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7)

收藏( 0 )

分享

点赞(6)

举报

6 7 13473 来自 四川省 2021-8-5 14:08 | 只看该作者

三江新区直面基础教育薄弱、教育体系不全、校区校点分散等制约教育优先发展的难题,借势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加快塑造优质、均衡、有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事业新格局,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步走”整合资源再出发。一是通盘考虑“落子”。针对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产业集聚、城镇化加速等情况,科学调整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预留教育用地9.99平方千米,规划新建、迁建、改建中小学校21所,幼儿园46所。二是全力以赴“增容”。依托“民生补短板”两年攻坚行动和“幸福宜宾”工程,投资27.03亿元,实施19个基础教育建设项目,其中2021年9月1日前完成11所幼儿园、2所中小学建设,新增学前教育学位3405个,区内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2%;新增小学学位2970个,初中学位900个,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5%;新建临港高中和K12(基础教育)精品学校,新增学位2900个,高中入学率达95%;撤并100人以下小规模村级学校或教学点17所,移交9所已撤并学校校舍,建设留守儿童关爱基地、学生综合实践基地、街道(镇)文体公共实施等,盘活闲置校舍7028平方米。三是应有尽有“升级”。2021年争取中央和省、市各类资金1亿元,按中学2500元、小学2000元标准加大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及普惠性财政补助投入,实施校园安保工程,为67所学校安装视频监控系统、一键式紧急报警装置、防冲防撞设备、地震预警信息终端;实施校园美化工程,投资5100万元,完成全区18所中小学楼面防水、球场改造、校舍维护、外墙改造等项目;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新增“班班通”418套、网络教室5间,实现全区学校“班班通”全覆盖。

“三节点”教育链条再拉长。一是学前教育“公”“民”普惠。加大对普惠性幼儿园扶持力度,将23所民办幼儿园转为普惠性幼儿园,按每名学生每年500元标准进行补贴,全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1%、公办园在幼儿园占比达到52%。二是义务教育“强强联合”。引进市人民路小学托管临港第一实验学校;对接上海道尔顿、成都七中、宜宾三中等知名学校合作办学;面向全国招引名师、名校长打造1所十二年一贯制国际化精品K12学校。按照“两个只增不减”要求,每年拨款1200万元专项用于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奖励,并视教学质量提升情况每年同步递增。三是高等教育“无中生有”。积极贯彻落实“双城”战略,积极引,用心留,截至目前,已与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等18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9所高校建成开学,在校生达7万人,其中留学生700人,居全省第二。加快建设宜宾市职业技术学校三江校区,设置“物联网应用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新兴技术专业,满足技能型人才扩充培养需求;深化校企合作,服务智能终端、轨道交通和现代服务业等“4+1”新兴产业,2020年向宁德时代、极米科技等企业输送职技院校实习生5000余人。

“三举措”教育质量再提升。一是名师名校作示范。面向全国高薪引进优秀教育管理团队2个,名校(园)长4名,骨干教师19名,2019—2020两年招聘合同制教师143名,2021上半年应新区大量新建、扩建学校用人需求,加大力度面向社会招聘合同制教师253名,有效充实教师队伍。二是同工同酬留住人。实施教师安身安心工程,制定《公办学校幼儿园合同制教师管理办法(试行)》,落实合同制教师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吸引省内外4000余名教育人才报考;建立教师“区管校用”交流机制,2021年正向、逆向流动教师62人,促进各校师资均衡,增强了教师队伍活力。三是师德师风树形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师德大家谈”“廉洁家访”等系列师德主题活动十余次,覆盖教师3000余人。健全教师学习提升机制,按全区教师工资总额的1.5%、生均公用经费的5%、教师人均每年1500元足额划拨培训经费,建立“师培中心+用人学校+名校+协同大学+专家团队”五位一体师培机制,积极搭建多元成长平台,2020年至今培训青年教师1200余名,省、市、区级骨干教师336名,校(园)长级后备干部110名,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建立健全师德承诺制、师德负面清单制、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等师德师风监管、考核体系,筑牢全区教师信仰之基。

转自|宜宾日报(2021-08-05)

图片评论×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1
    • 2
    • 3
    全部评论
    西瓜睡 lv. 4

    主题

    1619

    交子

    10953

    粉丝

    26

    发消息

    生日:

    暂未填写

    所在地:

    暂未填写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