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87)

收藏( 1)

分享

点赞(7)

举报

7 87 124308 2021-8-31 1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收藏收藏1

举报

全部评论
  • 西瓜睡

    来自 四川省达州市 2021-11-5 11:36

    顶 (0)
    本帖最后由 西瓜睡 于 2021-11-5 16:53 编辑

    宜宾获评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三星级基地”称号

    川南在线  发布时间:2021-11-05

          11月3日,清华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公布了2021年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星级和排名,宜宾实践基地获评“三星级基地”荣誉称号(上升一星级),在全国20个研究生骨干基层实践基地排名第一。

          2019年宜宾基地成立以来,共有34名清华博、硕士深入宜宾市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参与地方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安全生产、企业技术研发等急难险重任务,为宜宾发展建言献策,撰写《关于宜宾白酒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报告》《关于更好利用国有金融资本服务实体经济的对策建议》等近30篇调研报告,聚焦前沿技术与科研攻关开展新能源汽车、芯片制造、水利工程等热点话题主题宣讲34次,受众5500余人,为我市经济社会民生发展提供了有效智力支持。

          宜宾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紧扣高校研究生培养社会实践重要环节,与清华大学共建研究生骨干基层实践基地,用三个“精心”即精心匹配岗位、精心安排导师、精心组织活动打造清华研究生社会实践“宜宾模式”,同时,以基地为纽带深化与清华大学人才、项目等方面交流合作,服务宜宾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宜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来源:宜宾市人才局)






    评论图片

  • 西瓜睡

    来自 四川省达州市 2021-11-5 12:09

    顶 (0)
    本帖最后由 西瓜睡 于 2021-11-5 16:59 编辑

    宜宾: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建成区域科创中心
    [size=0.16]来源: 市科技发布时间: 2021-11-05

    (1)提升区域创新能级。建成国家高新区并奋力打造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全力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农高区以及国家引才引智基地,全面提升区域创新承载能级。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在稳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基础上,研究出台鼓励高校院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力争到2026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投入突破150亿元。

    (2)打造高端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大学城科创城引领带动作用,引导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鼓励校(院)企共建高能级创新联合体,力争到2026年,累计建成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大学科技园等国、省级研发(孵化)平台200家以上。主动融入参与成渝地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高质量打造成渝新能源汽车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积极争取建设成渝竹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成渝茶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区域性创新平台。

    (3)培育优质创新主体。大力实施科技型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计划,分级分类建立后备培育库,加强政策引导、精准培育,力争五年内,认定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分别突破1500家、300家、20家,均实现总量倍增。重点聚焦锂电、新材料、名优白酒等优势产业集群,鼓励宁德时代、丝丽雅、五粮液等龙头企业,牵头实施“揭榜挂帅”科技项目,联合产业链中小企业、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解决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宜宾市科技局)



    评论图片

  • 西瓜睡

    来自 四川省 2021-11-10 13:53

    顶 (0)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获阿里研究院项目立项

    评论图片

  • 西瓜睡

    来自 四川省达州市 2021-11-18 11:45

    顶 (0)
    本帖最后由 西瓜睡 于 2021-11-18 14:15 编辑

    我市科技创新支撑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1)搭建研发平台。聚焦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技术创新需求,支持光原锂电、天原锂宝、丰川动力等重点企业,联合在宜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平台,2021年,培育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其中,3家推荐申报省级研发平台。依托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建立新能源技术创新中心,着力解决制约新能源汽车动力安全与低温性能问题、换电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正加快创建省级技术创新中心。

    (2)培育创新主体。大力实施科技型企业“倍增”行动,“一企一策”指导支持锂电、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全市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产业领域认定备案高新技术企业11家、瞪羚企业重点培育对象2家。围绕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产业,组织开展校(院)企双向行等活动,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推动校(院)企深化产学研合作,共建创新平台,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3)加强项目支持。项目申报上给予倾斜,在宜宾市科技计划项目、高层次人才团队以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部等申报指南中,单设了支持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项目名录。鼓励企业通过大力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解决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去年以来,累计实施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科技计划项目10余项、立项经费超200万元。(市科技局)

