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0)

收藏( 0 )

分享

点赞(0)

举报

0 0 44443 来自 四川省资阳市 2019-6-20 15:09 | 只看该作者

 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青壮年劳动力选择返乡发展,他们带着资金、技术和项目回到农村,带领村民发展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引导村民从传统小农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转变,成为了振兴乡村、建设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安岳县大平乡平房村的陈建勋就是其中一位。

  仲夏时节,田野里生机盎然。近日,记者在陈建勋的种养殖基地见到了他。中等身材,穿着雨靴,挽着裤脚,裤腿上粘满泥巴,典型的农家老伯形象,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位身家千万的企业家。

  农村天地宽

  愿做家乡发展“领头羊”

  今年51岁的陈建勋过去一直在成都从事厨房家具和玻璃加工工作,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效益逐年增加。在一次回乡时,看到家乡路不太好,大片的土地荒废了,便萌生了返乡助力家乡发展的想法。

  平房村近1100人,人均耕地不到一亩,主要种植红薯、油菜、小麦等传统农作物,经济效益不高,于是青壮年纷纷外出自谋生路,只留下老人和小孩守家。“全村人95%的收入来自外出务工,在外三个月的收入就够家里一年的基本开支。”大平乡党委书记石国安介绍。

  “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在这里可以大有作为。”抱着这个信念,陈建勋先后到湖北、湖南、云南、贵州等地学习考察半年,找到了适合家乡发展的运营模式并形成了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随后,便着手他的种养殖基地建设。如今,他已投资370多万元,建成水果种植及采摘区130亩、养殖区160亩。其中,软枣猕猴桃30亩、柑橘类100亩、稻鱼稻蛙共生养殖100亩。此外,他还发展了休闲垂钓鱼塘、林下养鸡养兔等。

  农村潜力大

  引导青壮年返乡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和种养生态的协调性很重要,通过发展立体产业,让年轻人能从土地里获得效益,自然就能吸引他们回来。”陈建勋说。

  2018年3月,利用春节青壮年返乡的时机,平房村召开全村集体会议,民主商议村里产业结构调整事宜。听了陈建勋的产业规划,大多数村民都比较感兴趣,但也有一部分抱着观望的态度。

  为调动村民的积极性,陈建勋邀请村民入股,激发大家参与发展产业的活力,他所在的二组一共28户,参与入股的就有13户,多的出资5万元,少的1万元。此外,因为除草、栽苗、管理等都需要劳动力,他还吸引附近村组村民到他的种养殖基地务工,每天每人的劳务费80元,农活较重的时间劳务费为120元。

  随着村里种养殖基地渐成规模,外出务工的村民们渐渐愿意回来跟着陈建勋发展产业。

  看着平房村再次焕发生机与活力,陈建勋表示,接下来,先把通往种养殖基地的2公里主路和4.5公里辅路修通硬化,然后逐步扩大种养殖规模,辐射周边村组。规模扩大后化整为零,三五户家庭成立一个种养殖小组,由基地提供技术、幼苗、饲料等,村民种植、养殖的产品由基地负责收购,给予劳务报酬。

  “实现乡村振兴,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业产业现代化,让农民参与并且受益,自然都愿意留在农村。”石国安说,陈建勋为乡村青壮年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赋予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造血”功能,提升了村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相关推荐

    • 1
    • 2
    • 3
    全部评论
    掌纹12345 lv. 2

    主题

    405

    交子

    1220

    粉丝

    1

    发消息

    生日:

    暂未填写

    所在地:

    暂未填写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