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5)

收藏( 0 )

分享

点赞(0)

举报

0 5 6737 来自 四川省 2021-11-5 18:57 | 只看该作者

21年北京天坛      周鸣天

成都阴雨天、北京艳阳天,据说北京前些天也是雨天,现在是晴空万里,北京的10月金秋嘛,真如广告牌上写的“北京欢迎您”!
(部分资料摘自百度)

图片评论

1、不负众望,不同凡响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Beijing Daxing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PKX,ICAO:ZBAD),位于中国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礼贤镇和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之间,北距天安门46千米。

    图片评论

    2、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由法国ADP Ingenierie建筑事务所和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工作室设计。航站楼按照节能环保理念,建设成为中国国内新的标志性建筑。航站楼设计高度50米,采取屋顶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设计,同时实施照明、空调分时控制,采用地热能源、绿色建材等绿色节能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

      图片评论

      3、2021年1月30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完成公务机首航,2021年9月27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2019年9月25日至2020年9月27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单日最高航班量突破907架次,单日最高旅客量突破14万人次,累计完成航班起降31.5万架次,客流总量接近4000万人次

        图片评论

        4、截至2021年2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民航站坪机位共设223个,其中近机位76个,远机位147个;分机位等级来看,C类机位122个、D类机位4个、E类机位77个、F类机位20个。我们旅客算一个。

          图片评论

          5、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商业面积5万余平方米、店面数量340余家。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还在航站楼C、D指廊旅客候机区设置了4个静音办公舱,免费向旅客开放,空间可容纳一人,配备了照明灯、电源插座、USB端口、办公用桌板,可以为旅客提供舒适、安静的办公环境。

            图片评论

            7、早晨8点起飞,11点过到达北京集合完毕出发,吃过饭,下午1点路过马家堡东路。1900年四五月间,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因铁路是“洋人”修的“洋玩意儿”,遭到义和团的破坏。长辛店、高碑店、黄村等火车站被焚毁。6月12日,马家堡火车站及供英国人居住的小洋楼被焚毁,当地人称“火烧洋楼台”事件。

              图片评论

              6、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停车楼引进德国AGV自动泊车机器人,只需把车停在机器人停车区入口,通过车区互动屏幕绑定手机号,确认车辆相关信息,机器人便能完成后续停车操作。取车时在车区互动屏幕上输入车牌号和手机号,点“取车”按钮,机器人便可以把车停在出口位置,机器人停车场共提供近150个机器人车位,设置4个机器人停车站,机器人车位及停车站均可根据实际流量进行调整及分配。

                图片评论

                8、路过永定门,还看见永定门前放的风筝。北京外城建成,总长28里,开有7座城门。增建外城的动因,是为了加强北京的安全,所以城门命名多带有追求“安定”、“安宁”的色彩,如“左安门”、“右安门”、“广宁门,外城正门“永定门”,就是寄寓“永远安定”之意。由于外城只建了南面部分,所以此后的北京城平面轮廓就形成了“凸”字形。而且“外城”之称名不副实,它并不在内城的外面,而是在内城的南面,所以北京的外城又称“南城”。

                  图片评论

                  9、1点35分终于到达第一个景点——天坛。昭亨门,它是天坛的南大门,古时候的皇帝就是由此门进出,在具服台等待祭坛仪式的开始。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0年),是按照中国传统礼仪制度建立的国家祭坛。自明永乐十九年起始,共有22位皇帝亲御天坛,向皇天上帝顶礼膜拜,虔诚祭祀。

                    图片评论

                    10、棂星门“天界入口”,为了营造天庭仙台的神秘境界,天坛圜丘 内外围墙的东西南北四面正中,分别设立了华表式石柱构成的棂星门。门顶部的石枋上雕刻有翻腾的云,好似凡人踏进天界的入口。

                      图片评论

                      11、进入仙境,打卡。祭天典礼延续了约五千年。祭天礼仪即从历史角度系统介绍中国古代的祭天礼仪,展示中国的祭天历史即中国古代的祭天文化。皇帝去祈年殿祭祀的时候,为了表示对皇天上帝的尊敬,必须从南边向北行走。此所谓“北面而事之”,尊贵的人和神都是坐北朝南,地位比他低的人和神要背南面北侍奉。皇帝地位比皇天上帝要低,因此要从南面向北面走,以表示对皇天上帝的尊重。

