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新。近几年,李家镇总是以它独特的魅力、实力和活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5月15日,资阳日报社、资阳广播电视台“周边镇乡行”大型系列采访报道活动在安岳县新闻中心的协助下走进第八站——安岳县李家镇。 李家镇位于安岳县境东南,地处两省四县(区)交界处,与重庆市大足区、荣昌县及内江东兴区毗邻,成安渝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重庆92公里、成都162公里、安岳县城46公里,区位优势明显,风物土产独特,竹编、粉条、李家滑肉、李家大酥、李家凉粉等名声远扬…… ——李家镇党委书记张睿 作为全国重点小城镇、我省首批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省级环境优美生态镇,李家镇党委政府必不辱使命,带领全镇人民奋力将李家打造成为对渝开放发展前沿阵地,大力实施产业强镇、开放兴镇、环境立镇“三大战略”,为把安岳建成成渝中部开放发展前沿区贡献李家力量。 竹编工艺 编织百姓幸福生活 “你们看看,这个漂亮噻!”15日10时许,在嘉庆村翠竹轩竹艺专合社前的院坝里,村民蒋应良不时向同伴“炫耀”自己制作的精美竹包。 今年60岁的蒋应良在41岁时因病导致腿部残疾,就这样失去了挣钱养家糊口的能力,后经政府扶持,重拾竹编手艺。“我祖父辈都会编,编好就拿到场镇上去卖,现在有了合作社根本不担心销路。” 挑竹、片竹、编竹,件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在手艺人指缝间精心打磨。从纯手工制作背篓、筲箕到壁挂、花插、耳环等,愈发精致的竹编工艺品积淀着李家镇厚重的竹编历史。 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安岳竹编技艺源远流长。经过上千年的传承,今天的李家竹编工艺更加精湛,所用材料细如发丝、薄如蝉翼,产品精美,具有经济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同时,得天独厚的气候养育出绵延不绝的青青翠竹,为李家发展竹编产业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 为传承竹编技艺,今年1月,在镇党委、政府的引领下,由嘉庆村副主任陈章燕带头,注册成立了安岳县翠竹轩竹编工艺专合社,采取“个人+合作社”等模式,抱团发展具有普通技术、大路产品、闲余利用、居家创收特点的竹编工艺品。 “农忙做农活,闲时做手艺。”正在指导竹编生产的陈章燕说,截至目前,专合社已拥有86个精加工手艺人,吸收140余名手艺人为专合社成员,这些手艺人遍布全镇17个行政村,并通过竹编工艺与文化、旅游的结合,运用“实体+互联“销售”方式,依托农村淘宝平台拓展竹编产品的销售渠道。2018年,销售竹艺产品达2.6万件。今年1—4月,专合社已实现销售额54万元,每个艺人增收2400余元,产品不仅受到国内用户青睐,而且还远销欧美等国。 “土地被承包了,每天闲着也是闲着,赚点零花钱,比做农活轻松。”81岁高龄的“编工”张婆婆告诉记者。“要是勤快点,每月赚3000到4000是绝对没问题的。”从事竹编工艺30余年的技术能手洪小琼说。 竹编既为李家镇编织出一条新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也为当地老百姓编织了一条增收致富产业链。但不少年轻人觉得竹编工艺复杂,工期长,产量少,价格没有预期的高,就不想从事这一行。为了更好传承竹编技艺、发扬李家竹编文化,在镇党委的支持下,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汪子明的弟子、李家镇初级中学教师李刚欣然义务传授,将竹编技艺搬进了课堂。 “积极创新竹编传承方式,广泛实施‘竹编进校园’工程,针对竹编书法字画等10余种纯手工竹编工艺品进行培训,培养一批既懂编织又有设计能力的实用型竹编新一代。”李家镇党委副书记陈莎说。 “尚竹立德,格竹致知,这是你们安身立命之言,望谨记。”每次上竹编课前,李刚都不忘告诫学生。 农旅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驶上快车道 11时30分,记者驱车前往李家场镇磨滩河水库,沿途一幅幅青山绿水、产业兴旺的生态画卷不时映入眼帘。站在水库大坝上,空气清新、湖面宁静,明媚的阳光下,波光粼粼,满目葱绿,不时有游客来观光休闲…… 水库大坝下方,一家名为“绿山缘食府”的餐馆院坝内,几辆汽车整齐停放着,客人点完餐后,情不自禁地到大坝观光。同样,在附近开“桃源水鲜”农家乐的何有洪,曾一天接待了好几拨客人。这些客人当中有来旅游观光的,也有来采摘休闲和垂钓的。“这里风景好,空气、土壤和水质都无污染,所以无论是种植还是养殖,产品品质都是一流。”见到记者来访,何有洪激动地说。 何有洪曾经外出务工多年,看到水库丰富的水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后,在水库下游关上村租房租地开农家乐,建了10余个鱼塘,鱼塘四周种了不少桃树,吸引成都、重庆、内江等地游客前来垂钓和采摘。“去年采摘、钓鱼和餐饮,总收入80余万元,今年收入可能更高。”何有洪自信地说。 