他摇醒;解小手,也不能站起来解,只能解在裤子里,用体温把裤子湿的地方暖干。12月底,周老所在的不对部队进入长津湖的黄草岭,潜伏在雪地里三天三夜,等待时机狙击美军王牌部队海军陆战队第1师和美军第7师31团。为了不被敌人侦察机发现,战士们冒着极度严寒趴在冰天雪地里丝毫不能动弹。到了第四天凌晨,我军冲锋号响起时,阵地上的战士们大部分被冻死,牺牲在前沿阵地上,活像一尊尊“冰雕”。周全弟想跃起来冲锋,但他四肢麻木,任凭用尽全力挣扎却也站不起来,眼前一黑,就倒在了雪地里……讲到这里,周老的眼眶红了,声音颤抖起来。
          “后来呢?”我问。周老告诉我们,战斗结束后,战友们返回埋伏的阵地搜寻,发现了尚有一丝气息的周全弟。医务人员发现周全弟双手双脚已经严重冻伤,便立即将他送回我国东北地区的陆军医院治疗。医生检查发现周全弟被严重冻伤的四肢已经感染坏疽,必须立即实施截肢手术。由于当时麻药有限,医生就用冰块包裹四肢,在他依然昏迷的情况下,把他的双手从手腕处截除,双腿从大腿根部截除,这才保住了周全弟的性命。周全弟手术后苏醒了,医生告诉他:“小同志,你没有手脚了,要坚强啊!”周全弟感觉五雷轰顶,禁不住痛哭起来,他一时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不停地问自己:“将来怎么办?怎么办?”他不吃不喝,甚至多次想要自杀,可没有双手,自杀没法实施。为了让周全弟能“站”起来,医院采取了有力的帮扶措施,除了安排专人24小时陪护,医护人员还轮流给他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无腿飞行将军》、《把一切献给党》,用书中的英雄故事感染他、鼓舞他,文工团的演员还到他的病床前演出。这些都被周全弟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他说,他的名字有“周全”二字,战争这个恶魔和他的命运开了个十分残酷的玩笑,夺去了他周全的身体,但却夺不去自己坚强的意志。他下决心要战胜伤残,活出精彩人生。

            笑对人生

           “笑对人生”,是周全弟被截肢后面对新生活的座右铭。
           1951年7月,周全弟从华东医院转到了华东教养院,1953年12月又转到了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新的生活开始了,新的困难、新的挑战随之而来。用周全弟的话说,要过“二关”,即生活自理关、读书写字关。
    首先是生活自理关。一是吃饭问题。周全弟四肢被截后,一日三餐全靠护士喂,他不想麻烦护士,就尝试着把调羹用布带捆在断肢上,自己舀饭菜吃,开始不习惯,吃一半洒一半。调羹缠紧了断肢血流不畅还痛,调羹缠松了要掉。这样下来吃一顿饭要一个多小时,后来他改用橡皮筋把调羹套在断肢上,比用布带要灵活多了。经过长时间的锻炼,现在他已经能自如的舀菜舀饭了。二是穿衣问题。开始衣服上安的是纽扣,他穿起来很不方便,后来改为按扣衣服,自然就要方便多了。现在不管是纽扣衣服还是按扣衣服,他都能随便穿起来。三是“走”的问题。开始他在护士的帮助下,用断肢撑起身体,慢慢移动臀部到轮椅的扶手边,再慢慢移动到轮椅的坐垫上。每天练习几次都要累出几身汗。经过几个月的艰苦锻炼,他已经不需要护士的保护,自己就能从床上移动到轮椅上,用断肢摇着轮椅“走”出去。功夫不负有心人,周全弟不仅解决了生活基本自理问题,他还相继学会了用断肢洗脸、擦火柴、用打火机点烟、接打电话、煮饭、洗衣服等日常生活技能。

          再一个是读书写字关。周全弟介绍说,生活能自理后,读书写字成了他每日的“要务”。初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无腿飞行将军》、《把一切献给党》这三本书是护士读给自己听的,现在他要自己重读这三本书,除此之外,他还读了许多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书籍,力求为自己的人生充满“电”。刚开始他练习钢笔写字,他像把调羹缠在断肢上吃饭那样,也把笔缠在断肢上学习写字,但是,他心里想的字和写在纸上的字变样了,有时两笔合成一笔了,有时弯弯扭扭不像字,还有时写着写着钢笔就掉了。他不灰心,不气馁,钢笔尖摔坏了30多支,坚持了一年多,终于学会了写字。但他不满足于此,开始练习书法。60多年来,周全弟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书法爱好,他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受到了书法专业人士的好评,并在民政部和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组织的书法作品比赛中多次获奖。上级领导来休养院慰问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和中小学师生来休养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时,周全弟都要现场表演、赠送他的抱笔书法。几十年来,他表演赠送的抱笔书法作品近1800幅。他的这种不畏困难、坚强不屈、乐观向上的拼搏精神深深教育和鼓舞了无数的群众和青少年,其事迹被中央、省、市媒体广泛报道,他用实际行动书写了自己辉煌的人生。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活着,就要为党和人民做力所能及的事;活着,就要笑对人生,不断磨练自己。”