    评论图片

  • 西瓜睡

    来自 四川省达州市 2021-11-18 11:46

    顶 (0)
    本帖最后由 西瓜睡 于 2021-11-18 14:13 编辑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高质量建成区域科创中心

    (1)提升区域创新能级。建成国家高新区并奋力打造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全力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农高区以及国家引才引智基地,全面提升区域创新承载能级。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在稳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基础上,研究出台鼓励高校院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力争到2026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投入突破150亿元。

    (2)打造高端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大学城科创城引领带动作用,引导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鼓励校(院)企共建高能级创新联合体,力争到2026年,累计建成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大学科技园等国、省级研发(孵化)平台200家以上。主动融入参与成渝地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高质量打造成渝新能源汽车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积极争取建设成渝竹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成渝茶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区域性创新平台。

    (3)培育优质创新主体。大力实施科技型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计划,分级分类建立后备培育库,加强政策引导、精准培育,力争五年内,认定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分别突破1500家、300家、20家,均实现总量倍增。重点聚焦锂电、新材料、名优白酒等优势产业集群,鼓励宁德时代、丝丽雅、五粮液等龙头企业,牵头实施“揭榜挂帅”科技项目,联合产业链中小企业、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解决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市科技局)

    评论图片

  • 我爱家乡

    来自 四川省宜宾市 2021-11-18 17:31

    顶 (0)
    西瓜睡 发表于 2021-11-3 22:13
    电子科技大学与宜宾市工作交流座谈会举行2021-11-03 来源:宜宾广播电视台11月3日,电子科技大学与宜宾市 ...

    电子科大副校长居然排在副书记之前?有点儿奇怪。

    评论图片

  • 西瓜睡

    来自 四川省达州市 2021-11-18 20:37

    顶 (0)
    本帖最后由 西瓜睡 于 2021-11-18 20:39 编辑

    开干!成都理工大学产业技术学院项目(二期)、宜宾学院临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二期)项目包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

    评论图片

  • 西瓜睡

    来自 四川省达州市 2021-11-20 15:39

    顶 (0)
    市科教产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晓调研“双城”重点建设项目
    宜宾市科教集团

    2021年11月20日,市科教产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晓,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明亮率队调研“双城”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集团公司分管领导,项目管理部、科教地产公司相关人员参加调研。


    调研宜宾大学科技园项目


    调研宜宾市科技馆项目


    调研“双城”一二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调研西南大学宜宾研究院/研究生院项目


    调研科教·公元π项目

    刘晓强调,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双城”重点建设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要按照如期建成交付使用目标,主动一线服务、全程参与监管、齐心协力推进,积极克服征地拆迁、主要建材保障、资金使用需求、原料运输供应和环保安全质量等一系列困难,要坚持以敢打必胜的信心、迎难而上的精神、务实奋进的作风,全力以赴推进“双城”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各项目按期推进,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作出更多科教贡献。

    评论图片

  • 西瓜睡

    来自 四川省达州市 2021-11-25 11:57

    顶 (0)
    本帖最后由 西瓜睡 于 2021-11-26 11:31 编辑

    办好满意教育 汇聚智力资源——高质量建成区域教育中心

    宜宾日报记者 秦莉萍/文 王宇/图

    大学城


    站高方有大视野,谋远才能正方向。


    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必然有高度发达的教育事业作为支撑。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明确要高质量建成区域教育中心,持续推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统筹协调发展,为宜宾未来五年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走好产教融合之路

    做特做强高等教育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宜宾校区


    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科技兴。


    五年前,市委、市政府针对全市只有1所本科院校和1所高职院校,每万人大学生人数仅46.2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严重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实际,知难而进、果断决策,全力补齐高等教育短板,高标准规划建设大学城。