磨滩河水库建于上世纪70年代,坝址位于李家镇关上村与高屋乡长冲村交界处,占地8.74万亩,为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由于水质优良、风景优美,李家镇依托磨滩河水库的山水资源和区位优势,把特色农业与旅游发展相互融合,并作为振兴乡村的重要抓手,在成安渝高速沿线打造磨滩河生态旅游体验带和生态农业旅游示范项目,同时以水库库区为核心,规划建设度假、游乐、会议中心、休闲别墅中心、养老中心等;在小清流河沿线,大力发展特色水果、花卉和水产品,规划建设高规格农家乐,建设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带…… “创新‘公司+基地+农户’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形成以生态农林产业观光、乡村生活体验、现代农林业技术展现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每年可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0余万元,更好地惠及周边百姓。”镇党委书记张睿说,目前,围绕规划已开发各类休闲生态农林业和乡村旅游项目10余个,创办有机农业示范园、林下产业园、赏花采果、土特养殖园等基地40余个,农家乐、林家乐,休闲山庄,土特产品作坊等20多家。同时,李家镇立足自身的独特区位优势,主动融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对接成渝两地市民乡村旅游、休闲娱乐需求,挖掘农旅、文旅结合生态本底,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吸引都市游客感受田园魅力。 “这里交通便捷,水库沿线自然风光好,再过段时间农家乐的桃子熟了,我打算约朋友再来采摘。”专程从成都来磨滩河水库观光休闲的游客李先生说。 积极培育农民专合社和产业大户,立体多元化大力发展特色果蔬、中药材、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当下的李家,随着农旅加快融合发展,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释放了经济活力,特别是拉长了生态旅游与现代农业的产业链,使好风光变成了好“钱”景,让这里既有绿水青山也有金山银山,助力乡村振兴驶上了快车道。 城镇建设提档升级 远山含翠,鸟语花香。穿镇而过的小清流河流水潺潺,干净整洁的街巷掩映在绿树之中,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作为全国重点小城镇和省级环境优美生态镇的李家镇,经过不断打造提升,自然风光与现代气息完美相融,既有小城镇的宁静清幽,又不乏城市的完善设施。 走进李家镇,一条宽阔笔直的汪姚大道特别引人注目。这条投资2800余万元建成投用的大道,目前是李家镇道路等级最高、绿化亮化最为完善的道路。而大道一旁,则是安岳今年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先锋安置房小区,项目规划投资1.3亿元,建设先锋村辖区310户拆迁安置户住房项目及相应的配套设施,项目计划2020年底前竣工…… “这两年李家变化大,街道干净,路灯亮了,出行方便了,老百姓住在这里如同城里人一样。”家住滨河路的唐大爷说起镇上这些年来的变化,一脸的自豪和满足。 “我们利用政策不断拓宽场镇规模,提升场镇品质,着力打造李家特色小城镇品牌,实施美化、亮化工程,适时整治主干道经营秩序、车辆停放和卫生环境,启动场镇新区建设,带动商业区、居住区开发,配套医院、车站、市场、市政公用设施,修建广场、休闲文化公园,并结合小清流河治理,融合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建设水景观和湿地公园,打造‘山水田园风情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俏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李家场镇建成区面积已达3.1平方公里,建成主要街道超20条,场镇常住人口近2万人;到2025年,场镇建成区面积将拓展到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有望达到5万人。 该镇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大力提升了小城镇的品质,增强了李家镇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让不少在外务工的村民选择返乡创业。漫步场镇,街道沿线商家林立,商品琳琅满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场镇有宾馆、酒店10余家,个体商户达百余家,其中,“汇廉美”“大唐”等超市年销售额超过200万的商家有20多家……“场镇变了样,大家的生意越来越好了。”奎星街小李卤鹅店老板刘刚乐呵呵地说。 人气足了,市面靓了,城区大了,城市韵味越来越浓了,生态、文明、宜居、宜业的格局初见端倪,居民相聚谈笑风生,幸福图景抬头可见……今日的李家,作为成安渝高速重庆入川第一站,安岳连接成渝经济的核心枢纽,正加速驶入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