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0)

收藏( 0 )

分享

点赞(0)

举报

0 0 439444 来自 四川省资阳市 2021-9-28 17:37 | 只看该作者

注射新冠疫苗致癌?打疫苗后胳膊能吸铁勺?辟谣来了
这波新冠疫苗谣言太扯了!近日,科技日报记者就上述传闻采访了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郭宇,为您拨开迷雾、找寻真相。
一、注射新冠疫苗致癌? 真相:疫苗不含任何可致癌成分
近日,网上有传言表示新冠疫苗可能会致癌。疫苗致癌的传言由来已久,如今又轮到新冠疫苗。
在自然界中,存在一些可能和癌症相关的病毒,如乙肝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等,这些病毒在感染宿主后,会在细胞内进行复制或基因组的整合,对宿主产生不良影响,或导致癌症的发生。而如今上市的多款新冠疫苗,或含彻底灭活的病毒颗粒,或含病毒的一段核酸序列,或含病毒表面蛋白的某个部分,均不能在宿主细胞内进行持续复制。此外,目前尚未发现新冠肺炎病毒所属的RNA病毒与肿瘤相关。
以灭活疫苗为例,其中包含的成分,如灭活病毒的β-丙内酯、Vero细胞残留、氢氧化铝佐剂、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等,都经过了严格的处理,含量极低,不具备致癌性。此外,除上述成分外,疫苗中的其他成分含量也极低,且很多成分也被应用于食品加工中,对人体来说是非常安全的。
二、混打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更有效? 真相: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不能相互替换
目前,根据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相同技术路线的疫苗可以序贯接种或者混打,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不能相互替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们国家在新冠疫苗接种的过程中,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是不能进行替换的。也就是说,如果首针接种了两针次的灭活疫苗,后续就要用灭活疫苗来完成。如果首针接种了三针次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后续的第二针、第三针,也只能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来完成。假如存在特殊情况,导致无法用同一个企业的同一个品种的疫苗来完成接种,那么后续用相同技术路线、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来完成接种也是可以的。
三、拉姆达晋升“新毒王”,疫苗没用了? 真相:存在免疫逃逸现象,但未使疫苗失效
最近,德尔塔突变毒株的“同伙”——拉姆达突变毒株走进人们的视野,它也被称为超越德尔塔的“新毒王”,而且有人说疫苗对其也无可奈何。事实究竟如何?
拉姆达突变毒株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值得关注的突变”,即在遗传突变水平上可能会导致病毒传播力增强、免疫逃逸,并且此突变毒株在公共卫生水平上展现出了潜在威胁。
据介绍,目前研究新冠病毒的免疫逃逸现象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在实验室里,看疫苗接种者血清中和突变毒株病毒的能力是否有所下降;二是在现实世界中持续观察、记录疫苗的有效性。近期的一些血清中和实验显示,拉姆达突变毒株虽然存在一定的免疫逃逸现象,但在众多突变毒株中谈不上突出。
另外,在南美一些国家的新冠疫苗有效性跟踪研究中,也没有看到拉姆达突变毒株对疫苗有效性产生巨大影响。智利于不久前公布的科兴疫苗有效性分析报告中指出,该疫苗的有效性达到了65.9%。而在这项分析进行期间,拉姆达突变毒株在当地的新冠病毒基因型鉴定中占比达到27%。
四、打疫苗后胳膊能吸铁勺? 真相:皮肤出汗后能粘住物品造成磁力假象
最近,在国内某知名互联网平台上,出现了不少关于“打完疫苗后胳膊能吸附铁勺”的帖子。一些用户宣称,自己在打完某款新冠疫苗后,胳膊上注射处产生了磁性,甚至可以吸附铁勺。在他们发出的照片里,接种过疫苗的大臂上紧贴着一把金属勺,旁边没有任何支撑。为了证明疫苗真的能给人加磁,有人还做了左右胳膊对比,没打过疫苗的胳膊对勺子毫无反应。
于是,“疫苗有磁性”的说法在网络上流传开来。
对此,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辟谣指出,所有新冠疫苗都不含可在注射部位产生电磁场的成分,也不含金属,接种新冠疫苗不会产生磁性。新冠疫苗里也不含微芯片。疫苗是为对抗疾病而研发的,而不是用来跟踪的。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官网上也公布了相关新冠疫苗的产品说明书,成分表显示该疫苗主要由脂类、氯化钾、磷酸二氢钾、氯化钠和蔗糖等构成。美国一家专门核查并揭穿谣言和传闻的网站还将部分经过批准的疫苗送往检验部门进行了检测,也都没有发现金属成分。
有专家表示,之所以胳膊能吸住东西,是因为人的皮肤出汗、出油,会产生摩擦力和表面张力,如果角度合适,就能粘住一定质量的物体,造成有磁力的假象,这和小孩在自己脑门上贴硬币是一个道理。
来源: 科技日报

图片评论×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1
    • 2
    • 3
    全部评论
    叶123 lv. 2

    主题

    309

    交子

    7417

    粉丝

    4

    发消息

    生日:

    暂未填写

    所在地:

    暂未填写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