    如今,在宜办学的高校已从2所增至12所,在校学生从2万多名增至8万多名,留学生从无到有,数量居全省第二位。大学城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座青春之城、活力之城已然崛起。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五年的艰苦积淀,让宜宾深刻体会到,科教强市是核心支撑,只有坚持不懈建好大学城、科创城,从根本上破解宜宾改革发展中科教、人才支撑不足等问题,才能为宜宾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要抢抓国家规范高校异地办学机遇,持续用力、高质量推进高教园建设,推动引进高校本土化发展。鼓励在宜高校联合政、校、企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和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作为支撑宜宾加快建设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的核心区,三江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立足“双城”资源优势和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市金字招牌,全面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互融共促。


    具体而言,三江新区将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开展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打造一批既具有宜宾特色,又在中国西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积极扩大三江新区创新竞争力。


    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

    做大做精职业教育

    学生在学校图书馆学习


    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高水平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深入推进高职园建设。加快推进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迁建项目,支持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国家级“双高”院校、升格为职教本科院校,积极申建医药卫生、现代工业类高职院校,支持中职学校争创全国“双优”和全省“双示范”,在校中、高职生10万人以上。


    “市第六次党代会作出高质量建成区域教育中心的决策部署,催人奋进,南溪区将乘势而为,准确把握贯彻落实的南溪路径,高标准推进宜宾国际高职园建设。”位于南溪区的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迁建项目已启动征地、平场、打围等前期工作。南溪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推进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迁建项目,力争明年建成开学。


    上述负责人表示,南溪区将高标准推进宜宾国际高职园建设,择优引进国际职教资源,重点在智能制造和医药卫生等专业方向,与本地职教资源开展合作办学。同时,围绕四川省教育对外交流中心等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探索从产教融合、区校企合作、标准研制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


    在服务配套上,南溪区将组建工作专班,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加强道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服务机制,从高职院校入驻各环节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优质服务。




    评论图片

    1637774001775.jpg (140.09 KB, 下载次数: 1807)

    1637774001775.jpg
  • 西瓜睡

    来自 四川省达州市 2021-11-26 11:34

    顶 (0)
    电子科技大学宜宾园区:顺应工业4.0发展潮流 赋能宜宾“智”造

    2021-11-25 来源:宜宾广播电视台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电子科技大学宜宾园区坚持学以致用,学思践悟,将全会精神贯穿于产教融合日常,落实到赋能宜宾智造实际工作中。

    在智能终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这里的各式各样的机械装置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轮胎检测、胶筐运输、酒窖监测、激光诱导无损检测技术等多个种类的机器人设备,可以运用在车辆磨损人工智能检测、智能终端生产线、酒类企业生产一线、列车24小时无停靠检修等场景。而这里,也是电子科大宜宾园区产教融合的重要承载平台,其中的设备都是直接为企业“定制式”研发、投产后可直接运用于企业的生产一线转化为生产动能。

    不只是金龙光电,电子科技大学宜宾园区也与五粮液集团、天原集团、朵唯、领歌等企业开展合作,深刻把握当下工业4.0的时代发展脉搏与契机,真真正正在科技赋能、智能创造等方面做出成效。

    目前,电子科技大学宜宾园区共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7项,市级项目7项,横向项目(课题)10项,完成科技成果转化2项,累计申请专利38项,授权专利24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共31篇,并且通过与宜宾重点企业及其他中小企业开展项目合作与人才交流,积极探索院企合作创新模式,促进企业科技项目落地与成果转化应用。

    据电子科技大学宜宾园区院长高椿明介绍,园区经过四年的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5+1”(五院一室)的总体格局,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未来主要着力于继续推动宜宾智能终端产业发展。


    评论图片

西瓜睡 lv. 4

主题

1627

交子

11051

粉丝

26

发消息

生日:

暂未填写

所在地:

暂未填写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