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行之七》 白族民居 . 三道茶

已有 1105 次阅读2009-7-31 16:18

 

       白族民居建筑,是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的一大景观,是中华民族建筑艺术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大理白族民居匠心独具,似一曲曲凝固的音乐,深深吸引着游人。位于大理古城以北18公里处的喜洲是重要的白族聚居的城镇,这里有着保存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这些民居雕梁画栋、斗拱重叠、翘角飞檐、门楼、照壁、山墙的彩画装饰艺术绚丽多姿,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庭院为典型格局,有独成一院,有一进数院,平面呈方形,造型为表瓦人字大层顶,二层、重檐;主房东向或向南向,三间或五间,土木砖石结构,木屋架用榫卯组合,一院或数院连接成一个整体,外墙面多为上白(石灰),下灰(细泥)粉刷。喜洲白族民居特别重视照壁、门窗花枋、山墙、门楼的装饰。照壁是一主两厢三主庭院的必要建筑,多为一高两低的桃檐飞角青盖顶的墙体;居主房正前,连接两厢山墙,使三方形成封闭庭院。照壁正中以石灰粉刷,书以四言题字,或嵌大理石屏;四周镶勾出扇面、长方、圆形等图案,中以水墨或粉彩绘图画。门窗特别是主房堂屋的格子门,多为云木、红椿、楸木、云杉等名贵木材,雕上金鸡宝贵、喜上眉梢、麒麟呈现祥等民间吉祥图案,多为透雕或圆雕。山墙则以白灰粉刷,山尖呈三角形,其上用水墨绘以云纹、如意纹、莲花、菱花纹等吉祥图案。大门座选用海东青山石精凿成芝麻花点、砌出棱角分明的基座、上架结构严谨、雕刻精细、斗拱出挑、飞檐翘角的木质门楼。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整体建筑艺术在白族民居建筑的特色上吸收了西方及江南民宅的优点,形成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
 

      照壁,白族人又称“风水壁”,这是白族民居中最显著的特色。白族人家建房时,首先在朝东建一堵墙壁,让早晨的阳光最先照耀在这堵墙壁上,给全家带来幸福与吉祥,于是人们将这堵墙称为“照壁”,也称为“风水壁”。 照壁由对称的高低两台滴水组成,上用青瓦或琉璃瓦的铺盖,瓦面四角向上翘起,似飞欲跃。照壁正中以石灰粉刷,书以四眼题字,或嵌大理石屏;四周镶勾出扇面、长方、圆形等图案,中以水磨或粉彩绘画。或者写上大大的“福”、“寿”、“旭日东升”等字样,为整坐宅院落增添了欢乐喜庆的气氛——

 

 


 

 


 

 

门楼是整个建筑的精华部分。从门楼建筑水平的高低,精致的的程度,用料的讲究,可以看出主人的经济状况。白族人无论大家小户,都十分讲究门楼的建筑。大门座选用海东青山石精凿成芝麻花点,砌出棱角分明的基座。基座上面架起结构严谨、雕刻精细、斗拱出挑、飞檐翘角的木制门楼。整个门楼的屋脊、墙脊、屋檐、门窗、照壁无一不是精心雕刻的杰作。用大理石、花砖、青砖、木雕等共同组成斗拱重檐,屋脊、墙脊做成翘角,远远看去整个门楼好像振翅欲飞,在动感中体现出宏伟壮观的气势。白族人家对美的追求、对美的享受似乎都集中在这个门楼上——
 

 


 

 


 

 


 

 

严家院:严家院位于喜洲镇办事处四方街富春里1号,喜洲著名的民族资本家严子珍1919年建造。严家院占地约2478m2,建筑面积3066m2,由自北而南的两院四合五天井和一院三坊一照壁组成,院落以“走马转角楼”连成一个整体,楼上楼下均有回廊,串联所有的房间。整个宅居地坪上铺有方块大理石板。1938年,在院落的东南角还建造了一幢完全采用现代建筑形式的西式别墅洋房,砖墙开顶,有地下室、阳台、落地玻璃窗,四周植有花木,环境清幽。毕业于云南大学的严子珍后裔严学侯,重新对严家院进行了装饰,取名为“侯庐”,现已成为喜洲白族民俗风情旅游景点之一——
 
 

 


 

 


 

 


 

 门楼的装饰,便知是“书香门第”——


 

 


 


 

 


 

 


 

 


 

 


 

 


 

 


 

 


 

 


 

 

貔貅神兽为龙王的九子,为一种祥瑞神兽,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肛门,只进不出,比喻为招财进宝。貔貅传说中分雌雄两种,雄性名为“貔”,雌性名为“貅”。雄的主权势地位,雌的主财运、吉祥,可保正财、偏财,民间还有一种说法,雄貔貅是赚钱的,雌貔貅是财库守钱的。但现在流传下来都没有雌雄之分了。它用来驱邪、挡煞、镇宅,相传貔貅喜爱金银财宝的味道,常咬回金银财宝讨主人的欢心,因而貔貅神兽具有旺财的功用——
 
 

 


 

 


 

白族三道茶,白族称它为绍道兆。这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祝愿美好,并富于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喝三道茶,当初只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如今,应用范围已日益扩大,成了白族人民喜庆迎宾时的饮茶习俗。
第一道茶,称之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先要吃苦

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与此同时,还得在茶盅内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汤倾入八分满为止。

第三道茶,称之不回味茶。其煮茶方法虽然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饮第三道茶时,一般是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口中呼呼作响,趁热饮下。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它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哲理。

在严家大院,我们一品尝着白族三道茶,一边欣赏着白族歌舞表演,深深被白族的民族风情所陶醉——

 


 

 


 

 


 

 


 

 


 

 


 

 


 

——————————————————————END————————————————————————

评论 (0 个评论)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