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3)

收藏( 0 )

分享

点赞(1)

举报

1 3 4812 来自 广东省东莞市 2021-6-23 10:27 | 只看该作者

受省委常委会委托,我(彭清华)就《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起草情况,向全会作说明。

一、全会主题及主要考虑

省委常委会决定,这次全会的主题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确立这一主题,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和迫切的现实需要。

落实党中央推动创新发展重大战略决策,需要加强系统谋划作出新部署。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驱动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之首,到党的十九大作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总结了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新的历史性成就,科学分析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化趋势,对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作出全面部署,在新的时代征程上吹响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进军号角。落实这些重大决策部署,要求我们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和战略站位,加强前瞻布局和系统谋划,推动我省创新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见到新气象。

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发挥四川优势展现新担当。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事关国家前途命运。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自立”是前提,强调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自强”是目的,强调通过创新赋能塑造发展新优势。四川是全国科教大省、军工大省,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发源地,目前拥有普通高校134所、科研院所297家、两院院士60余名,已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183个,参与承担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大飞机、北斗导航、华龙一号等重大专项任务。站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交汇点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四川有基础、有责任乘势而上推进创新发展,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要突出创新引领打造新引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要求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重要增长极离不开空间、人口、产业的规模集聚,新的动力源更多体现为质量、效率、动力的内生变革,二者都需要依靠创新促进内涵式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使命,在“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中具有引领性支撑性作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须突出抓创新发展,切实强化创新资源集聚转化功能,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产业创新应用场和开放创新示范区,推动国家战略加快落地。

促进新时代四川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依靠创新驱动培育新动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根本动力在改革、开放和创新。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当前,我省正处于培育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期,面临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和要素成本明显上升的双重挤压,尤其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倒逼下,过去那种主要依靠低水平资源开发、低成本要素投入的粗放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近年来,我们主要围绕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来发力,目前大的格局和布局基本确立,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先行基础。面向未来,必须在继续抓好这些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着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综合来看,推进创新发展是大势所趋、使命所系、实践所需,既是国之大者,也是省之大计。为此,省委决定召开这次全会进行专题部署。为高质量起草好全会《决定》稿,省委成立了由我和黄强同志任组长的文件起草组,有关省领导围绕重点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先后召开多次会议进行了研究讨论。初稿形成后,广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见建议,经省委常委会会议两次讨论,同意将《决定》稿提交全会审议。二、《决定》稿主线及主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和长远角度,对创新发展作出战略性擘画和系统性部署,先后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并在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中多次强调创新发展,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决定》稿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作为主线统领和贯穿全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落实“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的重要要求,提出把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长期而紧迫的重大任务来抓,明确了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四个提升”的主要目标;二是落实“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的重要要求,提出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等,明确了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着力重点;三是落实“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重要要求,提出培育建强创新主体、推进数字化赋能产业发展等,明确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努力方向;四是落实“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重要要求,提出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营造一流创新生态等,明确了优化制度环境的改革举措;五是落实“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要求,提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等,明确了打造创新人才聚集高地的重要部署;六是落实“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要求,提出加强国内外重点区域创新合作、推进科技创新走出去等,明确了开放创新的重点任务。

在突出这一主线基础上,《决定》稿立足省情实际,明确了我省创新发展重点抓“两头”的方向路径,即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战略科技力量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代表我国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只有抓好这一头,四川在全国创新版图中才有分量、有地位,也才能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出更大贡献。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所在,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战场和深厚基础。只有同步抓好这一头,才能有效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加快把四川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这“两头”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其中,战略科技力量是引领,为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提供重要源头技术供给;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是支撑,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应用场景,必须协同发力、齐抓共进。

