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0)

收藏( 0 )

分享

点赞(0)

举报

0 0 3993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19-6-12 15:26 | 只看该作者


文丨西部菌
要不要向广东靠近?广西的答案和行动越来越清晰。
近日,《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方案(2019-2021年)》印发,方案共提出了37个任务清单。
主要包括加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大产业转移对接、加大政策衔接对接等八个方面。
这不是广西第一次释放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信号。去年《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总体工作方案》就已经下发,这次的实施方案标志着相关工作进一步细化,进入到执行推进阶段。
同处中国南方沿海,广西与广东的发展轨迹在过去四十年间呈现出鲜明反差。迈出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这一步,意味着广西正试图正面回答那个被反复讨论的话题:广东到底能否带动广西?
01
人口继续流向珠三角,对接粤港澳别无选择
这个问题的答案,最终还需要时间来给出。但广西为什么要融入广东,答案并不复杂。
去年,广西提出要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新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其中东融,就是指主动融入对接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着力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等,借力加快发展。
这一发展方向的转变,其实是广西对过去发展战略的一次调整。在外界看来,广西坐拥延边沿海的优越地理位置,发展却一直不温不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定位游移,未能借势珠三角。
比如,广西曾一度提出要“背靠大西南,面向东盟”,把自己定位为大西南的龙头。但至今来看,不仅大西南的龙头地位无从谈起,也未能抓住珠三角崛起和全球产业转移的机会。
其实,从资金、技术、产业、人才等各方面来看,广西做大西南的龙头的优势在短期看并不明显,西南诸地也无太多资源溢向广西。借力并融入先发的珠三角地区,广西几乎别无选择。
当然,也有声音指出,广东自己也还有粤西北等后发地区,并无能力带动广西。这个观点其实显得片面,也把区域合作想得过于简单。
要知道,区域联动发展是一个相互借力的事情,从来就不是单方面的。广西的水路、海路交通都有优势,还可以与广东共同抱团争取国家政策。
如这次方案就提到:联合广东省推动国家建立健全珠江-西江航运发展高层协调建设机制,争取将珠江-西江航道建设纳入中央事权。
而贵州、湖南等省这几年承接广东等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效果更是有目共睹。
一组人口数据可以部分说明:

来源:城市战争


根据去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珠三角9大外来人口来源地中,仅有广西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流向珠三角的人口比例继续上升,而其余都出现了人口回流。
这里一个重要原因,西部菌认为,就是在过去很长时间内,广西由于把发展目光主要放在大西南,而在融入珠三角的基础设施方面较贵州、湖南都严重滞后,导致承接产业转移的意识和能力都严重不足。比如,两广在2005年才第一次有高速公路互联。
所以,这次的实施方案将加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放在第一位,颇具针对性。
02
区位优势无粤港澳导流将继续被浪费
从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迈向城市群、都市圈时代来看,广西融入经济规模更大、发展阶段更高的粤港澳大湾区,也是大势所趋。
北部湾城市群,本身就包括广东省的湛江市、茂名市、阳江市。这既为广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纽带,也要求广西必须主动融入。
否则,由于湛江、茂名、阳江等广东城市融入大湾区的惯性势必大于北部湾,广西如果不在同一方向上发力,北部湾城市群的未来也要受影响。
激活广西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更需要大湾区这个超级IP的支撑。
客观说,广西一直引以为傲的区位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被有效利用。一方面是前面说过,基础设施较落后,发展方向游移;另一方面,还是自身的经济体量太小,没有足够的工业产品输出能力,导致出海通道的附加值严重受限。
2018年,广西GDP总量刚过20000亿,仅和重庆相当,低于广州。这样一个经济总量,要做成一个大港,显然不切实际。
另外,广西的工业增加值近几年也连续遭遇降速: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纵观国内外的大港口,比自然条件更重要的是,有实力强劲的经济腹地的支撑。这方面,恰恰是广西最明显短板——自身体量小,其余西南诸省和东盟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也有限。唯一靠近的经济先发地区是珠三角。
所以,这次方案在谈到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时,提出了重要一点:加强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相互衔接,与“渝新欧”“蓉欧”“兰州号”等实现无缝对接。
一方面,承接产业转移,加强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本身有利于广西增强产业实力,扩大对外输出能力;另一方面,也利于互相导流,增加通道的附加值,真正让出海口的优势被利用起来。
一句话总结,广西当前不仅要继续推进基础设施改善,更要加快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导流,打通对接的障碍,盘活资源、产业的流通。否则,交通和区位的优势就可能继续“沉睡”。
03
强首府战略有戏吗?
除了与珠三角地区的背向发展,广西在过去多年所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发展重点不突出,尤其表现在城市上。
如上世纪80年代,由于北海等十四个城市被定为沿海开放城市,在省内获得了优先发展。
到了九十年代初,由于南昆铁路开通,开始重点打造防城港作为西南地区的出海通道,后来又转移到钦州。
频繁改弦更张的结果是,2017年广西经济体量最大的城市——首府南宁的GDP才4000亿左右,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8位,仅为成都、武汉的三分之一。
首位度,也只有20%左右,与强省会城市呈现出明显反差。


这种“均衡”发展战略,不仅并未造就其它非省会城市的崛起,也使得整个广西至今缺乏能真正为自己代言的城市,无论是对外影响力、形象,还是对国家政策的话语权都明显不足。就开放而言,也可以说广西缺少了一个重要平台和载体。
或许正是意识到这种不足,强首府战略最近被广西密集强调。
前几天,广西发布的一份文件明确提出:
实施强首府战略,高水平规划建设五象新区和临空经济示范区,集聚创新资源,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提高南宁首位度,打造引领全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这次对接粤港澳的方案中也提到:
大力实施强首府战略,支持南宁市在财税、金融、科技、城乡融合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对广西而言,强首府战略未来到底前景如何,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政策的定力。
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中,处在最前沿的其实是与大湾区直接相邻的贺州、梧州等城市。
这次方案中也提到,重点打造梧州高新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推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位于梧州与肇庆交界处)成为融入大湾区的重要平台、加快柳州园、桂林园及贵港、贺州、来宾等分园建设等。
多点开花、全面对接的局面,如何与强首府战略恰当平衡,考验执行力和策略。
另外,强首府战略也并非南宁第一次提出。早在2013年,南宁市主官就提出“要努力把南宁大多数经济指标占全区的比重提升到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但这五年多来,进展非常有限。
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广西当下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把一副好牌打好,把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做强首府,广西需要时间,更需要定力。

相关推荐

    • 1
    • 2
    • 3
    全部评论
    西部城事 lv. 2

    主题

    333

    交子

    1368

    粉丝

    8

    发消息

    生日:

    暂未填写

    所在地:

    暂未填写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