                        图片评论

                        12、过了棂星门就是圜丘,圜丘是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又称祭天坛。圜丘坛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圜丘坛是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圜丘明朝时为三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扩建,并改蓝色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

                          图片评论

                          13、天坛建筑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声、力、美学原理的巧妙运用和精心设计上:首先,是”亿兆景从“的天心石。站在圜丘坛上层中央的圆心石上发声说话,竟会从四面八方传来悦耳的回音,仿佛是要唤起人们意识上的一种神秘感觉,使人的整个心灵都沉浸在声响幻境中。到了每年的冬至,皇帝就站在天心石上祭天。在这个典礼上,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皇帝恭读祝文所站立的地方,

                            图片评论

                            14、在祭天台中心突起的圆形石块,叫“天心石”,又叫“亿兆景从石”,为何叫天心石呢?据说这块石头是宇宙的中心,是皇帝与天上诸神们相互交流的“天界”,故心有灵犀者,便可在此与“神”交流一番。“亿兆”是多的意思,“景从”是象影子一样随从,所以说白了“亿兆景从石”就是“一呼百应石”,这是一组奇妙的声学现象,即当你站在圆心石上,轻声说话时,声音不仅宏大,而且有共鸣及回音。就是这块天心石。

                              图片评论

                              15、从圜丘坛往北俯视。皇帝每年祭天时,都从西边牌楼下轿,然后步入昭亨门,进昭亨门到圜丘坛。四周绕有两层名叫墙的蓝色琉璃瓦矮墙。第一层墙为方形叫外;第二层墙为圆形叫内 ,象徵“天圆地方”。 内中央处,就是祭天台(也叫拜天台),即圜丘台。

                                图片评论

                                16、前面就是闻名中外的建筑——回音壁,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围墙。墙高3.72米,厚0.9米,直径61.5米,周长193.2米。墙壁是用磨砖对缝砌成的,墙头覆着蓝色琉璃瓦。因为整个围墙是圆形的,又磨砖对缝,墙面十分光滑,再加上围墙顶部盖有檐瓦,声音不宜散失,于是声波便沿着圆墙连续反射而产生回音。

                                  图片评论

                                  17、”皇穹宇“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存放祭祀神牌的处所。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称皇穹宇。初为重檐圆形建筑,是圜丘坛的正殿,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改建为今单檐样式。

                                    图片评论

                                    18、皇穹宇是放置皇天上帝和皇帝上八代祖宗的牌位的地方。皇穹宇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初为重檐圆形建筑,名“泰神殿”,是圜丘坛的正殿。用于平日供奉祀天大典所供神版的殿宇。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名为“皇穹宇”。

                                      图片评论

                                      19、前方皇穹宇大殿,两旁东西配殿。 嘉靖十七年(1538)改名为“皇穹宇”。清·乾隆十七年(1752)改建为今式。皇穹宇殿高19.5米,直径15.6米,木拱结构,严谨、精致,上覆蓝瓦金顶,精巧而庄重。

                                        图片评论

                                        20、西配殿则是夜明之神(月),为供奉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牌位之所。现按原样陈列,并塑有清代祭天官员的蜡像。

                                          图片评论

                                          21、“三音石”,从殿基须弥座开始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块铺路的条型石板就是三音石。站在第一块石板上面向殿内说话,可以听到一次回声。站在第二块石板上面向殿内说话,可以听到两次回声。站在第三块石板上面向殿内说话,可以听到三次回声。三音石的第三块石板又称"天闻若雷石",就是说,站在第三块石板上面向殿内说话,如果大殿仅敞开面对三音石的殿门,而且殿门到殿内正中的神龛之间没有任何障碍物的话,此时听到的回音尤其响亮,似乎"人间偶语,天闻若雷"。

                                            图片评论

                                            瓦屋面,正面出台阶六级,饰旋子彩画,造型精巧。东配殿殿内供奉大明之神(太阳)、北斗七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周天星辰等神版,