          心 愿

          采访中,周全弟欣喜地告诉我们,去年到今年,他有两件事值得高兴。“哪两件事?”我们急切地问。周全弟笑着告诉我们,第一件高兴的事是他在2020年10月22日与70年前的老连队的官兵代表见了面,认了“亲”。自从他冻伤致残住进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后,就一直有个心愿,想找到老部队,甚至回老部队看看。他找了很多年,也试着给老部队写信,但因为老部队历经数次整编,转隶、移防,一直没有打听到老部队的消息。去年,周全弟参加了中央电视台《老兵您好》节目,他的事迹引起了海军陆战队某旅官兵的关注,经过仔细核对,该旅轻机一连确定为周全弟70年前的老连队。

           为了帮助周全弟完成寻“根”心愿,去年10月22日,该连队第41任指导员姜显超千里迢迢,专程赶到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看望慰问周全弟老战士。姜指导员特意带来一面写满轻机一连官兵名字的荣誉战旗,邀请周老也在战旗上签名“认家”。全连官兵还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向老前辈周全弟致敬。看到手机屏幕上连队荣誉室里悬挂的一面面布满弹孔的旗帜,周全弟坐在轮椅上举起断臂,用颤抖的声音喊出他的心声:“我是志愿军老战士周全弟,向连队报到!咱们连真是英雄连队,大家一定要传承连队的英雄血脉,争当英雄传人!”
    第二件高兴的事是周全弟与88岁的抗美援朝断臂老战士李化武再次相见。李化武是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云雾村人,1951年入朝参战,1952年12月在乔岩山阻击战中光荣负伤,失去右眼和双手,成为一级伤残军人。负伤回国后,李化武曾短暂在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生活过。

          1958年李化武离开休养院,回到了广元老家。李化武学会了用断臂吃饭、穿衣、耕田耙地等生活生产技能,凭着坚强毅力养活着一家老小。近来,随着电影《长津湖》的热映,李化武的心愿就是看一场《长津湖》电影,再回趟休养院见一见老战友周全弟。

           2021年10月12日,四川太平洋影城(沙湾店)专门为李化武老前辈放映了专场电影《长津湖》。满含热泪的李化武老前辈,于当天下午回到了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见到了时常想念的老战友周全弟。两位抗美援朝光荣负伤致残的老战士,相见时虽然无法握手,但他们泪眼婆娑,满脸露出久别重逢的喜悦。临别时,周全弟动情地对李化武说:“只要我们还有一个老兵活着,这里随时欢迎你回家。”话毕,他们郑重地互敬了一个军礼。

          采访中,周全弟表达了“一个遗憾,三个感谢,一个心愿”。“一个遗憾”,就是在长津湖战役中严重冻伤后没能和战友们一起冲向敌人,成了他一生的遗憾;“三个感谢”:一谢共产党,是党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特别是习总书记给休养院的回信,更是给了他巨大的鼓舞和鞭策。二谢医护人员长期无微不至的医治和护理,才使得他保持了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里素质。三谢妻子曾凡顺长期的细心照料。说起罹患癌症已经去世的妻子,周全弟的眼圈红了,说到他和妻子共同养育的二子一女都已经成家立业,全家四世同堂,周全弟又满眼放光,喜悦之情溢于脸庞;“一个心愿”:就是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乐观,他说要活到2030年活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80周年的那一天。我们祈愿周全弟老战士的这一心愿一定能够实现。

          采访结束了,我们庄重地再次向周全弟老战士致敬军礼。室外,细雨还在淅沥沥下着,望着坐在轮椅上渐渐远去的周全弟老战士背影,我们更加肃然起敬。望着休养院内道路两旁悬挂着的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们不禁感慨万千:“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是的,是千千万万个像周全弟这样的英雄战士,谱写出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

    (作者简介:余建华,省级机关公务员,曾担任记者、主编。先后在军地各级报刊杂志、出版社和新媒体发表新闻类文章和文学类作品一百多万字。曾参加保卫边疆作战。)

    图片评论×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1
      • 2
      • 3
      全部评论
      • 青鸟依依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21-10-22 01:41

        顶 (0)
        向老英雄致敬!

        评论图片

      • 李虎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21-10-22 20:32

        顶 (0)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出兵230万。抗美援朝时期,四川出兵几十万。川军威武。向老英雄致敬!

        评论图片

      青鸟依依 lv. 2

      主题

      1161

      交子

      22192

      粉丝

      3

      发消息

      生日:

      2009年7月24日

      所在地:

      暂未填写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