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5)

收藏( 0 )

分享

点赞(0)

举报

0 5 6329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19-12-14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丨西部菌

两次重磅会议接连释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信号,一个新的大基建时代正在揭开大幕:

要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推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要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要着眼国家长远发展,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通信网络建设……

任何大基建潮的开启,都将撬动城市格局的洗牌。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城市都能雨露均沾。
12日晚,厦门地铁2号线吕厝路口配套的物业开发地块施工现场发生坍塌的事件,更是为每个城市敲响基建安全的警钟。

面对新一轮的基建机遇,到底哪些城市能够抓住机会?

01

此轮基建潮与以往有何不同?

在此轮大基建潮之前,国内所经历的大基建窗口,主要有两个。一是发生在1997年后,二是2008年后。
但两次的主要受益者有明显差异。

90年代中期开启的那一轮基建投资潮,同时伴随着改革市场,市场化力量逐步兴起,沿海城市也开始承接海外产业转移。

最终,基建投资、加工工业兴起、中西部地区人口大规模流入的共同推动,成就了东部沿海区域的普遍崛起。

2008年那一轮,国内出口、外贸加工工业受到影响,沿海部分产业开始向内地转移,加之高铁等基础设施投资的拉动,一大批内地城市获得空前的机会。重庆、武汉、郑州、成都等内地城市成为主要获益者。

而这一轮,主要赢家已被明确定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

之所以这么说,一是,不管是接连定调,还是相关部门下发的政策,以及多个顶级城市群发展纲要先后出台,都说明新型城镇化对大城市、城市群(都市圈)的倚重越来越明显。


来源:泽平宏观

二是,大基建投资不是遍地开花,而是“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并且“要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很显然,不管是“乘数效应”,还是“超大规模”,只有中心城市、城市群才能支撑这样的目标。

因此,大规模基建投资,除了战略性工程,将主要围绕“中心城市、城市群”展开。这也与“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的要求形成直接呼应。

02

哪些城市是最大赢家

当然,围绕中心城市、城市群展开,并不意味着都是直接投资中心城市。

客观说,现今主要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差距,并不大了。

如城市轨道交通,只要依据规划顺利实施,未来主要城市的地铁运营规模,除了少数一线城市外,其他城市差距都不会太大,更多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这次的基建投资,西部菌认为,将重点在城市群内部的基础设施上发力。

一方面是新区的打造。四大一线城市,重庆、成都、西安、郑州、杭州、南京等二线城市都有新区建设,这些新区的建设速度和质量,决定了未来中心城市的辐射力,也关系到其引领的城市群的能级,因此大基建投资的空间很大。


另一方面,则是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连接网络的完善——轨道交通、高速公路、高铁、机场等等。

如新规划建设的南通机场,就是作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的;珠三角要“共建世界级港口群和空港群,优化高速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推动各种运输方式综合衔接、一体高效”;成渝城市群的中部塌陷,以及与周边的贵阳、昆明等城市的连接,也都蕴藏着巨大的基建投资空间。

也就是说,中心城市、城市群的新区、周边城市,将是这轮大基建的重点受益者。

与此相对,随着这轮基建潮开启,非中心城市、城市群与中心城市、城市群的发展,将形成更大的分化。


来源:网络

从大的方面说,未来几大头部城市群的全国地位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将进一步突显。

从小的方面说,每个省都将形成一个都市圈重点区域。比如,目前像南昌、南宁等非核心城市群的省会城市也在打造以各自为中心的都市圈。

03

厦门的提醒

不过,正如厦门最新发生的路面塌陷事故所示,大基建时期的来临,不仅考验各个城市的财力,也更考验安全管控能力。

以地铁建设为例,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杭州、佛山、广州、青岛、西安等都发生过较重大的安全事故及其他责任事件。这些事件在带来直接损失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影响整个城市的地铁建设进度。

影响可大可小,小的可能只是拖累某条线路的施工进度;大的或将影响整个城市的轨道交通批复效率。

并且,保障安全、质量的同时,并不意味着速度方面就可以打折扣。去年天津,就有人因为地铁建设滞后而被追责;而今天的武汉,也必须要感谢当年的大基建。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大基建窗口期,至少是“十年一遇”,甚至从目前的城镇化率,和内外发展环境看,由国家主导的大基建窗口,未来将越来越难出现。

不夸张的说,一个城市只要错过一次,就将“不进则退”,在区域竞争中掉队;而真正的赢家,只属于那些每一次都抓住风口的城市。

另外,大基建并不只是意味着花钱这么简单。城市基础设施改善、规模扩大后,对相应的公共服务能力,乃至房价管理,也将有更高的要求。无论哪一方面掉链子,都将限制一座城市的发展上限。

可以断言,此轮大基建潮后,加上人口竞争与产业升级,主要城市的发展格局将基本定型。对多数城市来说,能否站上一个新的台阶,这将是一个决定性的机会。

图片评论×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1
    • 2
    • 3
    全部评论
    西部城事 lv. 2

    主题

    333

    交子

    1368

    粉丝

    8

    发消息

    生日:

    暂未填写

    所在地:

    暂未填写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