                                              图片评论

                                              23、天坛皇穹宇:殿内正中间供奉的是“皇天上帝”的牌位,皇穹宇藻井和彩画。殿内天花藻井为青绿基调的金龙藻井,中心为大金团龙图案,是古代建筑杰作。

                                                图片评论

                                                24、皇穹宇由环转16根柱子支撑,外层八根檐柱,中间八根金柱,两层柱子上设共同的溜金斗拱,以支撑拱上的天花和藻井,殿内满是龙凤和玺彩画,天花图案为贴金二龙戏珠,藻井为金龙藻井。皇穹宇殿内的斗拱和藻井跨度在中国古建中是独一无二的。

                                                  图片评论

                                                  25、皇穹宇是在祭天大典后存放皇天上帝及其它诸神牌位的地方,即皇天上帝和诸神的寝宫,除大典外,其余时间,众神便在这里休息,即人间的“天堂。整组建筑由一堵圆形的墙所环绕,也就是回音壁。院内的三座建筑,即存放皇天上帝牌位的正殿---皇穹宇及存放日月星辰、风云雷电诸神牌位的东西配殿。

                                                    图片评论

                                                    26、回音壁有何神奇之处呢?其现象是这样的:如果两人站在两座配殿后的围墙下,均面部朝北对墙小声说话,都能非常清晰地听到对方所讲的话。

                                                      图片评论

                                                      27、皇穹宇围垣具有传声功效,俗称回音壁。历史上皇穹宇围垣的传声功效颇使人迷惑,长期以来人们无法科学地解释这一现象。1953年,汤定元教授对皇穹宇建筑的声学效果进行了测试,认为皇穹宇围垣周密,表面光洁,使声波不被墙体吸纳,进而发生了反射,于是产生了回音,形成了独特的声学现象。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对天坛诸建筑的回声现象进行的科学解释。

                                                        图片评论

                                                        29、北面的成贞门,东门叫泰元门,西门叫广利门,南面正门叫昭亨门。若将各门名称的第二个字顺序排列,便为“元亨利贞”,是根据《周易》的千卦四德而定的。“元”代表天地生物无偏私;“亨”为万物生长繁茂亨通;“利”为天地阴阳相合,从而使万物生长各得其宜;“贞”为天地阴阳保持相合而不偏,以使万物能够稳固而持久。

                                                          图片评论

                                                          28、天坛的古树以柏树和槐树为主,天坛古松柏及古槐3600多株,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多植于明清两代,因此年份应该是300-600年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是北京的市树——柏树,天坛古柏以数量众多、面积广阔而闻名,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就有近1500株。

                                                            图片评论

                                                            30、天坛百年古树。其中九龙柏、问天柏、螺旋柏、迎客柏、莲花柏、柏抱槐、卧龙柏等古树,都是饱经沧桑的名树。天坛古树是有户口簿的,三百年以上含三百年的古树挂着红色的牌子;一级古树有1147株。一百年至三百年挂绿色牌子;二级古树2415株。一百年以下准古树挂蓝色牌子。这些牌子都植入了芯片,纳入了数据管理。扫一扫二维码,就会得到树的信息。

                                                              图片评论

                                                              31、从成贞门门洞看祈年殿,成贞门,在皇穹宇北,南北向,为圜丘坛的北天门。门北接祈谷坛丹陛桥,故成贞门也是祈谷坛的南门。成贞门形式如昭亨门,但规制略隆于昭亨门,成贞门中门券拱高达7.2米,侧券门拱高5.2米。

                                                                图片评论

                                                                32、丹陛桥也叫海墁大道,它是天坛内坛的主轴线,起着连接南端圜丘坛及北端祈谷坛两组建筑的作用,全长360米,宽约30米,分为三路,中间宽阔的路面为神道,就连皇帝也不能走,东侧的窄路为“御”道,供皇帝专用,西侧为“王”道,为随同皇帝祭祀来的文武大臣们而设。皇帝走御道,大臣走王道,宦官手持天上之帝的灵位,代表的是神,走中间神道。

