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四川省宜宾市 2020-5-22 13:03
中国版Space X或成国字头第五大通讯运营商,国资、民企提前布局抢占产业链头部位置 IT时报原标题:《 九天微星完成2.7亿元B轮融资 将在宜宾建设年产百颗卫星工厂》 IT时报记者 郝俊慧 孙鹏飞 5月14日,商业卫星公司九天微星宣布完成2.7亿元B轮融资,这是卫星互联网被纳入“新基建”范畴后该行业的首个重大融资进展,此轮融资将被用于在河北唐山和四川宜宾分别建设互联网卫星平台、载荷自动化产线,同时强化宽带通信系统研发能力,加速地面终端产品投产。 简而言之,九天微星要自产卫星了。据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彭媛媛介绍,即将落地唐山市的脉动式卫星智能制造产线,一期产线预计2020年底左右建成,届时将具备年均100颗左右的生产能力,可为政府及企业客户快速交付50~500公斤级卫星。 此前一天,5月13日,央视报道,位于武汉的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正式投入使用,预计年产20发火箭、120颗1吨以下通用卫星。 国家队和民营企业相继投资小卫星批量化生产,颇有深意。 卫星互联网“国家队”呼之欲出 今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将“卫星互联网”新型纳入基础设施(简称新基建)中信息基础设施的范围,与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熟面孔”并列。此后两天,Space X再送60颗卫星上空,设计规模达42000颗卫星的“星链计划”,在太空中已经放置了422颗卫星。 无论是基于稀缺的频段,还是国家安全,中国都需要一张自主建设和运营的全球卫星通信系统网络。目前中国已发布的卫星星座计划中,发射数量在30颗以上的有10个项目。其中,国字头背景的“鸿雁”星座计划发射300颗卫星,首期投资约200亿元人民币,“虹云”星座计划发射156颗卫星,按此推断投资也将超过100亿人民币。 东北证券军工行业分析师陈鼎如此前接受《IT时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如果卫星互联网运营企业彼此独立运作,竞相发射卫星,意味着低效重复和资源浪费。如果国家组建一个联盟,牵头成立一家卫星运营商,联合配套单位建设卫星互联网,或将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天风证券预计,我国或诞生1-2家世界级卫星互联网企业,或需8年入轨1.1万颗卫星。 像华为一样“力出一孔” 成立于2015年的九天微星,定位为小卫星全产业链服务商。 此前,九天微星专注于微小卫星的创新应用与星座运营,是国内第一家低轨微星物联网运营商,从事“卫星通讯服务+物联网应用服务”。相较互联网卫星星座,物联网星座投资成本小,有明确市场需求,收入可预期。 不过,卫星互联网显然更香。九天微星透露,2017年起,在预研百公斤级物联网卫星“瓢虫一号”的同时,公司便已先行启动通信系统及地面终端研发,与多个行业头部机构建立卫星互联网示范应用合作,并在2017年底启动了卫星智能制造产线的方案论证。 目前,国际上头部卫星星座公司OneWeb和Space X都自产卫星。国金研报显示,OneWeb在佛罗里达州建立的卫星制造厂,借鉴空客飞机生产的工业化、标准化、自动化研发生产理念生产小卫星,预计每颗小卫星的研发生产成本将降到50万美元,实现每天生产3颗星的生产能力。Space X更是具备自主完整的商业航天产业链,集卫星、火箭、地面站制造、火箭发射和回收、卫星运营和服务于一身,形成商业闭环。不过,卫星产业链耗资巨大,OneWeb于3月提交了破产申请,如今有消息称,亚马逊有兴趣接盘。 2018年,九天微星两次发射共8颗卫星并全部成功运行,率先实现民营企业百公斤级卫星的自主研制及在轨验证,走通整星研制及在轨交付、天地一体化通信解决方案两大主营业务。 九天微星创始人、CEO谢涛认为,国内目前很难出现像Space X这样全产业链的商业航天公司,应该紧盯卫星产业链某个版块或业务,像华为一样“力出一孔”,才能以点带面、延伸到上下游关联领域,“从时间上来说,当前1~3年,通信卫星批量化研制与商业火箭发射将率先受益,特别是百公斤级通信卫星总体研制商有率先突破的机会,并惠及航天产业链上的核心单机和通信载荷供应商。占得先机的头部企业有望建立长期优势,实现抗周期发展。” 多名采访对象对记者表示,中国版Space X很可能是“是一家差不多中国移动体量的企业,其注册资本大概率会在千亿级,由央企和部分民企入股,是国内的第五大运营商!” “国字号”持续加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球卫星及应用产业规模持续扩张。根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 报告,2018 年整个全球商业航天市场规模达到3600亿美元,其中卫星产业链占比约77%,高达2774亿美元,其中,卫星制造为195亿美元,卫星服务1265亿美元,地面设备1252亿美元,发射领域62亿美元。 