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34)

收藏( 0 )

分享

点赞(2)

举报

2 34 24274 2019-2-5 1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收藏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 李戴

    来自 四川省绵阳市 2019-2-5 19:52

    顶 (0)

    评论图片

  • 李戴

    来自 四川省绵阳市 2019-2-5 19:52

    顶 (0)

    评论图片

  • 李戴

    来自 四川省绵阳市 2019-2-5 19:53

    顶 (0)
    本帖最后由 李戴 于 2019-2-5 19:57 编辑

    那姓是一个很奇特的姓,当地人却习以为常,言某处某处尽是那姓人。钟利戡、南治平著《绵阳移民及客家文化》介绍,三台建设、永明、剑阁、德阳白马关和游仙均有那姓分布。那姓一族即肃慎叶赫部的近支,清顺治元年,那姓的先祖征战至西北,官于陕西。后调入四川,入川始祖那贵先后在泸州、利州任职。二世祖那志甫袭爵,驻防利州。三世祖那景,为剑州军标。四世祖那仲统袭爵军标。仲统生五子,因战乱,仅存其二,一子定居剑阁王家河,一子定居三台白庙牯牛坡。那氏某后人说,祖上是满族,现在是汉族,先祖来自王家河。一碑言来自富平。





    评论图片

  • 李戴

    来自 四川省绵阳市 2019-2-5 19:59

    顶 (0)
    米家桥
    米家桥在极乐村5组极乐水库下,东南-西北走向,跨赵家河,东侧米家咀,西侧那家寨。是两墩三孔平梁桥,全长7米,双板并拼,宽1.24米,厚0.3米,距河底高2米。与岸平齐。
    桥有三处与众不同。一为桥没有与溪流直角相交,西岸桥台略向下游挪移,使桥走向不正。相传米家修桥时,桥头正对西岸那家院大门,那家认为有碍风水,不依,米家人只好把桥修成斜桥。二是东侧桥墩的建法颇异。因桥不正,东墩居上游少许,首当水冲,东侧墩上水方砌成梯步石墙,长4.3米,宽0.84米,下水方水下部分是长尖形。此法,似乎能减少大水对东侧桥墩的冲击,并将水流引导至宽阔的中孔和西侧。三是西侧桥墩顶部有︻形墩帽,长2.13,宽0.8米,嵌卡住两侧桥面,并高出桥面16厘米。
    乡野小桥,亦具匠心。

    评论图片

  • 李戴

    来自 四川省绵阳市 2019-2-5 20:01

    顶 (0)
    任家桥和任家碑
    米家桥东,在米家咀和任家坟之间,有天池水库来水,沟宽不足丈,有任家桥。独石,宽1.3,长4.6,厚0.28,高1.62米。位于极乐村5、6组交界地带。
    过任家桥到任氏祖坟,碑言任氏祖籍陕西富平县,清代入蜀,插占于绵州东乡二里三毛寺。始祖不详,任万魁生任武成、任体成。任武成,又作任武臣,配朱氏,生子七房:任启忠、任启福、任启美、任启富、军功六品任启禄、任启顺、任启发。任启禄,又作任起禄,六品军功,生任仕文、任仕璋。碑上字辈有:万成启仕定。

    评论图片

  • 李戴

    来自 四川省绵阳市 2019-2-5 20:03

    顶 (0)
    建华乡极乐村米时万和米亨道墓志
        游仙区建华乡极乐村米家桥左岸,有米姓人分布。米贵清大姐带我参观了米家咀和米家旱塆的米家墓碑,其中米时万和米亨道墓碑具有相对突出的研究价值。
        据碑,米氏原籍湖南宝庆府武冈州南木山,明末清初兵燹后,于康熙初年,由湖广武昌府麻城县孝感乡入川。入川始祖米元香,居罗江县艾家坝(现新盛镇),成为望族。传至道光年间,米时万迁居绵南丰谷井,贸易为生。乾隆五十二年生,同治二年以八十以上耆寿采入州志,同治九年殁,寿八十四,诰授登仕郎,正九品。配刘氏,生太兴、太隆、太典、太源四子。太兴,又作泰兴,同治年间与胞弟太源、太隆等迁绵东二里太平场(现建华乡)赵家河。米太兴配王氏,生米迪囗,配唐氏,生米亨道。米亨道,字德安,幼少时习儒业,后弃儒从商,贸易于丰谷井,贸丝囤粮,水路、陆路并行,成为富有商贾,后在绵阳买街房开商铺。光绪末年,新修庄园数处、房屋数院。至民国中年,屡服公务。配唐氏,生祯荣、祯华、祯富、祯贵四子,祀孙有文安、文祥、文龙、文政、文元、文华、文吉、文渊。殁于民国二十四年。
        墓碑上有“时太迪亨贞文”等辈份,经检索,与新盛镇何家沟米氏字辈相合:“景文才子思,升显应庭学。天元祥瑞启,时太迪亨贞。文应映通达,才高济上荣。举科联甲第,奇秀超群英……”
        米贵清介绍,游仙建华的米姓和涪城吴家、金峰的米姓是一脉,早年还在互相走动。
        撰米时万碑志的有举人孙秉喆和副贡左廷栋。
        孙秉喆,字吉人,道光丙午科举人,候选知县,任教左绵书院,教士以诚笃为先,谋地方公益无染,晚年署泸州学正。咸丰四年撰“塘汛萧杨氏旌表事由”和《节孝萧母杨老孺人节略》,尚存牌坊之上;咸丰九年,李蓝犯蜀,绵州未雨绸缪,在考棚设防剿公局,时孙秉喆等分理局务;战后州人建长生祠,以纪念总督崇实和骆秉章二公,同治六年,骆秉章西游,孙秉喆作吊诗遥祭,感其督师破蓝李、解围绵州之恩。民国县志儒林有传。
        民国《绵阳县志/行谊》:左廷栋,字松臣,文生,居左家崖。淡于进取,外简默而内严毅。凡遇大公益事,力倡之,不屑屑行小善。子四,遵训务醇谨,有一尚轻侠违其教者,疾视之,曰:吾将以沉河!即惮避不敢面,后亦改行为善士。在乡里办团务,部勒卒伍,申纪律,明赏罚,盗贼不犯其境。故其治团如治家,一时左家崖团练最有名,以平匪功保授五品衔。生平好道,曾作道士装入青城访仙侣,若有所遇,邃秘持行。著有《息机真诀》,不轻视人。晚号靖虚子,喜扶乩,六十余卒。(龙游满山断识)民国时,左办团练,是东乡大总保。



