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3)

收藏( 0 )

分享

点赞(0)

举报

0 3 8034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20-5-1 08:30 | 只看该作者

文丨西部菌

这注定是史上最特别的“五一”假期。

一方面,这是今年首个旅游小高峰,另一方面,连休5天,也是2008年以后最长的一个“五一”假。

这些年,“十一”、“五一”等黄金周、小长假,从来就是拉动消费不可多得的机会。

餐饮、住宿等消费严重受损,“五一”假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了。

所以,武汉黄鹤楼时隔98天后恢复开放;

四川首趟旅游专列日前从成都出发开往阆中;

苏州近日召开旅游促进大会,发放70万份旅游大礼包……

虽然按照要求,目前景区每日接待人数不能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但可能从来没有哪一年,我们如此在乎“五一”这样的黄金周。

到底哪些地区最需要“报复性”消费?哪些城市又将是这个最特别的“五一”假的最大赢家?

01

根据统计,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580亿元,同比下降19.0%。

从地区看,31省市区社消总额在一季度均出现了下降。


不过,湖南、安徽、江西、福建、贵州、四川、甘肃、云南、浙江、广西、山东、河北、宁夏、江苏、重庆,共15省市跑赢了大盘。

其中,湖南、安徽、江西、福建、贵州、四川、甘肃的表现相对最好,降幅未超过-13%。

降幅最大的,没有意外,是湖北。另外,海南、黑龙江、新疆的降幅也在30%以上。

很明显,这几个地方自然对“五一”假期这种集中性的消费窗口最为依赖。尤其是海南,旅游本就是房地产之外,最大的支柱性产业。

02

当然,目前全国已无高风险地区。

但是,还有一些地方依然属于中风险地区。它们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和辽宁两省。分别是: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绥芬河市、西安区 ,哈尔滨市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呼兰区、阿城区、木兰县;

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
相对来说,主要中风险地区都位于黑龙江省。且哈尔滨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一个有中风险区域的省会城市。

也因此,目前黑龙江方面对“五一”假期中的旅游活动有严格要求:

实行“一景一策、一景一案”防控机制,对A级旅游景区限流;

旅游景区只开放室外区域,室内场所暂不开放;

景区不采取免票形式吸引客流、不允许游客在景区内聚餐,旅行社不组织包车游、不组织“跨地市游”。

基本可以确定,黑龙江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在这次“五一”旅游小高峰中的活跃度,将受到相对更大的影响。

不过,从长远看,旅游将是未来东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之一。

去年的重磅文章在谈及推动东北全方位振兴时就明确指出:

要加强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善于扬长补短,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健康养老、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新增长点。
03

“五一”消费对经济发展到底有多重要?

根据相关机构发布的2019年22省市五一旅游数据:


来源:智研咨询

四川、陕西、山西、江西、贵州,2019年“五一”旅游人数位居前五。它们均位于中西部地区。

而这几个地方,尤其是四川、江西、贵州,一季度消费方面受影响相对较轻,如果“五一”能够继续延续去年的势头,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相对优势。

从城市看,2019年“五一”旅游十大客源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武汉、南京、深圳、杭州和西安;

十大人气旅游城市分别是:北京、厦门、重庆、上海、西安、成都、杭州、昆明、广州、贵阳。

可以看出,这些城市有几个明显特点。一是除北京、西安外,均分布在南方。


来源:智研咨询

二是,重庆、西安、成都、厦门、杭州等,都是这几年炙手可热的网红城市。

三是,客源地和目的地重合度高,且全是一二线大城市。

对比之下,今年的“五一”格局应该并不会有大的变化。

如某旅游平台上星期发布的020“五一”旅游消费新趋势显示,客源地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南京、北京、重庆、西安、长沙;

排名前十的目的地依次为:上海、广州、北京、成都、深圳、杭州、南京、西安、重庆、长沙。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响应等级降低,北京也大概率可以进入客源地前十。

这些城市的分布,与去年的统计,其实基本吻合。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五一”旅游的主要消费拉动力,依然将主要来自大城市。

04

当然,社会出游方式带来一定的影响。这种变化,作用到具体的城市旅游发展上来,也将会带来一些改变。

比如,各方预计,今年“五一”假期自驾游和周边游是主流。

相应的,那些机动车保有量相对较大、靠近旅游消费中心的地区,在发展旅游时将获得更大的比较优势。

根据机动车保有量排名,目前400万以上的城市为北京、成都、重庆、苏州、上海。


这些城市在自驾游成为主流的时代,会愈发显示出在旅游上的内需优势,当然,它们也是周边地区的重要客源地。

而那些大城市、都市圈内部和周边的旅游资源集中区域,有望继续提升自己的旅游价值。

比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两大中心城市重庆、成都,本身既是重要的客源地,也是全国性的旅游目的地,且旅游资源相对丰富,背靠川渝超过一亿的人口基数,旅游经济表现自然值得期待。

另外,成渝双圈时代,两地旅游业也迎来更大的机遇。

如就在最近,作为重庆和成都两大“顶级流量”、地标景点的洪崖洞、宽窄巷子,就在游客招揽等领域达成深入合作共识。

有理由相信,双圈时代,重庆、成都两大“网红城市”的旅游流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图片评论×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1
    • 2
    • 3
    全部评论
    西部城事 lv. 2

    主题

    333

    交子

    1368

    粉丝

    8

    发消息

    生日:

    暂未填写

    所在地:

    暂未填写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