国金证券研报显示,2018年中国商业航天领域年度投融资总额达35.71亿元,早期投资主要集中在上游卫星发射领域,与国内商业航天产业正处于基础设施建设期的现状基本符合。 九天微星此轮融资由国字号航空工业中航资本旗下基金中航产投、北京国富资本联合领投,最新投后估值超20亿元。九天微星成立以来,已得到多支“国字号”产业投资的青睐与持续加注。从天使轮由中科院旗下硬科技基金中科创星的投资开始,陆续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中信证券、三峡集团、远洋资本、北京市产融平台等旗下基金的投资背书与业务支撑,其中中科创星与天奇创投更是多轮投资。 据了解,此轮融资后,九天微星将依托宜宾在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在开展卫星载荷批量化研制的同时,根据国家和市场需求,完善地面终端研制生态,争取年底左右推出车载、船载终端,适时启动融合5G通信的Ka相控阵地面终端批产,布局千亿量级的卫星互联网地面终端市场。目前,九天微星已与交通部中交信息中心、中集集团、中信戴卡达成合作,将在跨境物流、远洋运输、应急救援等领域引入相关应用技术。 评论图片 |
评论图片 |
政策研究: 新 基 建 分领域投资规模预测, 总规模可能高达11万亿 根据发改委对新型基础设施最新的定义,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大方面,5月即将召开的两会也可能会对“新基建”提出更加具体的措施。根据我们的测算,新口径下新基建未来五年的投资规模最高可达11万亿以上。新基建对经济的拉动将更具长效作用,建议关注新基建各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 核心观点 一、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其中: 通信网络基础设施:(1)5G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到2025年合计大致在2-2.5万亿之间,从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的带动来看,到2025年累计带动投资规模或将超过3.5万亿。(2)物联网:预计至2025年,物联网基础设施领域如芯片+感知+网络层(蜂窝模组)将带来超过10000亿新增规模。(3)工业互联网:预计2020至2025年历年新增投资规模合计在6000亿-7000亿之间。(4)卫星互联网:预计国内未来五年的在低轨卫星群方面整体投资规模在80-150亿美元之间,约560亿至1050亿人民币之间。 新技术基础设施:(1)AI:相关底层硬件和通用AI技术及平台的基础设施投资至2025年累计规模预计达2000亿元左右。(2)云计算:预计在未来五年中国的云计算市场增速将持续领先全球。从投资规模来看,目前中国厂商每年投到云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大致在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预计2020年至2025年中国累计投资于云基础设施的规模将达到1.24万亿。(3)区块链:预计至2025年累计投资规模将达到986亿人民币。 算力基础设施:(1)数据中心:预计到2024年,中国IDC业务规模达到2558亿,相较于2019年新增1160亿元,意味着从2020年预计至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的新增投资规模超过1100亿元。(2)智能计算中心:预计至2025年中国AI服务器累计市场规模将达409亿美元。而一个典型的计算中心的成本构成中,服务器的成本占比在60%以上。因此估算至2025年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建设规模累计将超过4800亿元人民币 二、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其中:(1)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未来五年,中国智慧交通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趋势。预计至2025年中国智慧交通IT支出规模累计将达到4247亿元人民币。(2)智慧能源:预计2020年-2025年我国电力信息化累计投资规模将超过7000亿,其中2020年和2021年增速超过10%,平均增速近8%。 三、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目前,已经开始建设的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单个项目平均投资规模大致在20-30亿之间,而一般此类重大项目建设周期大致在3-5年左右,粗略估算至2025年国家在创新基础设施三大领域累计投资规模在1000亿-2000亿左右。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全球经济下行超预期。 评论图片 |
接上文
