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0)

收藏( 0 )

分享

点赞(0)

举报

0 0 137251 来自 四川 2024-4-15 21:1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评论

1、早8点已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的中山陵,紫金山别称钟山,古称金陵山。

    图片评论

    2、1961年,中山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真是清明时节,断断续续时而雨纷纷。

      图片评论

      3、中山陵墓道,由博爱坊至陵门,全长440米,宽36米,分辟三道,中间的一条宽12米,为钢筋水泥路面,左右两条道路,各宽4.6米,植桧柏各二行。

        图片评论

        4、陵门的屋顶为单檐歇山式,上覆蓝色琉璃瓦。陵门有三个拱门,三扇门都有梅花空格仿紫铜双扉,南面正门的上方,镶有一方石额,上刻“天下为公”四个镏金大字。这是孙中山先生的手书。

          图片评论

          5、中山陵牌坊亦称博爱坊,是墓道南端的入口处,谒陵凭吊者必经于此。牌坊高11米,宽17.3米,三间四柱冲天式。

            图片评论

            6、中山陵碑亭在天下为公陵门后面第二层平台上,以花岗石建造,重檐歇山顶,上覆蓝色琉璃瓦,为仿中国古代传统的木结构形式,高17米,宽12.2米,“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

              图片评论

              7、祭堂长28米,宽22.5米,高26米,祭堂为中山陵主体建筑,位于海拔高度158米的第十个大平台上。大平台东西宽137米,南北深38米。

                图片评论

                8、祭堂的外部全用香港花岗石砌成。祭堂三座拱门为镂花紫铜双扉,门楣上分刻“民族”、“民生”、“民权”字样,在中门上嵌总理手书“天地正气”四个鎏金大字。

                  图片评论

                  9、祭堂中央供奉孙中山坐像,高4.6米,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罗朗特斯基在法国巴黎用意大利白色大理石雕像,底座镌刻六幅浮雕,是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写照。

                    图片评论

                    10、跑马观花,到了下一站秦淮河夫子庙。

                      图片评论

                      11、秦淮河是古老的南京文化渊源之地,而内秦淮河从东水头至西水关全长4.2公里的沿河两岸,从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素有"六朝金粉"之誉。

                        图片评论

                        12、秦淮河夫子庙游船码头(泮池码头)。

                          图片评论

                          13、南京夫子庙大照壁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中轴线的最南端,文德桥东侧内秦淮河的南岸,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建于明朝万历三年(1575年),高大雄伟,全长110米,高10米,是中国照壁之最,有“天下第一壁”之称。

                            图片评论

                            14、聚星亭上有小篆体的“聚星”两字。现在还有一个名字叫“状元邮亭”,里面卖明信片等等,是祝愿考生有中状元的好运气。

                              图片评论

                              15、棂星门,中国传统古建筑名,是文庙中轴线上的牌楼式木质或石质建筑,古代传说棂星为天上文星,以此命名意味着孔子为天上星宿下凡。象征着孔子可与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天镇星相比。第38届秦淮灯会。

                                图片评论

                                16、夫子庙的天下文枢牌坊,“天下文枢”就是文化中枢,人才荟萃之地,原指古代南京作为天下文化的中心,特别是指南京夫子庙,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孔庙的所在地。

                                  图片评论

                                  17、南京夫子庙,历经沧桑,几番兴废,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中国四大文庙之一。

                                    图片评论

                                    18、夫子庙大成殿,是春秋祭奠时舞乐之地,三面环以石栏,四角设有紫铜燎炉,燃桐油火炬,祭祀多在午夜子时,光如白昼。

                                      图片评论

                                      19、殿内正中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之位",左右配享四亚圣--颜回、曾参、孟轲、孔汲。

                                        图片评论

                                        20、与全国各地孔庙显著不同的,它以秦淮河自然河流为泮池,上有双龙戏珠图案。在风水上,照壁起着装饰和遮蔽的作用,它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前有照,后有靠”的风水建制。

                                          图片评论

                                          21、江南贡院,又称南京贡院、建康贡院,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中国南方地区开科取士之地,也是夫子庙地区三大古建筑群之一。

                                            图片评论

                                            22、魁星阁,又称奎星阁、文星阁。魁星在中国民间信仰中是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科举时代是士子们“夺魁”的象征,很富时望。

                                              图片评论

                                              23、魁星阁,“自古文章无凭据,但愿魁星一点斗”。魁星在古代读书人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宰考运的神,相传魁星右手那支笔是专门用来录取科举士子的,一旦点中就会文运、官运一起来。所以在科举时代读书人就把魁星奉若神明,顶礼膜拜以求金榜题名。

