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0)

收藏( 0 )

分享

点赞(0)

举报

0 0 9569 来自 四川省德阳市 2021-1-24 11:37 | 只看该作者

中共内江市委党校联同范长江纪念馆开展的《范长江事迹有奖征文》活动近日评选揭晓的获奖作品:

       一个人认准一条道路,难能坚持五年十年,周文宗却一做做了四十八年,而今年已古稀的他还一直坚持在弘扬范长江精神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进。

                                                 终生弘扬范长江精神的“业余记者”

                           作者: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威远县摄影家协会秘书长 胡卫东
 
      周文宗,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人,中共党员。中共内江市东兴区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区文明办原主任。他是1968年回乡知青,1972年在农村开始业余报道。他弘扬范长江的奋斗精神、敬业精神、献身精神、敢为人先精神、与时俱进精神、为人民服务精神,不但坚持自学新闻写作,还创办“四川农村青年新闻讲习班”,培养了成千上万、遍布全国各地的新闻人才和各条战线的成功人士。
      弘扬范长江的奋斗精神、敬业精神
      1972年,“户户通”广播喇叭经常广播“某某公社某某通讯员来稿”。“写稿,当通讯员,做土记者!”范长江家乡内江县,就是周文宗的故乡,回乡知青的他一下子来了灵感,自学新闻写作!
      周文宗一边积极参加生产队劳动、公社民兵训练、文艺宣传,一边搜集采访素材,晚上在桐油灯下熬夜写稿。酷暑夏日,右手写稿,左手抹汗打蚊子;寒冬腊月,握双拳跺双脚驱寒;天不亮摸黑找大队书记审稿。一次、二次、三次……不知失败了多少次,但周文宗相信,只要坚持总有希望。他把每月打牙祭省下的钱用来订阅《四川农民报》《四川日报》,同时认真听县广播站、公社广播新闻,以报纸、广播为师,并从中积极搜寻新闻线索,白天劳动,收工采访,晚上加班写稿。功夫不负有心人,周文宗采写的公社好人好事、新闻几乎天天在县广播站采用,省里也间或有了他的新闻报道。
       1973年初,周文宗被抽调到公社搞科研,业余写新闻稿、写材料。这下他劲头更足,投稿更多了,省级报刊台用稿名列全县前茅。1974年,因周文宗突出表现,他被推荐到内江县师范读书,毕业后分配到偏僻山乡朝阳中学教书。虽然条件艰苦,但周文宗还是劲头十足,在担任初中毕业班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同时,扬长避短,坚持课余写新闻稿,既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拼命创新教好学生,又课余大搞新闻报道。为了写稿,他在宿舍安上有线广播,天天坚持边吃饭边备课,边批改作业边听新闻广播,了解新闻动态,学习新闻技巧,发现新闻线索,晚上和节假日采访,而且还广泛发动学生写稿。他所教班有近半数学生积极向外投稿,部分学生成了县广播站骨干通讯员,所写稿还上了《中国青年报》等中央、省级报刊。同时周文宗还主动义务担任公社新闻通讯组长,协助抓通讯员培训,把全公社新闻报道搞得有声有色。
      苦干实干,天道酬勤,在偏僻山乡奋斗四年之后,1981年周文宗被抽调到区、县搞招生宣传工作,之后县委宣传部、县广播局调他到县广播站当专职记者,并到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进修班培训学习。
       从1972年开始涉足新闻,周文宗从回乡知青开始,就坚持新闻报道,迄今已经在新闻战线上奋斗了48个年头。他多次荣获各级各类新闻奖,还有一篇荣获全国好新闻奖,多次受到各级各类表彰。自2013年以来,他深入基层,采写并在中国文明网、四川文明网等各级媒体宣传报道内江上百名好学上进追梦人,当年底采写的《追梦族:讲述身边人的追梦故事》名列四川文明网 “四川十大最文明”榜首。2014年他被省文明办授予“优秀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称号,2018年他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体育局评为“2014-2017年度四川省群众体育(新闻宣传)先进个人”。如今,周文宗虽是一名年过七旬老者,但他退而不休,坚持采访、写作,一般每天只睡五个多小时,每年发表新闻稿件近200篇。
       弘扬范长江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精神、为民服务的精神
       周文宗在范长江精神感召之下,以范长江奋斗精神,在自学新闻写作取得成功之后,目光不由得远大起来,他要将范长江为人民服务精神发扬光大。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大部分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落榜回乡,没有别的出路,于是陷入了痛苦迷惘的深渊,成天在彷徨苦闷中生活。 
