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109)

收藏( 0 )

分享

点赞(0)

举报

0 109 79728 2019-5-12 08: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收藏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 xixiws

    来自 四川省 2019-5-12 12:04

    顶 (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xixiws

    来自 四川省 2019-5-12 12:06

    顶 (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火烧木

    来自 新加坡 2019-5-12 12:17

    顶 (0)
    四川为何要重点发展内江:
    成渝城市群,所谓中国第四极。绝对需要一个深圳或东莞或苏州或无锡来连接成都、重庆。这个任务非内江莫属。
    如果内江不能完成,就加上一个自贡。或者整个川南。
    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增加成渝地区在中国的比重和经济力量。

    南充市宣称要作第三极,有这种可能性吗?没有!

    评论图片

  • 资在必得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19-5-12 12:48

    顶 (0)
    火烧木 发表于 2019-5-12 12:17
    四川为何要重点发展内江:
    成渝城市群,所谓中国第四极。绝对需要一个深圳或东莞或苏州或无锡来连接成都、 ...

    上次你不是还鼓吹90平方公里吗?都市感扑面而来,这回怎么成收缩了?

    评论图片

  • 火烧木

    来自 新加坡 2019-5-12 12:59

    顶 (0)
    资在必得 发表于 2019-5-12 12:48
    上次你不是还鼓吹90平方公里吗?都市感扑面而来,这回怎么成收缩了?

    这些研究生,举例找错了对象。说内江无糖业,支柱产业垮了。但是,内江的四大一新就不提。
    内江再撇,还有新能源:页岩气,这个在国家占有重要地位的新兴产业。

    评论图片

  • 军威

    来自 四川省 2019-5-12 13:12

    顶 (0)
    我不是这个意思,内江应该找到内江的发展模式,别人己只出内冮的问题就是改来改去换个领导一个模试:换了领导又是一种模试:变来变去最终一事无成,任家讲了浙冮丽水改变方法又收缩城市发展成特色城市,值的巴中:广元借件。

    评论图片

  • 火烧木

    来自 新加坡 2019-5-12 13:18

    顶 (0)
    军威 发表于 2019-5-12 13:12
    我不是这个意思,内江应该找到内江的发展模式,别人己只出内冮的问题就是改来改去换个领导一个模试:换了领 ...

    内江的人口密度,全省第二。
    从几次人口普查来看,内江常驻人口在全省占第八位,包括成都。


    你南充流失人口很多。从城区人口和建成区人口来看,内江都是增长中。不知道这个研究生选的什么内江数据?

    评论图片

  • 水军10号

    来自 四川省自贡市 2019-5-12 13:19

    顶 (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dongge1973

    来自 四川省内江市 2019-5-12 13:24

    顶 (0)
    如是金融研究院的关于收缩型城市的一篇文章,把内江列入收缩性城市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他的数据来源相当有限并且错误百出,内江的经济总量只有260多亿吗?一个源于错误数据的研究成果有多大的权威性?这几年,由于一些一二线城市降低落户条件抢人,比如成都本科就可以落户,内江出现户籍人口流失的现象是很自然的。其实,川内哪个城市没受影响?只是由于川妈对内江的发展定位一变再变,对内江的投资和支持一少再少,导致内江发展及其缓慢,致使内江的“收缩”现象相对比较突出。不同的数据来源导致不同的结果很正常,还有研究文章把资阳等城市也列入收缩性城市。资阳,可是之灾逼得的国际大都市啊?怎么可能是收缩性城市那呢?所以,不必当真,笑笑就好!

    评论图片

  • 火烧木

    来自 新加坡 2019-5-12 13:27

    顶 (0)
    水军10号 发表于 2019-5-12 13:19
    内江人口流失或许就是房价太高。

    人口流失多,房价只有低。
    像东北双鸭子市几百平方米,四川可能没有。

    评论图片

军威 lv. 3

主题

338

交子

4730

粉丝

14

发消息

生日:

暂未填写

所在地:

暂未填写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