                                                图片评论

                                                24、游客来魁星阁求签祈福,魁星阁的正对面就是供奉孔子的夫子庙和三千里文运的科举贡院(现中国科举博物馆)。故此,秦淮河畔的夫子庙也被视为魁星庇护之地,几百年来无数人在此祈福祷告,至今香火鼎盛。

                                                  图片评论

                                                  25、秦淮河不仅仅是一条河流,它更是南京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当人们提到南京,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往往是秦淮河的繁华景象。

                                                    图片评论

                                                    26、“登科长廊”。泛舟秦淮河上,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金粉年代。两岸的古建筑、亭台楼阁与河水的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幅绝美的画卷。

                                                      图片评论

                                                      27、在明代,相传魁星曾降临金陵秦淮河畔,朱笔一点,一座小楼拔地而起,保下十里秦淮500年繁荣昌盛,文运风流。

                                                        图片评论

                                                        28、江南贡院照壁。

                                                          图片评论

                                                          29、江南贡院从建成至晚清废除科举期间为国家输送八百余名状元、十万余名进士、上百万名举人,明清两代名人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施耐庵、 翁同和、张謇、陈独秀等皆出自于此,金陵文化之昌盛可以想见。

                                                            图片评论

                                                            30、大石坝街尽显金陵风味特色。

                                                              图片评论

                                                              31、趣生园(店),面包不错。

                                                                图片评论

                                                                32、70年代末在南京与亲戚们在玄武湖。姑爹曾说:南京玄武湖是三国时周瑜训练水军的湖,所以又称“练湖”。

                                                                  图片评论

                                                                  33、70年代末在南京位于栖霞山麓的栖霞寺,舍利塔是中国五代时期的佛教石塔,是中国最大的舍利塔。现存石塔系五代南唐(937~975年)重建。栖霞寺舍利塔是中国现存的古石塔之佳品,代表了南唐时期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

                                                                    图片评论

                                                                    34、陵墓建筑按南北向中轴线对称布置在中茅山南麓的缓坡上,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的“自由钟”,取“木铎警世”之意。山下孝经鼎是钟的尖顶。

                                                                      图片评论

                                                                      35、36、在墓道两侧之间,由南相北,对称地排列了五对长方形的花池,雪松和桧柏对称地种植在每一对花池里,紧紧地护卫在中道两侧,显得高洁峻拔,气势雄壮,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图片评论

                                                                          图片评论

                                                                          37、李香君(1624年—1654年)故居,又名李香,号“香扇坠”,原姓吴,南直隶苏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歌妓 ,与马湘兰、顾横波、卞玉京、董小宛、寇白门、柳如是、陈圆圆同称为“秦淮八艳”。1699年孔尚任的《桃花扇》问世后,李香君遂闻名于世。

                                                                            图片评论

                                                                            38、乌衣巷是晋代王导、谢安,(晋相)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因此得名。乌衣巷门庭若市,冠盖云集,走出了王羲之、王献之,及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等文化巨匠。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图片评论

                                                                              39、相传李白在金陵(即现在此地)赏月时,因酒醉而跳入水中捞月,这个故事发生后,人们在文德桥旁边修建了得月台,以示对李白的纪念。站在文德桥上,每逢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倒映在水中的景象,这也是得月台名称的由来之一。

                                                                                图片评论

                                                                                40、号舍是贡院内所建的号房,为考生白天考试、夜间住宿之所。清代鼎盛时期,江南贡院的号舍数量多达两万多间。号舍高六尺,深四尺,宽三尺,外墙八尺。所有考生都要在其中度过九天六夜。

                                                                                  (部分资料摘至百度)

                                                                                  南京、南京、三进南京

                                                                                       周鸣天

                                                                                     此次是跟旅行团华东游,24年3月22日启程飞往芜湖。23日又到南京来了,前两次是70年代后期了,如白驹过隙哦。
                                                                                     人说雨水带财:这“雨水为财,大吉大利,下雨如下财,风雨贵人来”不知给南京的亲人带来好运了吗?

                                                                                  图片评论×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1
                                                                                    • 2
                                                                                    • 3
                                                                                    全部评论
                                                                                    周鸣天 lv. 2

                                                                                    主题

                                                                                    347

                                                                                    交子

                                                                                    3163

                                                                                    粉丝

                                                                                    8

                                                                                    发消息

                                                                                    生日:

                                                                                    1944年11月3日

                                                                                    所在地:

                                                                                    四川 成都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