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45)

收藏( 0 )

分享

点赞(0)

举报

0 45 54563 2021-10-2 2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收藏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 drivingwind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2021-10-3 13:08

    顶 (0)
    浮图关 发表于 2021-10-3 12:15
    万州

    巴蜀东大门,水陆要冲

    评论图片

  • drivingwind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2021-10-3 14:54

    顶 (0)
    乾隆十二年 周彭年 《遂宁县志序》 遂之于蜀,夙称平远,且谓水陆所凑。宋范石湖帅蜀经此,赋有“半年崎岖得夷路,一笑未暇怜飘蓬”句,其征也。今虽县治,在昔为州、为郡、为府、为大藩、为节镇,则历视为要隘矣。至古今人才辈出,风俗淳美,为全蜀冠。兹且赋甲两川,洵为屹然巨邑。  乾隆五十二年 潼川府知府张松孙《遂宁县志》 夫邑,为唐节度重镇,川北一大都会也。境壤广袤,厥土肥沃,城池所建,环绕群山而襟带涪江,灵秀磅礴,佳气盘结,宜乎物产蕃庶,贡赋绕多。

    评论图片

  • 浮图关

    来自 山东省临沂市 2021-10-3 17:17

    顶 (0)
    南宋袁说友入蜀和范成大所走路线相同,遂宁是重要节点。



    评论图片

  • drivingwind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2021-10-3 18:01

    顶 (0)

    遂宁在民国初年再次成为交通枢纽

    评论图片

  • 浮图关

    来自 山东省临沂市 2021-10-3 18:26

    顶 (0)
    drivingwind 发表于 2021-10-3 18:01
    遂宁在民国初年再次成为交通枢纽

    该文述无层次,名词杂乱。

    评论图片

  • drivingwind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2021-10-3 18:29

    顶 (0)
    民国十八年《遂宁县志》载:“今因东道不靖,输送困难,凡自渝运蓉之邮件均取道于兹,由本县邮局为之转递。故船蹄载卸络绎如织。今视昔吁乎盛矣!”  民国十八年《南充县志》载:“满清末年,商旅辐凑,盛极一时。民国初,因前途梗匪,赴省者悉趋遂(宁)、简(阳),此路几废。”

    评论图片

  • drivingwind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2021-10-3 18:30

    顶 (0)
    郭沫若《初出夔门》  一九一三年…八月初四——清早,和五哥同时起身,他往泸州,我和一位同考上军医的姓胡的人由东大路同返成都。当时的东大路是要经过永川、荣昌、隆昌、内江、资中、资阳、简阳等地的。交通工具是原始的鸡车、肩舆和溜溜马。回到成都要费十天工夫…  天津有电来,第二次又由成都出发,已经是九月中旬了…因为军事初停,东大路的匪风甚炽,便选了小川北路,由简阳经过乐至、遂宁、合川等地,乘船由涪江南下以入重庆,也同样费了十天。

    评论图片

  • 浮图关

    来自 山东省临沂市 2021-10-3 18:50

    顶 (0)
    drivingwind 发表于 2021-10-3 18:29
    民国十八年《遂宁县志》载:“今因东道不靖,输送困难,凡自渝运蓉之邮件均取道于兹,由本县邮局为之转递。 ...

    意即:

    1 万蓉古道,仅万州至成都,无人成都-万州者。当然,短途,东西往返均可。例如,范成大,张伯林等。


    2 轮船时代,宜昌上溯至重庆容易,故成渝通道发达而取代万蓉古道。即万州-重庆-内江-成都为主(许多日记),也有走成都-遂宁-重庆者(甘博),因为遂宁-重庆水路方便。


    3 重庆-内江-成都通道热闹的原因之一,沿途经济较发达,成内泸是通达黔滇的主道(民国唯一公路)。


    4 当然,遂宁一直是水陆米字形交通枢纽,无疑。

    评论图片

  • 浮图关

    来自 山东省临沂市 2021-10-3 18:57

    顶 (0)
    万蓉古道的衰落的原因:
    1 清末轮船溯至重庆;
    2 民初始,公路的发展。

    评论图片

  • drivingwind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2021-10-3 19:12

    顶 (0)
    成达万铁路,就是可惜了资阳弯。不过还好,与遂成铁路有联络线,遂成应该会恢复250

    评论图片

drivingwind lv. 2

主题

180

交子

20069

粉丝

3

发消息

生日:

1900年1月1日

所在地:

暂未填写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