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4)

收藏( 0 )

分享

点赞(1)

举报

1 4 25557 来自 四川省乐山市 2019-2-7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人赏,自家拍掌,唱彻千山响
----南宋著名禅僧瞎堂慧远
葱姜园子/文
来往烟波,十年自号西湖长。秋风五緉,吹出芦花港。
得意高歌,夜静声初朗。无人赏,自家拍掌,唱彻千山响。
这首《点绛唇》,是慧远禅师的自题画像,从中可以感觉到他的高洁德操。
慧远(1103-1176),号“瞎堂”,又号“佛海”,圆悟克勤法嗣,是南宋临济宗领袖人物之一。他这一生可分为五个阶段:一、初参禅学;二、彻悟禅学;三、云游参访;四、随缘教化;五、灯灯永续。
一、初参禅学
慧远禅师,俗姓彭,眉山金流镇人,十三岁从药师院宗辩禅师出家为僧,后到成都大慈寺听习经论,四年后回峨眉山灵岩寺,随黄龙派第五代绍徽禅师(黄龙慧南----东林照觉常总----圆通可仙----浮山法真----灵岩徽)座下参学,一住三年。
一日斋罢,慧远禅师见徽禅师于庭院间经行,遂上前问道:“文殊为七佛祖师,未审什么人为文殊之师?”徽禅师道:“金沙溪畔马郎妇。”金沙溪畔马郎妇是文殊之师吗?他们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他茫然不明其旨。两年之后,有一天,慧远禅师独自在室中静坐,偶然听见窗外有一位僧人独语云:“假四大以为盖覆,缘六尘而生心。忽遇六尘顿消,唤什么作心?”慧远忽然有省。于是便起身告诉首座和尚,首座和尚遂予印可。又上方丈寮告诉徽禅师,徽禅师亦给予印可。第二天,慧远禅师便告别徽禅师,辞行前往他方参学。大众都劝他留下,慧远禅师坚决不肯,他说:“吾师以为可,可我终未释然也。”
后来慧远禅师在灵隐寺开堂时,对这段参学经历自述道:“山僧二十年前,被业风吹到岷峨山下荆棘林中,撞着个无孔铁锤,被他一击,半醉半醒,将谓哑却口,一生开不得……”在峨眉山灵岩寺随徽禅师学禅,得"半醉半醒",也就是说有所开悟而未尽堂奥。
二、彻悟禅学
绍兴初年(1131),圆悟克勤禅师回四川,重新住持成都昭觉寺。慧远禅师即前往参礼,学临济宗杨歧派禅法。克勤禅师见他辞旨峭硬,知是法器,因此非常器重他。
一日,克勤禅师为众普说,举庞居士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之公案。慧远一听,突然顿悟了,兴奋地倒在众僧之中,久久不起来。众僧吓坏了,以为他病了,连忙扶他起来。慧远说:“我梦醒了。”到了晚上,与圆悟克勤禅师问答无滞无碍。慧远问:“净裸裸,空无一物,赤骨律,贫无一钱,户破家亡,乞师赈济。”(意思是说:自心本性,净裸裸,本来空无一物,即“自性本自清净”。见得此处,请克勤禅师印证。) 克勤禅师道:“七珍八宝一时拿。”(七珍八宝喻无边妙用。自心本性,缘起无尽,本来具足万德,即“自性能生万法。”真空即是大有,大有绝诸尘埃。自心本来如此,非假人为造作。)慧远道:“争奈贼不入谨家之门!”克勤道:“机不离位,堕在毒海。”慧远随声便喝,克勤用拄杖敲击禅床说:“吃棒了没有?”慧远又大喝了一声。克勤紧跟着也唱了一声。慧远便倒地礼拜,从此算是彻悟了。圆悟圆悟禅师大喜,以偈僧他,有“奋铁舌,转关捩”之语。众僧称他为“铁舌远”。从此以后,慧远机锋峻发,无人可敌。
后在灵隐寺开堂时,慧远禅师自述云: “……二十年后又被业风吹去濯锦江头,葛藤堆里,逢着个焦尾白额,是时亲遭一口,直无丧胆忘魂,开得口,至今受用不尽。”
三、云游参访
宋绍兴乙卯(1135),圆悟克勤圆寂,慧远感叹“哲人云亡,继之者谁乎?”便乘舟出峡东下,时年32岁。从此远离故乡,四方云游、参学。
慧远初抵淮南,住滁州龙蟠山寿圣禅院,主持八年,后迁滁州琅琊山开化禅院,再到婺州普济禅院,衢州子湖山定业禅院、报恩光孝禅院,再到潭州南岳山南台禅院。慧远禅学造诣日臻化境,住南台禅院时,座下禅僧如龙王琏、方广行等都是一时龙象之才,一开始对这位"师叔"并不服气,"因请升座,设三十余问,皆佛祖淆讹险节关捩,学者罕到之处。师随机开答,辞旨深奥,议论超诣,始大叹服,琏即率其属环拜云,此膝不屈于人久矣。"
绍兴二十年(1150) 左右,圆悟的大弟子大慧宗杲从衡州再谪梅州,看到别人传诵的慧远偈颂,不觉惊叹道:“老师暮年有子如是耶?”清朝僧人自融评论大慧何以惊叹时说:
“余考佛海提唱,如赤子断蛇,而神姥夜号,其出没纵横,与五祖演公类也。此妙喜宁不望峰而骇焉!”
大慧宗杲当时是天下禅林第一号人物,由他口中发出惊骇之言。自然轰动江湖,引起社会强烈关注。这也证明慧远的禅宗水平与机锋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宗杲认为慧远能继承师之衣钵,并将圆悟所付法衣转赠慧远,并极口称赞他的道德,为之题字。从此,慧远禅学造诣名满天下。
四、随缘教化
乾道六年(1170)十月,奉诏令主持杭州灵隐寺,时年67岁。慧远在禅宗史上有影响力的事:一是先后九次奏对宋孝宗之事,二是日本僧觉阿随慧远学禅并传播至日本之事。
从乾道七年正月至淳熙二年的五年间,慧远禅师前后九次奏对孝宗皇帝。足见,一方面孝宗皇帝十分尊敬与器重慧远禅师,并分别赐慧远“瞎堂禅师”、“佛海禅师”,号“佛海慧远”;改法堂名为“直指堂”,并赐“直指堂印”,御制“颂倡云”:“大暑流金石,寒风结冻云。梅花香度远,自有一枝春。”另一方面慧远也通过奏对大弘禅道,曾作诗记载:“盔盂走马向天庭,漫踏天街马不停。回首飞来峰上望,白云包尽帝都春。”对此,举一例:乾道七年(1171)正月二十日,下旨召慧远,后改二十三日入对选德殿:
上(孝宗皇帝)曰:“即心即佛如何?”师(慧远)对:“目前无法,陛下唤什么作心?”上曰:“如何是心?”师遂起身,叉手而立曰:“只这是。”上笑。
孝宗皇帝与慧远禅师对“即心即佛”的讨论,十分有趣。“即心即佛”佛教之本质,悟此心,则句句佛语;迷此心,则法法难免邪见。如何是心?慧远禅师起身,叉手而立,如此动作,已是向人说了也。世人不识,只为着相。慧远禅师见孝宗皇帝不识此心,故又云:“只这是。”学人若能于未动念,未开口处识得此心,则三藏十二部,无不尽矣。
乾道七年(1171)日本高僧觉阿侍者与徒弟金庆,渡海前来杭州灵隐寺参拜慧远禅师。慧远问:“众生虚妄见,见佛?见世界?”觉阿不答,并又问:“无明因何而有?”慧远拈拄杖,劈头一棒。觉阿虽遭棒喝,但未真悟禅机。第二年秋天,觉阿游学金陵,抵达长芦江岸,忽然闻鼓声而大悟,高呼“灵隐禅师,打我一拳,从此知解释然,如桶底脱。”终于明白了慧远禅师垂示之旨趣。于是他当即赶回灵隐寺,作投机五偈(其一):“航海来探教外传,要离知见脱蹄筌。诸方参遍草鞋破,水在澄潭月在天。”回日本后,觉阿自认是慧远弟子,主持睿山寺,后世尊之为日本的"禅祖"。
五、灯灯永续
道济(济公)和尚,家喻户晓,为慧远禅师法嗣,
绍兴十八年(1148),十八岁的道济至临安(今杭州)灵隐寺,由慧远禅师为他授具足戒,法名道济。出家后,学习参禅,慧远知道他根机非凡,“天才”不必教,在于一任天性,自在发展,不用一般“传道授业解惑”方法。在慧远不断指点琢磨,道济一夕灵机触动,豁然有悟,发狂跳跃,得慧远禅师印证,有四句诗云:“昨夜三更月正明,有人晓得点头灯。
蓦然思起当时事,大道方知一坦平。”
道济了悟自家面目,无限快活,不拘其形式:言行叵测,难耐坐禅,不喜念经,嗜好酒肉,衣衫褴褛,浮沉市井,行救死扶弱之事,状类疯狂,人们称他为“济颠僧”。在一般僧俗眼里,道济的言行出格,被认为不是正常的人。所以有的僧人向方丈告状,说道济违犯禅门戒规,应责打并逐出山门。谁知,方丈慧远一边口宣:“法律之设原为常人,岂可一概而施”!并在首座呈上的单纸上批了:“佛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此后无人再敢诟逐。
淳熙三年(1176),慧远禅师圆寂,春秋七十四岁。道济感念师恩,为遗体荼毗时举火云:
 “师是我祖,我是师孙,著衣吃饭,尽感师恩,临行一别,弃义断襟,火把在手,王法无亲。噫!与君烧却臭皮袋,换取金刚不坏身。”
总之,慧远禅师的事迹可谓是"声光炬赫,震动一时。"即《补续高僧传》云:
师一身系法门之望,奇言妙句,传播诸方。学者云奔川委,视师所在为归正,如一佛出世。

相关推荐

    • 1
    • 2
    • 3
    全部评论
    葱姜园子 lv. 2

    主题

    847

    交子

    3956

    粉丝

    7

    发消息

    生日:

    1960年10月22日

    所在地:

    四川省 乐山市 峨眉山市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