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3)
收藏( 1)
分享
点赞(0)
举报
姑苏城外寒山寺 周鸣天 枫桥夜泊作者:张继 (唐朝)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古运河与上塘河交汇处有一座单曲拱石桥,这就是著名的“枫桥”。当年张继避难南逃,乘船来到苏州,泊于枫桥西侧,半夜传来寒山寺苍凉的钟声,声声入耳,辗转难眠,于是写下《枫桥夜泊》这首千古名篇。 何山大桥是在舍弃了原有连接寒山寺和枫桥大街的“枫江桥”后南移200米的前提下重建的。“梵音阁”南北两侧挂“有唐遗音”、“梵音遍传”、“法音无凝”、“霜钟天籁”等匾额。普明宝塔是“一寺标帜”,清末江苏巡抚程德全写的"妙利宗风"。 寒山不是山而是个人,是一个著名的诗僧,他在孤灯古佛前苦苦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所谓禅诗。后来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把寒山的诗当成白话诗的开端,远传日本、美国、英国,使他名扬四海。因为寒山寺的另外一名高僧拾得曾经东渡日本传道,在日本建立了与寒山寺呼应的“拾得寺”。在日本,《枫桥夜泊》曾被当作一首小学必学必背的课文来教习讲授,寒山寺文化的传播影响颇广,几乎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笔者曾跟团到访访浅草寺,普明宝塔极像浅草寺的四方五重塔。 1979年7月,苏州市人民政府民族宗教处正式恢复,加速了寒山寺整修工程。1980年,寒山寺被批准为首批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1981年,新建心净楼、钟房。1996年,普明宝塔在寒山寺竣工,两人的问答名句在佛教界和民间广为流传,影响甚广:“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过十年后,你且看他!“带走一盏渔火,让他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苏州云岩寺塔,俗称“虎丘塔”。是姑苏城的象征。古有“未进苏州城,先见虎丘塔”的说法。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比比萨斜塔早建396年。“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据说这四个字是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七十年代末的寒山寺山门前的江村古桥下去,一条古朴的小街,两旁典型的江南村舍,幽深静谧,现今变成一片很有现代气息的“吴门古韵”广场,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此外还游览了虎丘、留园、拙政园、西园。(资料摘至百度)
未登录
发表回复
李虎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2024-5-11 08:19
评论图片
主题
356
交子
3271
粉丝
8
生日:
1944年11月3日
所在地:
四川 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