    评论图片

  • 李戴

    来自 四川省绵阳市 2019-2-5 20:05

    顶 (0)
    丰谷书法家安居泊的高祖墓地
    丰谷安居泊,书法家,原名安光斗,配李静修,生安明贞赵仕宽,安明慧吴荣富,安明蓉郑本超。其父安洪蒸,配余氏,生光斗、光彦、光汉、光清四子。其祖安占坤,生洪勋、洪许、洪蒸、洪焘、洪杰等。其曾祖安有诚,配熊氏,生占生、占坤、占义、占宇。高祖安且乐。
    安居泊高祖安且乐墓碑在赵家河左岸安家碥任家塆,对应右岸安家咀。

    评论图片

  • 李戴

    来自 四川省绵阳市 2019-2-5 20:06

    顶 (0)
    本帖最后由 李戴 于 2019-2-5 20:08 编辑

    赵家堰、九洞桥
    到高屋基村赵家堰,东西两岸均有安家湾。据安氏家谱,绵东高屋基安氏是安养兴之三子安祥之裔。安详生永丰、永厚。安永丰子安汝俊迁高屋基,配赵氏,生继云、绪云、绍云、崇云、德云。
    赵家河因赵家堰、赵家桥得名。堰是古堰,湃缺上有五洞平梁桥,堰水下泄,水声轰鸣。民国《绵阳县志》:“赵家溪,一名赵家河,治东三十八里,上接天池山溪诸流,共汇于此赵家拦埂灌田,由两河口入涪江。”
    堰下有平梁石桥,东西向,双石并拼,九洞,全长约40米,人称九洞桥。桥头有残损指路碑,刻字6列:十六里/县三十里/场八里/三十里/月初八日立/赵昌通。此桥或是《县志》所载东渡桥:“东渡桥,治东三十里赵家溪堰上,长十二丈,高九尺,清光绪间里人那文东建。”


    评论图片

  • 李戴

    来自 四川省绵阳市 2019-2-5 20:08

    顶 (0)
    龙安桥
    龙安桥,两墩三洞,双石并拼,宽1.9,长12,高3.8米。桥面加宽,筑钢筋水泥。桥板下托木尚存。桥东赵家大院某介绍,龙安桥原名板板桥,下通倒石桥、观太,上经窦家大垭豁到小枧、绵阳。1958年被冲毁后,1963年修成现桥,2000年加宽桥面,改名为龙安桥。
    桥右岸有溪,溪上有福德桥,由三奇公司冯贵安捐建于2000年。桥旁有石板桥一座,引水渡槽一跨,故四桥同处一地。
    桥下是张家堰水域,长2里余。堰埂长63米,湃缺处有民国三十年张某墓碑,下部没入坝体,剩三分之一在外,云:“且夫创修碑志/登凌云继复经商/骏畴鸿开传家有道/邻无不乡遵里颂矧/享杖朝甫”。
    堰下左岸为油坊坝,天池山战备水库溪水在此汇入,右岸为庙子坝。两里到倒石桥。

    评论图片

  • 李戴

    来自 四川省绵阳市 2019-2-5 20:09

    顶 (0)
    宝台寺桥
    过石墙院,未访。下行宝台寺溪水汇入,有单孔石桥,甚规整。溪水汇入处有古桥残迹,仅剩两座桥墩。 是板凳桥式样,顶墩被双柱顶出水面,形若鱼,朴朴沧桑,古意足。


    评论图片

李戴 lv. 3

主题

1380

交子

32753

粉丝

19

发消息

生日:

暂未填写

所在地:

暂未填写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