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中的梵音
——峨眉山洗象池楹联赏析
文/葱姜园子
洗象池,海拔2070米,位于峨眉山之高山区。四周白云缥缈,大气清沏,冷杉挺拔,柯枝疏朗。尤其是"象池夜月"为峨眉十景之一。若逢清秋,朗月高照,杉影扶疏,清风习习,松涛阵阵,远山凝妆,众峰肃穆,令人肝胆澄澈。难怪清代时有人在寺内吟一副名联:
色相久成空,招白云还山,猛抬头见娟娟明月;
声闻何用静,有青杉绕屋,又倾耳听浩浩奔涛。
该联从表面看,仿佛是在描写洗象池周围的景物:白云、青山、夜月,还有那青杉、木屋、涛声,文词优美,语言明快。然而,当我们仔细品赏,却发现是一副佛学很深,音韵畅达,意境悠长的名联。
上联:色相久成空,招白云还山,猛抬头见娟娟明月;
以“色相久成空”一句,开门见山,直接表述出了上联的中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内核是“空”之本义。
所谓“色相”,佛教意义上是指世间万物现象乃至包括各种生命欲念。《华严经》云“无边色相,圆满光明”。不外乎是说世间万物诸像都缘起缘灭。色相皆因缘聚而生,因缘散而灭。这就是佛教“空”之本义,“无”之真意。这里的“空”,不是人们所认为的“没有”的意思,而是对世间事物变化过程的描述。准确地讲,是万事万物最终要变化、要毁坏的意思,是对缘起法最本质的体证。的确,“色相”最终都消失沦落为空,如果我们太执着于我们看到的“色相”,人生就会烦恼无穷。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佛教的“空”似乎也不是完全的“绝对没有”的意思,而是因缘和合,都是由各种条件和合而成,或其它事物变化而来,最后又变化为另外的事物。
“白云还山”,一方面是描述洗象池壑谷白云缥缈的实景,另一方面则是用来阐明佛法的“相”而已。如:偈语曰“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云则是物欲、是烦恼、是“相”。任何相都是虚妄,“一叶障目”处于迷乱的状态,看不清内心的实质,体会不到世间的真相。加之,云有自在意,广被一切。云有聚散无常,即因缘生灭。然而,“猛抬头见娟娟明月”,显然,这里是借"象池夜月"之景,显示其“月如佛性”之意,即是比喻众生的佛性。其实,“月如佛性”是佛家常用的一种喻义。如:偈语曰“一切水印一月,一月印一切水。”又比如:唐代的飞锡禅师在《念佛三昧宝王论》里,以一月之月体、月光、月影譬喻佛的法、报、应等三身。所以说,“云为色相”缘起缘灭,而“月如佛性”,佛性在人心,无所不在,就如月挂天空,尽照山谷。任何一位众生,只要他有心学佛,他便会有佛性。
下联:声闻何用静,有青杉绕屋,又倾耳听浩浩奔涛。
同样,以“声闻何用静”一句,直接表述出了下联的中心: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内核是“静”之禅趣。
所谓“声闻”,通常解释为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在这里,我们似乎更认同《法华经》一说: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称声闻。《法华文句》又曰:“大乘声闻,谓以佛道之声,令一切闻者不住于化城(喻小乘涅盘),终归大乘实相之理。”不外乎是说空生静,静生定,定生慧,慧生般若。不过,有人认为:这里的“静”应该是“净”,因为佛教说的更多的是“净”。其实不然,“静”与“净”是有区别的。静是从强烈的出离心中生起,也就是舍心中生起;而净呢,是从慈、悲、喜三种心中生起。也就是说,在洗象池“青杉绕屋”的环境里求静,无异于缘木求鱼。但净心不一样,在爱中便有所得。很明显,在没有正式大悟之前,都是在努力这个“静”(大多数都没有闯过这个“静”的阶段),然后真正悟到以后才能进入这个“净”。所以,我们必须明白:静的两层含义:一是心静。即对一切外境界及虚像,保持心定,如如不动;心不动则无乱象繁生,无无明烦恼,这是佛命智慧。二是环境静。使自己处于寂静环境,以保持内心清净。
“青杉绕屋”,一方面是描述洗象池清风习习,冷杉丛林的实景,另一方面则是用来阐明静中有动的“动”而已。也就是我们在进入“净”之前的一个过程。多生累劫我们的业浪不断地在相续,迷惑颠倒造成永不止休。其中,最关键的是: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要把一切的妄想彻底地静止才是,因为这个“妄”,是迷茫的状态。妄念排除了,幻相没有了,浮云也散去了,阳光就会自然普照。“又倾耳听浩浩奔涛”,“奔涛”是指风吹之冷杉林带来的涛声,喻义为“梵音”。如:佛家经典禅语:"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又比如:明代憨山德清的《咏竹》:“一林寒吹发,清夜伴松涛。”这就是说“动中有静”,当我们排除妄念,抛去幻相,静止下来,就可听到梵音。《法华文句》曰:“佛报得清净音声最妙,号为梵音。”
一句话:上联说“空”之本义,下联说“静”之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