      1981年,周文宗调到县广播站作记者和通联工作,他不分节假日,甚至步行几十里,同当地党政一起,广泛动员回乡中学生参加新闻写作培训。周文宗采用现身说法,鼓励大家落榜不落志,发挥优势,自强自立,使他们振作起来,树立远大理想,积极拼搏进取,走自学成才之路。周文宗经常与学员书信联系,进行新闻写作咨询,下乡看望青年朋友,上门送书送教,自己掏钱买书买资料免费赠送。学员情绪高涨,周文宗点燃了他们心灵之火、理想之火。经过培训的农村青年扬起了生活风帆,走上了新闻写作成才之路,一大批农村青年崭露头角,其中有两个骨干通讯员经周文宗推荐,被县广播站聘用为专职记者。
      周文宗来自农村,传承范长江精神,通过自学新闻写作实现了个人梦想,当上了记者,他理解、帮助农村落榜青年,为他们排忧解难。1983年《四川农民报》开始宣传他“热心辅导自学青年”;1984年《四川农民报》刊登《可贵的责任心》,赞扬周文宗关心帮助青年贵在自觉,贵在及时,贵在帮人帮心,贵在持久的“四贵”精神,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1985年《四川日报》又以《周文宗和他的青年朋友们》进行了报道,四川人民广播电台也对他进行了专访。
       1985年春节,各地青年上门请教络绎不绝,怎样才能满足更多青年学习新闻写作、求知成才愿望呢?周文宗产生了举办四川农村青年新闻培训班的念头,省广播电视厅也大力支持。1985年2月,周文宗创办“四川农村青年新闻讲习班”,十多个地市几十个县200多青年参加,盛况空前。四川日报、四川农民报、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界杂志、自学报等报刊台都作了报道,《四川日报》新闻研究所副所长刘祺如、《四川农民报》副主编孙源虎、编辑徐万琼、四川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李民义务到会讲课,之后又相继举办了规模更大效果更好的第二期农村青年新闻讲习班。1987年《人民日报》刊登报道,高度赞扬四川农村青年新闻讲习班系列活动——“内江跨地区青年文化培训交流活动别开生面,是改革中的创举”。
      当时,《四川农民报》和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特别关心农村落榜回乡青年,专门开辟专栏“落榜回乡怎么办”专题讨论,参加了讲习班的青年积极投稿上稿,典型最多。中央广播电视部《广播电视战线》杂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之友报》《新闻写作》《演讲与口才》等报刊台陆续对周文宗事迹进行了报道。 
      1985年至1992年,周文宗坚持每年举办1-2次创新性跨地区、跨省大型青年思想、文化、技术培训交流活动,如“农村青年演讲演唱团”、“农村青年文化大联赛”,以及四川、吉林、甘肃、浙江等几个省200多青年参加的“农村青年演讲演唱写作致富经验交流会”。周文宗逢年过节还自费去省内各地看望青年,举办新闻培训班。业余时间,周文宗对青年来信必回,有问必答,经常忘了吃晚饭。《人民日报》,中宣部《文明村镇》,团中央《农村青年》《个体青年》,《分忧》《西南信息报》《精神文明报》《重庆日报》《四川青年报》《党的建设》等全国几十家报刊台又相继报道了周文宗事迹,1988年全国畅销书《交际能力与技巧》也对他进行了高度评价。
      当年成千上万高、中考落榜回乡青年,参加农村青年新闻讲习班后,感受到了社会温暖,点燃了理想之火,跳出了忧伤泥潭,坚持顽强拼搏,最终改变了人生。如:山东东营程建国成了中国作协会员、东营市作协副主席;眉山市廖文凯成了眉山日报名记者;南充市张定茂、资阳市蒋波分别成了《南充晚报》和乐至县广播电视台的名编辑;内江市代显垠进京参加新闻研讨活动,受到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等高层领导接见......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周文宗,这位来自农村,来自范长江家乡,虽年已七旬,在感恩党、感恩人民培养的路上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敦敦教导,不忘初心,勇往直前,以一个共产党员宽广胸怀,使出绵薄之力,为社会树立了一个新的正能量标杆,让长江精神永续流传。
      我们要向弘扬范长江精神,向千千万万像周文宗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图片评论

    图片评论×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1
      • 2
      • 3
      全部评论
      内江分忧 lv. 2

      主题

      1829

      交子

      7012

      粉丝

      4

      发消息

      生日:

      暂未填写

      所在地:

      暂未填写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