——卫星互联网领域投资测算: (4)卫星互联网:未来五年低轨卫星群建设投资规模约560亿至1050亿人民币 本次新基建的新增重点项目之一就是卫星互联网,即天基互联网。天基互联网指发射卫星上天组网,以卫星为基站,形成覆盖全球的通信系统,为地面用户提供互联网服务。天基互联网系统利用卫星上的转发器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实现地球上两个或多个卫星通信站之间的通信,是地面互联网的重要补充。 a.天基互联网具有成本与性能优势,是通信领域竞争的新高地 天基互联网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摩托罗拉的铱星计划为标志,旨在全面替代地面通信系统,但由于费用高昂以及地面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该阶段尝试基本失败。 第二阶段,以轨道通信系统为代表,定位于构建地面通信的备份,虽然有效控制成本,但规模始终有限。 2014年,马斯克的星链计划与One Web标志着天基互联网进入第三阶段,该阶段旨在作为地面通信的补充,为地球上服务欠缺的地区提供宽带互联网连接,并为城市地区提供价格具有竞争力的服务。 星链计划是目前民营互联网星座计划中规模最大、进度最快的计划。其从2015年开始研发,2018年2月发射首批两架原型飞行卫星,2019年5月24日发射了首批60颗运行卫星,截至2019年11月,SpaceX已部署了122颗卫星。SpaceX后续计划每两周发射一次,每次发射60颗卫星。到2025年,将总共部署近12000颗卫星,以后可能扩展到42000颗。 本次新基建提及卫星互联网,主要在于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与技术战略价值。 第一,天基互联网有着明显的成本优势,潜在市场大。 地面互联网依赖陆地基站以及海底光纤光缆,但这些基础设施的铺设受限颇多且成本极高,导致有些地区的互联网接入率极低。据Internetworldstats的数据显示,全球仍有40%以上的约32.2亿人口未能使用互联网。而天基互联网在空中布设卫星,可覆盖全球每一个角落,一个卫星基站覆盖的半径大约是4G基站的近五百倍,而且根据现有测试天基互联网通信质量并不逊于地面互联网。按照星链计划方案,全部组网卫星的造价需求仅约100亿美元,即使加上发射费用,仍远低于美国一国进行5G光纤布线的1300-1500亿美元的成本,显著的成本优势使天基互联网成为地面互联网的廉价补充方案。 第二,天基互联网的优秀性能使其在物联网与5G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场景。 由于构成天基互联网的卫星都为低轨卫星,因此它的地面接收天线非常小,终端也非常小(15厘米直径的路由器小圆盒子),从而大大拓宽了接入设备范围。物联网方面,天基互联网不仅能提供即时通信服务,还可服务于低能耗微型化物联网终端,重点满足环境监测、远洋物流、危化品监控、交通管理、智慧海洋等新型产业需求。根据麦肯锡预测,预计在2025年前,天基物联网产值可达5600亿美元至8500亿美元,约等于6万亿的产值规模。5G方面,基于5G标准的低轨移动通信星座可向全球提供天基5G服务,并与地面5G网络透明连接,为地面5G基站提供数据回传等服务,让用户无感切换天地5G网络。 第三,多国已将天基互联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内必须及时抢占技术高地。 天基互联网不仅有着重要的民用价值,还攸关国家安全,因此中国必须及时跟进。美国政府提出了加快陆地移动通信与卫星通信无缝衔接,推动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建设的构想,并于2016年宣布投资5000万美元的创新基金用于推动小卫星发展。同时,颁布《商业航天发射竞争力法》、《鼓励私营航空航天竞争力与创业法》等法律,有力规范和促进私营企业参与卫星发射活动。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等国也已出台对卫星通信的支持计划。在国际政治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中国必须及时跟进,保证在通信技术领域的领先位置。 b. 天基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有望加速落地 由于天基互联网的重要性,近来国内对天基互联网领域政策密集出台,促进行业加速发展。2015年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为国内民用卫星通信产业发展指明方向,规划指出固定通信卫星和移动通信卫星并重发展。此次,将天基互联网纳入新基建是已有政策的延续,产业链有望进入加速落地阶段。 当前,我国低轨道通信卫星系统主要有航天科技集团的“鸿雁星座”、航天科工集团的“虹云工程”这两个国家重大航天工程。此外,还有中国电科集团的“天象”、航天科工集团行云工程、九天微星,以及民营企业中的吉利、华为等都有相应的天基物联网计划。 鸿雁星座:鸿雁星座是由300余颗卫星和数据业务处理中心组成的全球低轨卫星星座通信系统。