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葱姜园子 于 2019-5-14 16:38 编辑 榕树下 葱姜园子/文 盛夏,我陪一壶先生来大佛禅院还愿。 观音殿前休息时,一壶先生望着两棵榕树感叹道:“宏伟之大殿,榕树之点缀,一是庄严而圣神,一是清凉而具生命,尽羡凡圣双影。也许这便是‘人间佛教’的最好写照。” 榕树庭中月染霞,殿前殿后绿枝芽。 无心无欲真如性,返本还源入佛家。 这是榕树下碑文之诗句。先生默读无语,仿佛在品味,更象在审阅。此刻,我的心“嘭、嘭”乱跳......因为,这诗句出于贫生之手。 曾记得,2010年仲秋,由巴蜀居士吴昊、杨天明、吴勇健等,供养垂叶榕四株,栽于观音殿前后。寺院为载其功德,立石碑。受昌林法师之委托,王荣益老师之邀,我竟然斗胆为石碑题诗。 “此诗颇有供养之意,具典型的‘花供养’之风......”先生就是先生,一语道破诗意。供养有三,一为利养供养,二为恭敬供养,三为行供养。花供养则为恭敬供养。正如《大日经疏》解释:“所谓花,乃生于慈悲之义,亦即此净心的种子在大悲胎藏中万行开敷,庄严菩提树,故曰花。”居士供养垂叶榕正是取物代法,表示诚敬,不愧为功德无量。 过去,我总认为,供养是有钱人的事,象这样一株垂叶榕,动则上万。似乎与我这般贫困的人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人的能力有大小,虽不能供养成千上万之物,至少可以烧香、饮食、燃灯吧?供养功德的大小与所供养之金钱数字并无关系,最关键的是有没有一颗慈悲之心。居士的垂叶榕是供养,而我吟诗也是一种供养。只要尽心尽力,其供养功德就是圆满的。更何况,《普贤行愿品》早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依教奉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对佛菩萨最好的供养。 一壶先生得知是学生所吟,自然想阅读另几株榕树下的诗句。对其中一首颇感兴趣。 禅院花开总是春,观音殿外绿榕分。 前人栽树后人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先生说:“诗,文笔清淡,立足于布施,尤其是后一句‘前人栽树后人见,上界钟声下界闻。’表达了布施‘造福他人,解脱自己’的思想,也就是以帮助别人的形式来帮助自己......真不知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其实,当初我对几株垂叶榕并没有多大兴趣,因为它们在禅院这一片净土中,似乎太普通不过了。多一株,少一株,禅院仍然是净土。但是,为什么在法师们的慧眼里,哪么的重要?我猜想,也许不在榕树的外形上,应该在树的生命本质--布施。 布施,往往理解为以己之财分散与他人,得其福报。不同的布施,福报有所不同。一般分为:财施得福,法施得慧,无畏施得健康长寿。象布施榕树则为“财施得福”。正所谓“行于布施”是修福。换言之,若想修福,必须布施,离相修福,得清净福报。 布施,犹如这榕树一般,表面上,少一株看似不影响禅院的庄严,然而,融入这些榕树,禅院这片净土就多了一份清凉,就多了一份清新。我们不禁要问:净土不正是由一次次供养而形成,不正是由一次次布施而持续。甚至,可以说与树本身没有太大关系,关键在我们看到了一颗颗慈悲之心。正如《维摩经》说:“布施,是菩萨净土。” 是呀,对于布施者而言,布施的真正意思是“看破、放下”。能够舍离,舍有遣执之功,破我之能,恢复自己的清净平等觉,“我见”没有了,哪里还有疲厌?哪有一个受苦?身都放下了,何况身外之物。这便是佛法说的“法喜充满”,即自在之意。 人们也许会遗忘这些榕树,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布施者......而榕树是不求世间名誉的,布施者是不著相的,也就是以清净的心布施,不求功德,不求福报,只是尽心尽意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壶先生最后说:供养什么、付出什么、得到什么。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想要得到更多,首先做好失去更多的准备...... 一方净土,是由每一株榕树般的供养、布施所共同创造。 此时,我再一次望着榕树,感觉到一种很特别的清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