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2)

收藏( 0 )

分享

点赞(0)

举报

0 2 4431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21-4-25 01:05 | 只看该作者

十三五”以来,四川内江经开区从最初“黎明静悄悄”,到如今厂房林立、机器轰鸣,这座有着近30年历史的工业园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如今已步入打造“成渝之心”高质量建设开放高地关键时期。
五年来,弹指一挥间。四川内江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四上”企业增加到137户,年均增长11.4%。其中,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三大特色主导产业产值已逐步占据规模工业总产值85%。

记者了解到,聚集四川内江市“5+4+5”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四新一大”产业布局,内江经开区正通过一个个优质项目,推动工业企业提档升级和高质量企业聚集,为内江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内外互动助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走访看到,位于四川内江经开区的内江金鸿曲轴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条内部编号为“111”的生产线上,一个个毛坯件经过一系列自动化操作后,形成一款全新的曲轴产品。除了机械作业声外,整条生产线只需要两三名检测和维修调试人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整条智能化生产线年产量可达30万件。
正因为如此,在四川内江经开区发展历史变化中,该公司的智能生产线是其推动工业企业智能发展、提档升级的一个缩影。也作为内江本土明星企业汇聚的热土,内江经开区正通过产业、效率、要素支撑等一系列因素的嬗变,正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
另外,四川恒通动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四川内江经开区打造的自动化生产线通过智能系统进行操控,实现“人药分离”的效果,其产品市场占有率在成渝地区排名第一;巨腾国际通过实施“机器换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其主要产品占目前川渝市场50%销售份额,占全国市场的30%。
据介绍,今年以来,四川内江经开区实施工业技改项目45个,投资22.08亿元,其中智能化项目完成投资12亿元、占56.2%。全区新增重点科技型企业16户,总数达55户,同比增长23%。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四川内江经开区一方面抢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内江经开区还积极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发挥带动效应,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内江经开区依托现有基础逐步构建起独具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错位竞争、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格局。
据数据显示,2019年内江经开区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分别达到60%、30%。
多措并举热情周到当好“大小项目管家”
据了解,今年11月四川内江经开区汉晨路信息安全产业园B区底层的内江经开区政务服务大厅已全部完工,正为投用做最后的准备。内江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办公室主任李淼表示,预计在2020年12月就正式投用,整个大厅设计以落地“一窗式”无差别受理为导向,设有30余个窗口,全面提供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同时还专门设置有“最多跑一次”办公室。
四川内江经开区多措并举,一手抓好配套硬件建设,一手持续发力打造优质“软”环境。11月18日,内江经开区的内江正大有限公司18万吨饲料厂项目现场,尽管是周末,但施工现场一片火热。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分管单位和经开区项目综合推进中心做好服务,从开工前的各种手续审批,到开工后的各方面都得到了重要保障。目前已完成主体结构建设,预计2020年底将基本建成,项目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6亿元。
据内江经开区项目中心负责人李光辉介绍,针对项目促建,内江经开区积极推进项目管家机制,依托项目综合推进中心把办事由“企业家亲自跑”变为“项目管家代替跑”,落实全程代办、“一图一书一表”等制度。
李光辉说:“在各大项目现场,我们项目综合推进中心都会有专人驻守开展督促指导,协调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推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今年以来,四川内江经开区纳入管家促建的项目共39个。

除此之外,为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升级,内江经开区还建立“只进一扇门、只上一个网、最多跑一次、最多找一人”机制,平均压减项目审批时间60天;同时新设“133”企业开办小时服务,当日办结率达100%,办理时间缩短到平均19分钟。
抓住机遇建设“成渝之心”开放新高地
今年以来,四川内江经开区已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1个,协议投资总额82.6亿元,1-10月市外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7.82%。内江经开区,已成为内江高质量增长重要支撑和投资创业热土。根据新签约项目,不难看出,内江经开区正在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进军细分领域,欲打造独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四川内江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赵永韦介绍,“十三五”以来,四川内江经开区的变化十分巨大,从刚开始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到现在车水马龙、机器轰鸣,内江经开区已逐渐成为内江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和产业提质增效主要动力所在。
“围绕内江市委、市政府支持我们建设西部地区极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一目标。”赵永韦说,近年来,瞄准产业发展这一条“生命线”,内江经开区全力推动园区提档升级、产业优化提升、产城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为经开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特别是,在瞄准定位着力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方面,经开区明确定位、立足实际、有的放矢。
在聚集内江市“5+4+5”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四新一大”产业布局,内江经开区依托原有的产业基础,正着力构建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业的“3+1”现代产业体系,主要包括发展以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机械汽配为重点的成渝经济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以信息安全、半导体、智能终端配件等为重点的电子信息配套产业集群,着力打造电子信息产业“一区、两基地”。

内江经开区根据自身优势,以“生物制药、绿色原料药、现代中药、化学新药和医疗器械”等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着力打造成渝地区绿色原料药制造基地、中国西南现代医药物流中心。
同时,内江经开区还积极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技术服务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建成35万平方米家居商贸城和电商基地。限上商贸业和规上服务业达到53户。
目前,内江经开区特色产业体系已经初步成型,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三大特色主导产业产值已逐步占据规模工业总产值85%。
抢抓重大民生项目建设切实保障民生福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位于内江经开区安靖街1015号的汉祥小区农贸市场开始试营业,解决了汉祥小区和汉渝小区居民买菜难、买菜远的问题,为周边上万居民买菜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在内江经开区,与汉祥小区农贸市场一样的重大民生项目比比皆是。今年以来,落户内江经开区的内江市第二社会福利院整体迁建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即将投用;内江农商大市场也将在年内完工并投用,可为市民提供农副产品批发、一站式采购等服务;包谷湾、寿溪河等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城市环境极大改善,一座座崭新的生态湿地公园正呈现在市民面前。这一系列高质量民生项目的实施,助力内江经开区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也为内江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介绍,“十三五”以来,内江经开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依托项目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完善提升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园区品质形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内江经开区共新增城市道路28公里、市政绿化57万平方米,同时建成完善了汉渝大道道路景观、松山公园等项目。在改善民生方面,内江经开区改造老旧小区12个,投入26.3亿元建设安置还房1.5万余套,有效安置3.75万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维持在6.5%以上。
内江经开区建设局住保与房管股股长方刚表示,“十四五”期间,我们还将继续对辖区内119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涉及改造面积为61.67万平方米,涉及住房6767户。其中2021年度计划改造21个小区1068户,总投资1068万元。

图片评论

    图片评论×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1
      • 2
      • 3
      全部评论
      • neijiangguoji

        来自 四川省 2021-5-6 07:04

        顶 (0)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发有为、团结拼搏,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新内江,开启内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评论图片

      • 大强哥

        来自 四川省德阳市 2021-5-23 20:18

        顶 (0)
        neijiangguoji 发表于 2021-5-6 07:04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发有为、团结拼搏,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新 ...

        2021内江“龙舟节”成渝经济圈的


        “龙舟节”!一定要办成川渝人民庆


        祝建党100周年的盛会!

        评论图片

      主题

      160

      交子

      1809

      粉丝

      3

      发消息

      生日:

      暂未填写

      所在地:

      暂未填写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