鸿雁星座已在2018年底发射第一颗技术验证星;一期60颗卫星预计2022年组网运营,届时将成为中国首个满足基本卫星数据通信需求的系统。计划在2023年左右建成窄带系统,并在2035年建成宽带系统。 虹云工程:虹云工程计划发射156颗卫星,在距离地面1000 公里的轨道上组网运行,构建一个星载宽带全球移动互联网络,实现网络无差别的全球覆盖。按照规划,整个虹云工程被分解为“1+4+156”三步。第一步已在2018年发射第一颗技术验证星,实现单星关键技术验证;第二步到“十三五”末,发射4颗业务试验星,组建一个小星座,让用户进行初步业务体验;第三步到“十四五”末,实现全部156 颗卫星组网运行,完成业务星座构建。 c. 卫星互联网拉动的投资规模测算 按照马斯克的星链计划方案,全部组网卫星的造价需求约100亿美元,初步计划大概涉及12000颗星链卫星,每颗卫星综合成本在100万美元左右,低轨卫星群的建设参考星链计划,国内有“鸿雁星座”、航天科工集团的“虹云工程”这两个国家重大航天工程。此外还有中国电科集团的“天象”、航天科工集团行云工程、九天微星,以及民营企业中的吉利、华为等都有相应的天基物联网计划。若参考马斯克的Starlink规模,预计国内未来五年的在低轨卫星群方面整体投资规模在80-150亿美元之间,约560亿至1050亿人民币之间。 评论图片 |
评论图片 |
【北京】 【成都】 【宜宾】 评论图片 |
2677815760 发表于 2020-5-18 09:12 本来四川各地市州发展的好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宜宾老是DISS嘲讽其他兄弟,人家肯定就要DISS你呀,其实四川本来经济就欠发达,各地市州好的项目都值得点赞,不光是自己的也是人家的,至于成不成是后话 评论图片 |
九天微星唐山工厂正式开工建设
[size=1pc]卫星工厂将于 2021 年初建成投产,届时可实现年产 100 颗以上百公斤级卫星的产能。唐山市委副书记、市长丁绣峰表示:“九天微星唐山卫星工厂正式开工,是卫星互联’新基建’政策公布后产业落地的重大项目进展,也体现了唐山市响应国家新基建的速度和效率。唐山市将持续为新基建提供良好的政策和落地环境,培育以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智慧经济核心产业,以新基建带动新业态集聚,加速经济转型升级。” [size=1pc]九天微星此次将智能化、脉动式的工业产线引入卫星制造领域,将改变传统的卫星制造模式,以批量化生产服务国家卫星互联网 “新基建”的建设需求。 [size=1pc]据悉,唐山卫星工厂引入 AGV 机器人和 MES 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智能化软硬件,可确保在短周期、低成本的情况下,灵活批量化生产 50-500 公斤级卫星,有望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 “批量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卫星制造与研发基地。 [size=1pc]今年 4 月,国家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划定为 “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之一。业界认为,这标志着 2020 年成为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元年,并预计其将成为贯穿 “十四五”的重要投资阵地。同时商业航天发展的分水岭因此形成,行业发展也从 “游击战”转为 “阵地战”。根据公开数据,国内上半年卫星互联网相关企业新注册 1128 家,同比增长 158%。 [size=1pc]九天微星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彭媛媛介绍,唐山卫星工厂的启动也标志着九天微星发展进入新阶段,公司 B + 轮融资也随后正式启动。 [size=1pc]根据公开数据,九天微星此前共完成 6 轮融资,融资总额累计超过 5 亿元,是国内民营卫星领域融资最多的企业。中航产投、国富资本、中科创星、三峡金石、中信证券、国知智慧基金、昌发展基金等国资背景基金,以及天奇创投、君紫资本、上元资本等多家专业投资机构参与了九天微星此前的投资。 [size=1pc]除落地唐山的卫星工厂之外,在四川宜宾市政府大力支持下,九天微星正在宜宾筹建卫星载荷工厂。 [size=1pc]九天微星成立于 2015 年,定位为小卫星全产业链服务商。2017 年起,在预研百公斤级卫星 “瓢虫一号”的同时,先行启动通信系统及地面终端研发,与多个行业头部机构建立卫星互联网示范应用合作。 [size=1pc]2018 年,九天微星两次发射共 8 颗卫星并全部成功运行,实现民营企业百公斤级卫星的自主研制及在轨验证,走通整星研制及在轨交付、天地一体化通信解决方案两大主营业务。同年,拆分旗下航天教育业务,由全资子公司九天未来独立运营。2019 年,九天微星全年营收规模近 1 亿元。 [size=1pc]
[size=1pc]
评论图片 |
宜宾工厂也快了
评论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