                                                                  图片评论

                                                                  33、南低北高的丹陛桥神道,南高一米,北高4.5米。整个路面底部由南向北逐渐升高,最北端与最南端相差2米,而路面上部看起来很平坦,这种设计方法的妙处是仿佛步步登高如临天庭。象征皇帝步步升高,寓为升天、祈福。

                                                                    图片评论

                                                                    34、祈年门,左右两边对称地设置廊庑。在丹陛桥的西侧有一个专门为祭祀而饲养动物的机构,称“牺牲所”,在丹陛桥的东侧又有一专门为祭祀而宰杀动物的机构,称“宰牲亭”。在祭祀前要把西侧牺牲所内所养的动物赶到东侧宰牲亭内宰杀,做成供品,可自西向东无路,又不能让那些祭祀用的牛呀、羊呀的走上丹陛桥,玷污了神路,故在桥下开一洞,让那些等侯被屠宰的动物们通过。

                                                                      图片评论

                                                                        图片评论

                                                                        35、祈年殿是我国古代建筑的典范之作,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当年的祈年殿是座长方形大殿,由于当时天地合祭,故这里不仅是祈谷的场所也是祭天的场所。自1530年,明嘉靖九年以后实行天地分祭,在天坛的南端设圜丘坛,又在北郊设方泽坛,这里便成为祈谷坛了,而且还将原来的长方形大殿改成今天我们看到的圆形大殿。清朝光绪年间,祈年殿毁于雷击,后来重修。

                                                                          图片评论

                                                                          36、据说这祈年殿是仿照古代明堂设计建造的。这里的陈设是按照清朝咸丰年间原状恢复的,正面的雕龙宝座上供奉着的是满汉合璧的皇天上帝神版,左右两侧的石台上供奉的是清朝前八位皇帝的牌位,顶部是鎏金宝顶,抬头仰视,便是龙凤藻井,中心是龙凤成祥的图案。整座大殿俗称无梁殿,完全靠28根擎天柱支撑,更无铁钉、水泥等建筑材料,全由木料卯合,使国内外参观者无不称奇。

                                                                            图片评论

                                                                            37、祈年殿巨大的三层殿顶就是靠殿内的28根落地柱支撑的,中间的四柱名叫龙井柱,东南西北方向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而龙井柱外围的12个红漆金柱所分割出来的12个开间,则分别代表了一年的12个月份;外面两环的24个开间有分别代表了一年的24个节气;同时,这28根大柱,也代表了天上的28个星宿。

                                                                              图片评论

                                                                              38、北京天坛的祈年殿曾经是老北京最高的建筑,祈年殿坐落在三层汉白玉圆形坛基之上,坛基高约6米、直径90.9米,台三层,汉白玉石砌筑,称为祈谷坛,站在祈谷坛汉白玉栏杆处就可看到北京西山。坛基底座为须弥座形制,须弥座自下而上由弧形土衬石、圭角石、下枋下枭石、束腰石、上枋上枭石砌筑而成。

                                                                                图片评论

                                                                                39、皇乾殿,皇乾殿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在祈年墙环绕的矩形院落里的皇乾殿,用于祈谷仪式以后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的牌位,因为牌位供奉在这里,也就意味着他们在这里居住,所以皇乾殿也叫祈谷坛寝宫。是天坛中轴线上最北的建筑。

                                                                                  图片评论

                                                                                  40、祈年殿是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是一座极具中国特色的独特建筑。圆形三重檐攒尖屋顶向上层层收缩,都是用蓝色的琉璃瓦覆盖,以此来象征天。祈年殿高38米,直径32.72米,蓝色琉璃瓦顶,全砖木结构,没有大梁 长檩,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撑,在建筑的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图片评论×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1
                                                                                      • 2
                                                                                      • 3
                                                                                      全部评论
                                                                                      周鸣天 lv. 2

                                                                                      主题

                                                                                      333

                                                                                      交子

                                                                                      3058

                                                                                      粉丝

                                                                                      8

                                                                                      发消息

                                                                                      生日:

                                                                                      1944年11月3日

                                                                                      所在地:

                                                                                      四川 成都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