《决定》稿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持小切口、大纵深,提出一系列具有较强针对性突破性的政策举措。全文共19条,第1条为总论,明确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第2条至第18条平行展开,部署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第19条为保障,强调加强党对创新发展的全面领导。起草中,重点把握了以下原则:一是坚持服务国家全局与推动地方发展相统筹,注重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四川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找准创新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二是坚持深化科技创新与强化制度创新相协同,注重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使“两个轮子”一起转。三是坚持激活资源存量与做优资源增量相促进,注重形成创新“场效应”,统筹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创新主体作用。四是坚持发挥政府作用与激发市场活力相结合,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让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合力推动创新发展。

二、《决定》稿主线及主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和长远角度,对创新发展作出战略性擘画和系统性部署,先后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并在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中多次强调创新发展,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决定》稿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作为主线统领和贯穿全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落实“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的重要要求,提出把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长期而紧迫的重大任务来抓,明确了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四个提升”的主要目标;二是落实“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的重要要求,提出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等,明确了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着力重点;三是落实“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重要要求,提出培育建强创新主体、推进数字化赋能产业发展等,明确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努力方向;四是落实“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重要要求,提出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营造一流创新生态等,明确了优化制度环境的改革举措;五是落实“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要求,提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等,明确了打造创新人才聚集高地的重要部署;六是落实“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要求,提出加强国内外重点区域创新合作、推进科技创新走出去等,明确了开放创新的重点任务。

在突出这一主线基础上,《决定》稿立足省情实际,明确了我省创新发展重点抓“两头”的方向路径,即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战略科技力量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代表我国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只有抓好这一头,四川在全国创新版图中才有分量、有地位,也才能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出更大贡献。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所在,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战场和深厚基础。只有同步抓好这一头,才能有效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加快把四川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这“两头”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其中,战略科技力量是引领,为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提供重要源头技术供给;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是支撑,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应用场景,必须协同发力、齐抓共进。

《决定》稿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持小切口、大纵深,提出一系列具有较强针对性突破性的政策举措。全文共19条,第1条为总论,明确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第2条至第18条平行展开,部署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第19条为保障,强调加强党对创新发展的全面领导。起草中,重点把握了以下原则:一是坚持服务国家全局与推动地方发展相统筹,注重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四川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找准创新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二是坚持深化科技创新与强化制度创新相协同,注重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使“两个轮子”一起转。三是坚持激活资源存量与做优资源增量相促进,注重形成创新“场效应”,统筹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创新主体作用。四是坚持发挥政府作用与激发市场活力相结合,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让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合力推动创新发展。
http://www.sc.gov.cn/10462/10464/10797/2021/6/21/e632f3394b37494b825e0eb2f2132854.shtml

图片评论×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1
    • 2
    • 3
    全部评论
    • keen小志

      来自 广东省东莞市 2021-6-23 11:29

      顶 (0)
      点评,创新作为科学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同时紧跟国家战略所需(方向是对的)。川渝两地应该制定更高规格更具前瞻性的创新制度,建立行业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数据查询统计、成果转化等参考( 广东省知识产权公共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既要让科研院所和大学设定科技成果转化率逐步实现的指标,又要让制造企业运用服务平台的信息获取战略研判以及成果受让转化等。

      评论图片

    • 吃个铲铲

      来自 四川省 2021-6-23 14:23

      顶 (0)
      几乎句句不离“科技”、“创新”,这四个字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整个四川省除了成都就属绵阳最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比川内其他二级城市高得多),战略科技力量(就是国家队)也是成绵两强,看来绵阳的春天来了

      评论图片

    • cww19751120

      来自 四川省绵阳市 2021-6-23 18:19

      顶 (0)
      吃个铲铲 发表于 2021-6-23 14:23
      几乎句句不离“科技”、“创新”,这四个字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整个四川省除了成都就属绵阳最强(企业研发 ...

      强度比成都高

      评论图片

    keen小志 lv. 2

    主题

    41

    交子

    1515

    粉丝

    2

    发消息

    生日:

    暂未填写

    所在地:

    四川省 甘孜藏族自治州 得荣县

    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蜀ICP备1202825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72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1 |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川网文(2012)0025-001号